本文摘要:在譯著署名也是有價值的,譯著也是正式出版的學術著作之一,此外還有專著,編著都是可以加分的。譯著的對象也就是原版圖書,有時是譯者根據個人興趣進行的選擇,有時是編輯從自己選題策劃的角度進行的挑
在譯著署名也是有價值的,譯著也是正式出版的學術著作之一,此外還有專著,編著都是可以加分的。譯著的對象也就是原版圖書,有時是譯者根據個人興趣進行的選擇,有時是編輯從自己選題策劃的角度進行的挑選。作者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譯著來獲得相應的加分。
據小編了解西安交通大學著作加分規(guī)則如下:
專著: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學校規(guī)劃和立項教材,一作,可加12 *(作者執(zhí)筆頁數/正文總頁數);
譯著:一作,可加4 *(作者執(zhí)筆頁數/正文總頁數);
西安科技大學著作加分如下:
專著:0.5萬字1分,第一作者加2分,第二作者加1分;
編著、譯著、一般教材 2萬字1分,第一編者加2分,第二編者加1分;
譯著和專著一樣,作者也分為主編,副主編,編委,出版署規(guī)定主編數量不超過三名,副主編通常1-3名,編委數量不限,而作者排名位置越靠前加分是越多的。
作者用譯著署名也是要寫清楚字符數的,一般情況下是20萬字符,少數10萬和30萬字符,由所有作者自由分擔。比如:全書20萬字符,第一主編10萬字符,第二主編5萬字,第三主編3萬字,其余2萬字由編委共同承擔等。因作者職稱評審文件要求不同,有規(guī)定必須達到XX字符數,因此,作者不宜太多,以免分擔過多的字符數,導致自身字符數不夠,影響職稱評審,通常情況下,申請獨著的居多,這比譯著署名更有價值。延伸知識閱讀:參編著作是什么意思?
此外譯著的出版除了與一般圖書相同的選題、審稿、制作等相同的流程,還有這些特別的手續(xù)性的流程,但重點還在選擇譯者、與譯者溝通、把握譯文、版本包裝等各種方面,更多的詳情也可以咨詢該站的在線老師。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zckjz/22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