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技術
高速鐵路技術雜志社簡介 《高速鐵路技術》期刊是由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國家級科技期刊。本刊于2009年10月已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 2010年2月正式向國內外公開發(fā)行。國內統(tǒng)一連續(xù)出版物號:CN511730/U;國際標準
非官網(wǎng),僅供參考高速鐵路技術雜志社簡介 《高速鐵路技術》期刊是由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國家級科技期刊。本刊于2009年10月已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 2010年2月正式向國內外公開發(fā)行。國內統(tǒng)一連續(xù)出版物號:CN511730/U;國際標準
非官網(wǎng),僅供參考《高速鐵路技術》
期刊級別:國家級期刊
國內統(tǒng)一刊號:51-1730/U
國際標準刊號:1674-8247
周期:雙月刊
主辦單位: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科技處
主管單位: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鐵路技術雜志社簡介
《高速鐵路技術》期刊是由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國家級科技期刊。本刊于2009年10月已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 2010年2月正式向國內外公開發(fā)行。國內統(tǒng)一連續(xù)出版物號:CN51—1730/U;國際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ISSN1674—8247,郵發(fā)代碼:62-124。 本刊旨在報道我國鐵路主要是高速鐵路科學研究、勘察設計、施工、設備制造及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理論、科技成果與科技信息,反映國外高速鐵路科技最新動態(tài),促進科技交流與合作,提升我國高速鐵路技術水平,推動我國鐵路事業(yè)發(fā)展。 本刊主要設有高速鐵路技術理論探索、勘察設計、施工技術、運營管理、設備制造、標準規(guī)范、其它等重點欄目。 四. 讀者對象 本刊適用于從事鐵路主要是高速鐵路科研教學、勘察設計、施工、設備制造、運營管理的專業(yè)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大專院校師生以及關注高速鐵路技術發(fā)展的相關人員等。
高速鐵路技術雜志欄目設置
高速鐵路技術理論探索、勘察設計、施工技術、運營管理、設備制造、標準規(guī)范、其它
高速鐵路技術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wǎng)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JFD)
高速鐵路技術雜志投稿要求
(一) 《高速鐵路技術》基本要求 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shù)據(jù)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 《高速鐵路技術》文題 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 《高速鐵路技術》作者與單位 文稿作者署名人數(shù)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 摘要和關鍵詞 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 標題層次 一級標題用“一、二、……” 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 計量單位、數(shù)字、符號 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 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fā)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shù)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 (期):起始頁.網(wǎng)上參考材料 序號.作者.文題 網(wǎng)址 (至子-- 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高速鐵路技術雜志2017目錄
滑坡及高邊坡區(qū)高速鐵路路基設計風險分析姚裕春;魏永幸;李安洪
(7)高速鐵路線間距對列車交會壓力波的影響研究喬英俊;何德華;陳厚嫦;張超
(12)鐵路“隧道群”定義與防災救援設施相互影響分析肖昱[1];張?zhí)K[2]
(15)安全PLC在NTY—I型計算機聯(lián)鎖系統(tǒng)的應用孔筱筱;鄧麗敏;張菊
(19)高速鐵路“走出去”管理信息系統(tǒng)平臺建設探析袁碧玉
基于FMECA和FTA的軌道電路系統(tǒng)安全性分析張菊;王若昆
(30)鐵路橋梁減震卡榫的設計與應用性能研究鄭曉龍;曾永平;游勵暉;樊啟武
(34)對鐵路信號產(chǎn)品電磁兼容試驗標準的分析焦媛
(38)淺談電氣化鐵路牽引變電架構及基礎抗震設計楊佳;項金志;李峰
(44)新型嵌入式道床結構性能試驗研究林曉波
(48)在線式智能五防系統(tǒng)在長昆客運專線的研究應用姚夕平;王益
(52)天生橋隧道古溶蝕洼地段初支大變形控制技術李雪林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wǎng):http:///jzqk/12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