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機車車輛
鐵道機車車輛雜志社簡介 《鐵道機車車輛》(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81年,是鐵道部主管,由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和中國鐵道學會牽引動力委員會聯合主辦的鐵道機車車輛專業(yè)和供電專業(yè)的綜合性科技期刊。其辦刊宗旨是:認真貫徹科教興國的方針,努力準確、及時
非官網,僅供參考鐵道機車車輛雜志社簡介 《鐵道機車車輛》(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81年,是鐵道部主管,由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和中國鐵道學會牽引動力委員會聯合主辦的鐵道機車車輛專業(yè)和供電專業(yè)的綜合性科技期刊。其辦刊宗旨是:認真貫徹科教興國的方針,努力準確、及時
非官網,僅供參考《鐵道機車車輛》
期刊級別:國家級期刊
國內統一刊號:11-1917/U
國際標準刊號:1008-7842
周期:雙月刊
主辦單位: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 鐵道部科學研究院機輛所 中國鐵道學會牽引動力委員會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鐵道機車車輛雜志社簡介
《鐵道機車車輛》(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81年,是鐵道部主管,由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和中國鐵道學會牽引動力委員會聯合主辦的鐵道機車車輛專業(yè)和供電專業(yè)的綜合性科技期刊。其辦刊宗旨是:認真貫徹"科教興國"的方針,努力準確、及時、全面地反映和交流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的機車車輛、供電系統方面的試驗研究和設計成果,運用檢修經驗,有關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以及國內外技術動態(tài)、技術政策等,從而為鐵路運輸生產及城市軌道交通的技術進步和發(fā)展做出貢獻。讀者對象:從事鐵道和城軌交通機車車輛專業(yè)和供電專業(yè)的試驗研究、設計制造和運用檢修的科技人員、管理人員和院校師生等。主要欄目:提速、高速與重載,專題研究,工作研究,運用與檢修等。編輯部熱忱歡迎來自科研院所、設計制造部門和現場廠段的文章和報道。
《鐵道機車車輛》1996年獲中國鐵道學會優(yōu)秀期刊獎;中文核心期刊(1992)。
鐵道機車車輛雜志欄目設置
提速與高速、重載運輸、專題研究、運用與檢修、城軌交通
鐵道機車車輛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鐵道機車車輛雜志最新目錄
機車制動盤的技術現狀及應用分析杜利清;黃彪;方明剛;金文偉
(37)更高速動車組非黏著制動應用研究邵林[1];張犀[2];楊欣[1]
(43)動車組車體截面輪廓對車體模態(tài)頻率影響規(guī)律研究賈尚帥[1];李明高[1];張軍[2]
(46)動車組乘坐舒適度的優(yōu)化研究趙明;郭濤;安超
(51)動車組車載地震緊急處置裝置概述于鵬超[1];李和平[2];曹宏發(fā)[2];周軍[2]
(56)關于機車車輛制動系統螺栓緊固力矩影響因素分析王玥龍[1,2];孫廣合[1,2];劉鵬[1,2]
(61)大秦線C_(80BF)型運煤專用敞車輪瓦及輪軌關系試驗研究張顯鋒[1,2];鄧小劍[1];李亨利[1,2];鄧濤[1];祝笈[1]
(67)一種新型常接觸長行程彈性旁承的研制劉波;李建林;馮萬盛;林勝;榮繼剛;程海濤
(72)出口莫桑比克米軌轉向架的開發(fā)景建輝[1];吳會超[1];李建鋒[1];霍文彪[1];池茂儒[2]
(77)高速動車組供風系統故障分析及改進措施孟繁輝
(81)HX_D3型電力機車牽引電機軸斷裂的原因分析和改進措施李霞
(84)軌道車輛廢排風帽排風特性的數值模擬研究耿亞彬;于淼;李喜輝;王永朋
(88)關于鐵路機車駕駛與檢查模擬演練綜合培訓系統的設計與研究李元韜
鐵道機車車輛雜志推薦閱讀
《鐵道技術監(jiān)督》(月刊)創(chuàng)刊于1973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主管、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主辦,國內外公開發(fā)行。本刊是圍繞鐵道技術監(jiān)督,以指導性、實用性為主的綜合性技術類期刊。旨在宣傳鐵道標準化、計量、質量技術監(jiān)督的方針與政策,傳播積累鐵道標準化、計量、質量技術監(jiān)督的理論與成果,開展鐵道標準化、計量、產品質量管理、產品認證等方面學術探討和工作交流,為鐵路運輸安全提供服務。本刊已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網絡媒體收錄。
鐵道機車車輛雜志社征稿要求
1.《鐵道機車車輛》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鐵道機車車輛》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鐵道機車車輛》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qū)、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fā)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本刊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6.來稿一經采用,雜志社將發(fā)出《用稿通知單》,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確認刊載后,贈送當期雜志1冊。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jzqk/9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