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99年,是由武漢科技大學主辦的社科類學術期刊。2006年以前是季刊,2006年起改版為雙月刊。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的辦刊宗旨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
非官網,僅供參考《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99年,是由武漢科技大學主辦的社科類學術期刊。2006年以前是季刊,2006年起改版為雙月刊。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的辦刊宗旨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
非官網,僅供參考《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期刊級別:省級
國內統(tǒng)一刊號:42-1596/C
國際標準刊號:1009-3699
周期:雙月刊
主辦單位:武漢科技大學
主管單位: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99年,是由武漢科技大學主辦的社科類學術期刊。2006年以前是季刊,2006年起改版為雙月刊。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的辦刊宗旨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fā)展觀,認真貫徹執(zhí)行黨和國家的新聞出版方針、政策和法規(guī),貫徹落實《高等學校學報管理辦法》;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為繁榮學術、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服務,為“科教興國”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本學報主要刊載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語言文學、歷史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學術論文。獲獎情況:第二屆、第三屆全國理工農醫(yī)院校社會科學學報評比中榮獲優(yōu)秀期刊稱號。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欄目設置
中小企業(yè)研究、經濟學與管理學研究、哲學、政治學研究、教育學與心理學研究、語言文學研究、法學研究、歷史學、社會學研究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Caj-cd規(guī)范獲獎期刊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社介紹
(1)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文題、作者姓名(一般不超過6人)、作者單位及所在城市和郵編、關鍵詞均需中英文對照。論文如果獲得有關研究基金或課題資助,需提供基金名稱及編號、并提供第一作者的姓名、性別、民族(漢族不寫)、出生年、職稱、學位以及聯(lián)系人姓名、職稱、電話、傳真及E-mail地址。
(2)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題目應簡潔、準確,不宜使用縮略詞;摘要(中文)字數(shù)一般在200~300字間,內容應包括論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研究結果等;關鍵詞的個數(shù)為3~8個。
(3)文中量、單位及符號的使用應符合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注意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的文種、大小寫、正斜體及上下角標的正確書寫。文中外國人名、術語統(tǒng)一為英文,不宜采用中文譯法。
(4)圖、表和公式應通篇分別編號。表格應采用三線表形式。
(5)稿件具體格式、體例請參考近期出版的本刊雜志。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依賴視域下的自治與平等-對法曼《自治的神話:依賴理論》的述評程同順;鄺利芬 (623)
政府組織變革中的權力關系演變與規(guī)范路徑探究--讀張康之《公共行政的行動主義》劉柯 (630)
列寧為十月革命所作的理論準備王錫森;劉娟 (636)
風險分配與轉移:土地征收中純農戶貧困的生成邏輯-以河南省W村為例馮曉平 (643)
媒介融合再認知:回歸元傳播江飛 (651)
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內容與結構:2000-2014年中國的研究周勇;朱必祥 (655)
“協(xié)同共生”: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新范式李冠杰 (664)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國防科技工業(yè)軍民融合與產業(yè)結構升級研究申曉勇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wsqk/1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