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曾用刊名:地殼形變與地震)1981年創(chuàng)刊,是由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殼運動監(jiān)測工程研究中心、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中國地震局第一監(jiān)測中心、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中國地震局第二監(jiān)測中心、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
非官網(wǎng),僅供參考《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曾用刊名:地殼形變與地震)1981年創(chuàng)刊,是由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殼運動監(jiān)測工程研究中心、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中國地震局第一監(jiān)測中心、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中國地震局第二監(jiān)測中心、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
非官網(wǎng),僅供參考《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期刊級別:核心期刊
國內統(tǒng)一刊號:42-1655/P
國際標準刊號:1671-5942
周期:月刊
主辦單位:國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主管單位:國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曾用刊名:地殼形變與地震)1981年創(chuàng)刊,是由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殼運動監(jiān)測工程研究中心、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中國地震局第一監(jiān)測中心、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中國地震局第二監(jiān)測中心、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等8家單位聯(lián)合的中國唯一一份報道大地測量學在地球動力學領域研究和應用成果的高級學術刊物。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主要報導地球科學領域的新理論、新方法、新進展、新成果。具體為:1)大地測量學的新理論和新方法;2)利用大地測量理論和方法對地殼運動及變形研究、監(jiān)測的新成果;3)運用大地測量理論和方法探討地震預測預報的新方法和新成果;4)利用地質學、地質力學、地球物理學等學科理論和方法研究地殼運動及地殼變形的新成果;5)對地觀測技術研究的新進展、新成果等。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雜志欄目設置
院士論壇、理論研究、深部探測、觀測技術、動態(tài)綜述、學術討論、科研簡報、水庫地震、動態(tài)報導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雜志榮譽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知網(wǎng)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中科雙效期刊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雜志社征稿要求
1.文中的外文字符應大小寫與上下角標清楚,黑體字符(張量、矢量符號)明晰。
2.來稿應項目齊全,包括:文題、作者、作者單位、作者簡介(職稱與學位、研究領域及方向等)、地址、郵編以及作者Email地址等;中英文摘要、關鍵詞(5個以上);正文;參考文獻(中英文);項目的資助來源與種類。
3.文稿篇幅應控制在8000字以內,科研簡報應控制在3000字以內。計量單位應一律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4.摘要應高度精煉地說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所得的主要結果與結論。其字數(shù)150~200字左右為宜。
5.前言(引言)應詳細闡述目前世界研究的現(xiàn)狀、深度、存在問題,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及文中將解決的問題等。
6.文稿中的圖件一般不超過6幅,所有圖件均用繪圖軟件繪制,最好為JPG格式,精度600。如果圖件內容有國界,則須直接清繪在地圖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帶有國界的藍圖上,不可隨意套繪。
7.文中須列出有關的參考文獻。本刊采用順序編碼制,即按文獻的引用順序依次編號,在引用處用方括號括注于右上角,文末按序號列出參考文獻。參考文獻的著錄要滿足本刊之要求和嚴格遵守有關的國家標準。
9.對錄用的文稿酌收版面費。文章一俟發(fā)表即酌付稿酬。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基于實數(shù)編碼遺傳算法的GPS短基線整周模糊度搜索
基于加權總體最小二乘法的GPS高程擬合
一種改善RTK測量精度的新方法
用SGC053超導重力儀觀測資料實施對gPh058重力儀格值的精密測定
低軌衛(wèi)星軌道序列反演J_2項的精度分析
推薦論文:《防災博覽》(曾用刊名:地震科技情報),2001年創(chuàng)刊,跟蹤當代世界地學科技前沿,即時反映最新地學學術水平,科技進展和發(fā)展動向,報道科技前沿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wǎng):http:///wsqk/7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