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與康復
護理與康復雜志社簡介 《護理與康復》(月刊)創(chuàng)刊于2002年,是浙江省衛(wèi)生廳主管、浙江省護理學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綜合性護理技術類期刊,以傳遞護理學信息,提高理論與技術水平,促進護理學科發(fā)展為宗旨。在廣大作者的呵護,讀者的支持下,堅持質量第一
非官網,僅供參考護理與康復雜志社簡介 《護理與康復》(月刊)創(chuàng)刊于2002年,是浙江省衛(wèi)生廳主管、浙江省護理學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綜合性護理技術類期刊,以傳遞護理學信息,提高理論與技術水平,促進護理學科發(fā)展為宗旨。在廣大作者的呵護,讀者的支持下,堅持質量第一
非官網,僅供參考《護理與康復》
期刊級別:省級期刊
國內統(tǒng)一刊號:33-1298/R
國際標準刊號:1671-9875
周期:月刊
主辦單位:浙江省護理學會
主管單位:浙江省衛(wèi)生廳
護理與康復雜志社簡介
《護理與康復》(月刊)創(chuàng)刊于2002年,是浙江省衛(wèi)生廳主管、浙江省護理學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綜合性護理技術類期刊,以“傳遞護理學信息,提高理論與技術水平,促進護理學科發(fā)展”為宗旨。在廣大作者的呵護,讀者的支持下,堅持質量第一,面向臨床護士,不斷創(chuàng)新,持續(xù)穩(wěn)步發(fā)展。
《護理與康復》報道重點以護理學研究成果為主,涉及護理科研與臨床實踐等各個方面,及時反映國內外護理學科發(fā)展動態(tài)及護理專家經驗薈萃,展示近年來我國護理事業(yè)飛躍發(fā)展的豐碩成果。
護理與康復雜志欄目設置
論著、?谱o理、基礎護理、心理衛(wèi)生、中醫(yī)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藥物與護理
護理與康復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
上海圖書館館藏
國家圖書館館藏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JFD)
護理與康復雜志最新目錄
一對一全程陪伴剖宮產模式對產婦負性情緒及產后恢復的影響 許佳;趙敏
(307)階梯式控鹽法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鹽飲食的影響 陳惠媛;鄭芬;侯雪蓮;劉間
(310)認知行為治療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前焦慮及術后恢復的影響 余明仙;余彥娜;王紅鮮
(313)醫(yī)院—社區(qū)無縫隙延續(xù)照護模式對心臟瓣膜置換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 李艷;丁巧玲;劉莉;吳麗仙
調查與分析
(317)腹膜透析不安腿綜合征患病率及知曉率現(xiàn)狀調查 王悅琳[1];張紅梅[2];翁寧[2];童孟立[2]
(320)基層醫(yī)院護士遭受工作場所暴力現(xiàn)狀及應對方式的調查分析 王小芳[1];祝翠霞[1];潘紅英[2];何玲[1];祝小英[1];盧友梅[1];陳文娟[1]
綜述
(325)ICU獲得性吞咽障礙的研究現(xiàn)狀 馮潔惠[1];徐建寧[2];金愛云[1]
(331)腫瘤患者CIK細胞的輸注途徑及護理進展 段素唐;譚慶華;秦亞輝
(333)孕婦產前常見心理狀態(tài)的相關研究進展 王亞紅;徐紅艷;徐鑫芬
?谱o理
(337)惡性腦膠質瘤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 劉靜;程麗玲;王紅萍
(340)重癥急性胰腺炎預防非計劃拔管53例的護理 陳鳳;陳香萍;莊一渝;史長文;吳俊
(344)介入化療聯(lián)合宮腔鏡治療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護理 牛紅梅;朱靜;葉華波
(346)延續(xù)護理對分子靶向藥物聯(lián)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療肺癌患者遵醫(yī)行為及生活質量的效果評價 黃旭芳;吳麗仙;應;;李芳;陳淑霞;毛劍婷
(349)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 袁紅娣;陳慧;賀曉映
護理與康復雜志推薦閱讀
《中華護理教育》(月刊)創(chuàng)刊于2004年,是中華護理學會主辦的正式期刊。《中華護理教育》主要報道護理教育、科研動態(tài)、反映護理學科發(fā)展熱點。本刊愿為廣大護理教育工作者、護校學生、臨床護士提供了解行業(yè)科技信息的窗口和學術交流的平臺。
護理與康復雜志社征稿要求
1、《護理與康復》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shù)據(jù)準確,書寫工整、規(guī)范,必要時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論著、綜述不超過5000字,一般欄目稿件勿超過4000字。
2、文題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以不超過20字為宜。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再更改。作者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用小括號,緊跟作者名后。作者應是:①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和解釋者;②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③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對修改,在學術界進行答辯,并最終同意文章發(fā)表者。以上三條均須具備。僅參與獲得資金或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為作者。對文章中的各主要結論均至少有一位作者負責。集體署名的文章必須明確對該文負責的關鍵人物,其他對該研究有貢獻者應列入致謝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證明信。
4、摘要論著、調查與分析、文章須附中、英文摘要,專科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類文章須附中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shù)據(jù))、結論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語。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相對具體,但不應超過400個實詞。
5、《護理與康復》關鍵詞論著、調查與分析、專科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文章須標引3~5個關鍵詞。請盡量使用美國國立醫(y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醫(yī)學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詞。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無相應的詞,處理辦法有:①可選用直接相關的幾個主題詞進行組配。②可根據(jù)樹狀結構表選用最上位的主題詞。③必要時,可采用習用的自由詞并排列于最后。關鍵詞中的縮寫應按MeSH還原全稱,如“HBsAg”應標引為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個英文關鍵詞第一個字母大寫,名次匯之間空2個字。
6、醫(yī)學名詞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y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者仍以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漢醫(yī)學詞匯》為準。中文藥物名稱應使用1995年版藥典(法定藥物)或衛(wèi)生部藥典委員會編輯的《藥名詞匯》(非法定藥物)中的名稱,英文藥物名稱則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7、圖標每幅圖單獨占1頁,集中附于文后,表格隨正文附出。圖標應按其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次序先后編碼。并應冠有圖(表)題。說明性的資料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并在注釋中標明圖標中使用的全部非共知共用的縮寫。本刊采用三線橫表(頂線、表頭線、底線),如遇有合計或統(tǒng)計學處理行(t值、p值等),則在此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表內數(shù)據(jù)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shù)一致,一般按標準差的1/3確定有效位數(shù)。線條圖應墨繪在白紙上,高寬比例為5:7左右。以計算機繪制圖者應提供激光打印圖樣。凡能使用文字表達清楚的內容,盡量不用圖和表,如使用圖表,則文中不必重復其數(shù)據(jù),只需簡述其主要內容。
8、《護理與康復》計量單位實行國務院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符號表示,具體使用參照1991年中華醫(y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輯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yī)學上的應用》一書。注意單位名稱于單位符號不可混合使用,如mg·kg-1·天-1應改為mg·kg-1·d-1,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于一條時應用負數(shù)冪的形式表示,如mg/kg/min應采用mg·kg-1·min-1或mg/(kg·min)的形式;組合單位單位中斜線和負數(shù)冪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mg/kg/min-1的形式。在敘述中應先列出法定計量單位數(shù)值,括號內寫舊制單位數(shù)值,但如同一計量單位反復出現(xiàn),可在首次出現(xiàn)時注入法定計量單位與舊制單位的換算關系,然后只列法定單位數(shù)值。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字,如吸光度(舊稱光密度)的符號為A,“A” 為斜體字斜體字。
9、數(shù)字執(zhí)行GB/T15835-1995《關于出版物上數(shù)字用法的規(guī)定》。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shù)、計量均用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百分數(shù)的范圍和偏差時,前一個數(shù)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寫成5~95%,50.2%土0.6%不要寫成50.2土0.6%,可寫成(50.2土 0.6)%。附帶尺寸單位的相乘,按以下方式書寫為4cm*3cm*5cm,而不要寫成4*3*5cm。
10、統(tǒng)計學符號按GB3358-82《統(tǒng)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guī)定書寫,常用格式如下:①樣本的算術平均數(shù)用英文小寫x;②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③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x;④t檢驗用英文小寫t;⑤F、U檢驗用英文大寫F、U;⑥卡方檢驗用希文χ2。⑦相關系數(shù)用英文小寫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寫υ;⑨概率用英文大寫P(P值前應出具體檢驗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號均用斜體。
11、縮略語文中應盡量少用。必須使用時應于首次出現(xiàn)處先敘述其全稱,然后括號注出中文縮略語或英文全稱及其縮略語,后兩者間用“,”分開(如該縮略語已共知,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稱)?s略語不得移行。
12、參考文獻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其在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shù)字用方括號標出。參考文獻中的作者 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其他與之相應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需著錄起止頁。參考文獻必須由作者與其原文核對無誤。將參考文獻按引用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shù)字標出)排列于文末。
13、《護理與康復》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在首頁右下方加腳注,如“課題受XX基金資助,基金編號XXXX”并附基金證明復印件。
14、標題層次根據(jù)GB1.1-87《標準化工作到導則標準編寫的基本規(guī)定》,標題層次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碼,兩個數(shù)字符號之間加下圓點相隔,最末數(shù)字后面不加標點。標題層次劃分一般不超過4級,4級不夠時可將層次再細劃分。第一級標題為1,第二級標題為1.1,第三級標題為1.1.1,第四級標題為 1.1.1.1。各級標題符號均頂格書寫,序號后空一格再寫標題或具體內容。
15、來稿需附單位推薦信,推薦信應注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并注明第一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歷、職稱、職務、聯(lián)系電話、E-mail地址。同時,將電子稿發(fā)送,標題即為論文題目。
16、經審核擬定刊用的稿件,作者按退修意見修改整理后,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請作者將修改稿件通過E-mail發(fā)送,并打印一份用寄回本刊編輯部。
17、凡投寄本刊的稿件,3個月內(以稿件回執(zhí)日期計算)給以回復審稿意見。本刊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
18、根據(jù)《著作權法》,并結合本刊具體情況,凡來稿在接到本刊回執(zhí)后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仍在審理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lián)系,嚴禁一稿兩投。
19、來稿一律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規(guī)定,本刊可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jié),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請作者修改的稿件逾3個月不寄回者,視作自動撤稿。
20、作者投稿時需從郵局匯審稿費,請勿夾寄在稿件中。稿件確認刊載后,將按標準向作者收取版面費。我刊收到版面費后即出具正式收據(jù)寄回作者。稿件刊登后贈當期雜志1冊。稿件及匯款請勿寄給個人。
21、有關稿件事宜,編輯部均與第一作者聯(lián)系,贈稿亦寄給第一作者。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yxqk/9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