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界
外語界雜志社簡介 《外語界》(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80年,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上海外國語大學主辦的外語教學專業(yè)期刊。本刊是專門反映以大學英語及英語專業(yè)為主的外語教學與科研最新成果和動態(tài)、探討外語教學理論、交流外語教學與改革經(jīng)驗、評介外語教學與科研圖
非官網(wǎng),僅供參考外語界雜志社簡介 《外語界》(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80年,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上海外國語大學主辦的外語教學專業(yè)期刊。本刊是專門反映以大學英語及英語專業(yè)為主的外語教學與科研最新成果和動態(tài)、探討外語教學理論、交流外語教學與改革經(jīng)驗、評介外語教學與科研圖
非官網(wǎng),僅供參考《外語界》
期刊級別: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國內(nèi)統(tǒng)一刊號:31-1040/H
國際標準刊號:1004-5112
周期:雙月刊
主辦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
主管單位:國家教育部
外語界雜志社簡介
《外語界》(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80年,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上海外國語大學主辦的外語教學專業(yè)期刊。本刊是專門反映以大學英語及英語專業(yè)為主的外語教學與科研最新成果和動態(tài)、探討外語教學理論、交流外語教學與改革經(jīng)驗、評介外語教學與科研圖書資料的綜合性刊物。辦刊宗旨:探討外語教學理論,反映各級各類外語教學改革和科研成果,交流教學經(jīng)驗。本刊為ASPT來源刊、中國期刊網(wǎng)來源刊、中文核心期刊、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本刊尊重科學,強調(diào)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努力為我國外語教學與科研工作者服務,為發(fā)展和繁榮我國外語教育事業(yè)服務。
《外語界》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yōu)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guī)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外語界雜志欄目設置
外語教學、大學英語、教學與研究、外語測試、教材編寫、翻譯教學、外語教師教育與發(fā)展、國外外語教學、學術會議綜述、書刊評介、信息之窗
外語界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
上海圖書館館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國家圖書館館藏
知網(wǎng)收錄(中)
全國優(yōu)秀社科期刊
外語界雜志最新目錄
“新目標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理念、目標與特色 劉正光;莫婷;稂建中
(16)“新目標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的編寫理念與特色 徐錦芬[1];朱茜[1,2];湯小川[1];郭燕[1]
(23)新要求 新視角 新體驗——“新目標大學英語”閱讀系列教材編寫理念與特色 安琳[1];王蓓蕾[2]
(31)“新目標大學英語”《綜合教程》試用情況調(diào)查與分析 胡志雯;劉正光
外語教學
(38)《高等學校(財經(jīng)類)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解讀:指導意見與實施要求 王立非;王燦
(46)《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yè)本科教學質(zhì)量國家標準》的地方性解讀:國標與校標的對照 孫毅
二語研究
(52)理工科碩士論文英文摘要中的外殼名詞使用研究 劉芹;王心怡
(61)大學英語學習者顯性與隱性語法知識發(fā)展差異研究 穆無雙
寫作教學
(69)基于語類的英語學術論文寫作教學路徑研究——以“文獻綜述”寫作教學為例 黃潔[1];周統(tǒng)權[2];王微萍[1]
(79)社會文化視角下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的多角色參與模式 邵春燕
(88)基于自動評價系統(tǒng)的第二寫作過程研究 盧鹿
外語界雜志推薦閱讀
《外語教學》(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79年,是由陜西省教育廳主管、西安外國語學院主辦的外語學術期刊!锻庹Z教學》以繁榮學術、促進中國的外語教學與研究為己任。本刊也是中國常用外國語類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第二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锻庹Z教學》被1999年被評為陜西省十佳學報、2000年第三次入選 中國常用外語類核心期刊,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08年版)收錄。
外語界雜志社征稿要求
1.外語界雜志論文以8000字左右為宜,書評以4000字左右為宜。
2.外語界雜志論文和書評請按標題、中文提要、中文關鍵詞、外文提要、外文關鍵詞、正文、注釋、參考書目順序撰寫,用Word軟件處理和打印。
3.外語界雜志另頁寫明作者姓名(發(fā)表時可用筆名)、工作單位、職稱(或職務)和詳細通訊地址,包括郵編、電話號碼、Email地址等,以便聯(lián)系。
4.來稿請附外文標題、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
5.本刊一般不刊登國內(nèi)作者用外文撰寫的稿件。
6.稿件體例請參閱《外語界》2010年第1期刊登的《本刊稿件格式要求》。
7.來稿徑寄《外語界》編輯部。請勿寄給(或托人帶交)編輯部成員,以免延誤或遺失。
8.稿件文責自負。編輯可對擬用稿件作必要的修改或刪節(jié),不同意者請在來稿中事先聲明。
9.投稿4個月未獲本刊錄用通知,作者可另行處理。來稿恕不退還,請自留底稿。
10.稿件一經(jīng)發(fā)表即致稿酬,并贈當期《外語界》兩本。
11.本刊已入編中國知網(wǎng)及其系列數(shù)據(jù)庫,其收錄論文作者著作權使用費連同本刊稿酬一次給付。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上述數(shù)據(jù)庫,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另行處理。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wǎng):http:///jyqk/8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