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發(fā)表學術論文網 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于個人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 點擊鏈接 獲得專業(yè)文秘寫作服務。 由于IPv4已不能滿足Inter
發(fā)表學術論文網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于個人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點擊鏈接獲得專業(yè)文秘寫作服務。
由于IPv4已不能滿足Internet的發(fā)展,因此,下一代互聯網IPv6誕生并且得到了快速發(fā)展;贗Pv6網絡環(huán)境的應用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廣泛,而在這些應用中,WWW服務的應用尤為普遍和關鍵。本文在闡述IPv6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用虛擬機搭建了一個IPv6網絡環(huán)境,在此環(huán)境下,通過對Bind與Apache的安裝和配置,實現了IPv6網絡環(huán)境下的WWW服務,為在實際的IPv6網絡環(huán)境下實現WWW服務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1 實驗平臺的搭建
我們選用Vmware workstation虛擬機進行實驗,它是一款功能強大的桌面虛擬計算機軟件,可提供用戶在單一的桌面上同時運行幾個不同的操作系統,是進行開發(fā)、測試和部署新的應用程序的最佳解決方案。在服務器上安裝的操作系統是RedHat 4.1.2-12,客戶機的操作系統是Windows XP。
2 DNS服務器的配置
2.1 IPv6 DNS工作原理
IPv6 DNS的工作過程如下[1]:
、 IPv4向IPv6發(fā)出“A”記錄DNS查詢請求;
、 DNS ALG將“A”翻譯成“AAAA”,并發(fā)送給IPv6網絡中的DNS服務器;
、 DNS ALG修改IPv6 DNS服務器回答,將“AAAA”翻譯成“A”記錄;
、 IPv6地址改成DNS ALG地址池中的IPv4轉換地址,并將IPv4轉換地址和IPv6地址之間的映射關系通知給NAT PT;
、 將IPv4轉換地址作為解析結果返回IPv4主機。
2.2 IPv6 DNS的體系結構
IPv6 DNS的體系結構仍然保持了IPv4 DNS的層次原理[2],采用樹型結構的域名空間,能較好地支持域名解析體系中的地址集聚和地址更改。IPv6 DNS界面如圖1所示。
3 DNS服務器的配置
3.1 DNS服務器的配置過程
由于IPv4和IPv6的DNS記錄格式等方面有所不同[3],為了實現IPv4網絡和IPv6網絡之間的DNS查詢和響應,可以采用應用層網關DNS-ALG結合NAT-PT的方法,在IPv4和IPv6網絡之間起到一個翻譯的作用。
本方案選擇的DNS軟件是Linux平臺上的Bind-9.7.0-P1,該軟件能同時支持IPv4和IPv6地址。Bind軟件安裝后,會產生幾個固有文件,可將這些文件分為兩類。一類是配置文件,在/etc目錄下;另一類是DNS記錄文件,在/var/named目錄下,加上其他相關文件,共同設置DNS服務器。其中比較關鍵的幾個文件有:
named.conf 為默認的主配置文件
named.ca 指向根域名服務器
named.1ocal 用于在本地轉換回送地址
named.Hosts 將主機名映射為IP地址
named.rev 用于反向域將IP地址映射到主機名的區(qū)文件
例如,位于/etc目錄下的主配置文件named.conf如圖2所示。
、 使用sudo vi /etc/resolv.conf命令,修改DNS服務器的IP地址為2001:503:c27::2:30,修改后顯示的結果如圖3所示。
、 使用vi/etc/named.conf命令,進入named.conf配置文件,主配置文件界面如圖4所示。
、 用vi named.yin.cn命令打開區(qū)域文件,添加相關的主機與相應的IP地址后,yin.cn區(qū)域文件界面如圖5所示。
、 用vi named.v6命令打開區(qū)域文件,添加相應的指針,添加后 named.v6 區(qū)域文件界面如圖6所示。
3.2 DNS服務器的測試
將"www.yin.cn"的IPv4地址轉換成IPv6地址。解析www.yin.cn的界面如圖7所示。
4 APACHE服務器的配置
4.1 Apache的設置[4]
、 啟動Apache服務器,在終端中輸入:/usr/sbin/apachetcl start。
⑵ 進入目錄,sudo vi/etc/httpd/conf/httpd.conf,修改如下內容:Server 192.168.190.136:80 。Httpd配置文件界面如圖8所示。
4.2 WWW服務器的實現
啟動服務后,在瀏覽器中輸入http://[ 2001:503:c27::2:30],進行測試,測試界面如圖9所示。
5 結束語
在IPv4網絡到IPv6網絡的演進過程中,并不能夠一步到位,而是需要要有一個相當長的時期[5],DNS服務作為 Internet基礎架構,也需要支持這種網絡協議的升級和轉換。本文分析了IPv6 DNS的空間結構及工作原理,并詳細地闡述了主要配置文件的特點,然后使用虛擬機和相關的軟件搭建了IPv6試驗平臺,實現了IPv6環(huán)境下WWW服務。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dzlw/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