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以?谀硤D書館為例闡述減震技術在高烈度區(qū)圖書館項目上的應用,采用Perform3D軟件對該項目進行小震彈性時程和罕遇地震彈塑性分析,并進行了有控結構和無控結構的對比。小震下,黏滯阻尼器為結構提供不小于5%的附加阻尼比,位移角和樓層剪力得到明顯改善
摘要以?谀硤D書館為例闡述減震技術在高烈度區(qū)圖書館項目上的應用,采用Perform3D軟件對該項目進行小震彈性時程和罕遇地震彈塑性分析,并進行了有控結構和無控結構的對比。小震下,黏滯阻尼器為結構提供不小于5%的附加阻尼比,位移角和樓層剪力得到明顯改善;罕遇地震下,相比于無控結構,有控結構的結構損傷明顯減輕,結構的耗能能力顯著提高。
關鍵詞高烈度,減震技術,圖書館,有控結構
0引言
圖書館是文獻資料的展示平臺和聚集地,在歷史的長河中扮演著引領文明前進的重要角色,尤其是著名高校的圖書館,其社會貢獻早已超越了其本身價值。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圖書館的意義越來越重大,圖書館的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影響圖書館安全的原因有多種,如火災、地震、戰(zhàn)爭等,其中地震所帶來災難是非常巨大的。1994年費爾南多谷地震⑴、日本3.11地震[2],1999年的臺灣地震⑶、唐山地震⑷、汶川地震⑸等地震給相應地區(qū)的圖書館帶來慘重的損失。
我國是地震頻發(fā)地帶,尤其是高烈度地區(qū),如四川、云南、海南、山東等。與其他建筑不同的是,圖書館的荷載大,設計時其可變荷載組合值系數(shù)、樓面活荷載均明顯大于一般建筑。質量越大,地震作用越大,這也是導致地震作用下圖書館損傷嚴重的一個原因。經大量試驗和項目案例表明,減隔震技術可以有效地降低地震作用保護主體結構,減輕結構損傷3〕。以海南某圖書館為例闡述減震技術在圖書館項目上的應用,分別介紹了小震和罕遇地震下阻尼器的作用,并進行了有控結構和無控結構的對比,為后續(xù)類似工程項目提供借鑒。
1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谑泻D蠋煼洞髮W新校區(qū),為該校區(qū)的標志性建筑物,抗震設防烈度為8(0.3g),地震分組:第一組。場地類別:II類。地上五層,地下一層,結構高度23.2m.采用現(xiàn)澆框架結構,長約135叫寬約83m結構高寬比較小,結構自身剛度較大且對稱均勻,但為保護圖書館設備與藏書,且框架結構無多道抗震防線,耗散地震能量的渠道少,因此,采用了以提供結構附加阻尼、不增加結構剛度的速度型阻尼器-黏滯阻尼器的消能減震方案,增加結構的耗能能力,降低地震時結構的損傷水平。
1.1減震方案
該項目采用中黏滯阻尼器,從1~5層共布置阻尼器95個,典型樓層阻尼器的布置位置,是黏滯阻尼器相關的技術參數(shù)。
2黏滯阻尼的模擬
Perform3D中黏滯阻尼器由FluidDamper和ElasticBar串聯(lián)而成(圖3)。其中FluidDamper用于模擬其黏滯特性,ElasticBar模擬其剛度。文獻[12]和[13]中分別建議黏滯阻尼器的剛度取100-200倍和102~10°倍阻尼系數(shù),本文取100倍阻尼系數(shù)。
3小震作用下彈性分析
3.1阻尼器出力情況
可知滯回曲線飽滿,耗能能力強。小震作用下,阻尼器的出力主要集中于400-500kN。
3.2附加阻尼比計算
3.2.1規(guī)范法
采用規(guī)范法®山進行附加阻尼比計算。
3.2.2能量比值法
結構的能量包含動能、勢能、固有阻尼耗能、阻尼器耗能。固有阻尼耗能來源于設定的阻尼比(5%),阻尼器耗能源于阻尼器的滯回耗能,根據(jù)阻尼器耗能與固有阻尼耗能之間的關系計算阻尼器的附加阻尼比。式中:&為附加阻尼比;Ec為固有阻尼耗能;d,為阻尼器耗能送為結構設計阻尼比。該項目中由黏滯阻尼器所提供的附加阻尼比,取兩種計算方法的包絡值,取5%。
4罕遇地震下彈塑性分析
采用Perform3D軟件對該項目進行罕遇地震下動力彈塑性分析。
4.1附加阻尼比計算
不同的地震波下,附加阻尼比不一致,三條波的X和y方向阻尼比最小值分別為3.54%和3.84%,相比于小震下阻尼比計算結果,罕遇地震下的附加阻尼比呈現(xiàn)減小的趨勢。
4.2結構位移角和頂點位移
x和y方向最大的樓層位移角分別為1/115和1/91,遠小于1/50的規(guī)范限值,最大樓層位移角主要集中在4~6層,這是因為3層以上結構變成多個單體,其剛度偏弱。X和y方向最大的樓層位移分別為162mm和189mm,由該曲線趨勢可判斷,罕遇地震下結構出現(xiàn)一定的損傷,但損傷較輕。
4.3結構損傷
少數(shù)柱子出現(xiàn)屈服,框架柱的塑性錢主要出現(xiàn)在首層柱底和頂層的柱頂,其他各層柱的柱頂和柱底有少量塑性較,損傷機制合理;部分梁進入屈服,梁較數(shù)量多于柱較,符合強柱弱梁的抗震設計要求。
4.4阻尼器出力情況
滯回曲線飽滿,耗能能力強。大震作用下,阻尼器的出力主要集中于600-700kN。
5結論
針對該項目進行了減震設計,可得到以下結論:(1)小震下,黏滯阻尼器為結構提供5%的附加阻尼比,位移角和樓層剪力得到明顯改善。(2)罕遇地震下,黏滯阻尼器為結構提供的阻尼比略有降低,結構x和y方向的最大位移角分別為1/115和1/91,遠小于1/50的規(guī)范限值,少數(shù)柱子出現(xiàn)屈服,框架柱的塑性較主要出現(xiàn)在首層柱底和頂層的柱頂,其他各層柱的柱頂和柱底有少量塑性較,損傷機制合理;部分梁進入屈服,梁較數(shù)量多于柱較,符合強柱弱梁的抗震設計要求。(3)相比于無控結構,有控結構的位移角、樓層剪力以及結構損傷均得到明顯改善,由于阻尼器的耗能,大大減小結構構件本身的耗能,達到了較好的減震效果。
參考文獻
[1]蔣嘯南.美國高校圖書館災難管理案例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4(1)=69-73.JiangXiaonao.CasestudiesonthedisastermanagementofAmericanuniversitylibraries[J.LibraryConstruction,2014(1):69-73.(inChinese)
[2]陳瑜,羅棟,尹銘莉.日本圖書館災后援助體系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以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3,33(4):68-71.ChenYu,LuoDong,YinMingli.JapaneselibraryassistancesystemresearchafterthedisasteranditsenlightenmenttoChina—taketheeastJapanearthquakeof2011asanexample[J].LibraryTribune,2013,33(4):68-71.(inChinese)
[3]陳格理.圖書館書架的抗震防災性研究—以1999年臺灣二次大地震的經驗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0(5):12-15.
[4]闞連合,黃曉鵬,劉梅申.圖書館地震災害與對策[J].蘭臺世界,2008(20):73-74.
圖書館論文投稿刊物:圖書館建設一直秉承“立足全省、面向全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普及與提高并重”的辦刊宗旨,遵守“以質取稿,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注重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研究,并結合當代中國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實踐,反映圖書館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多年來的辦刊過程中,我刊努力進取、審時度勢、與時俱進,不斷在辦刊形式及刊物內容上推陳出新,把握時代脈搏,適應時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jzlw/2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