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2020年高考山東卷的第20題對語言文字應用考查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該題要求考生比較原文畫線語句與題目改寫語句在表達效果上的差異,考查考生的語言鑒賞能力。 該題也是對《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能將具體的語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際情境和歷
2020年高考山東卷的第20題對語言文字應用考查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該題要求考生比較原文畫線語句與題目改寫語句在表達效果上的差異,考查考生的語言鑒賞能力。 該題也是對《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能將具體的語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際情境和歷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評價”這一課程目標的考查。
該題是對考生理解和運用句式、修辭、煉字、語體等知識的綜合考查,考查的是考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若要完成這道題目,考生除了儲備相應的知識外,還要找到對比分析的角度。 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六個角度進行思考。
一、看是否存在倒裝
變式句通過改變句子的結構形式對倒裝成分起到突出強調作用。
(1)單句成分位置的改變
①你怎么了?
、谠趺戳耍? (孫犁《荷花淀》)
、鬯皇痔嶂粋裝著空的破碗的竹籃。
、芩皇痔嶂窕@,內中一個破碗,空的。 (魯迅《祝!)
、谥髦^倒裝,強調“怎么了”,表達了水生嫂對水生的關心之情; ①僅是一個普通的詢問句,缺少這一意味。 ④定語“內中一個破碗”“空的”后置,單獨成句,強調了祥林嫂用于乞討的碗是“破的”和“空的”,表明她乞討艱難和命運的悲慘。
主謂倒裝多表示強烈的感嘆或疑問。 定語后置或狀語后置會讓讀者對后置成分印象深刻。
(2)偏正復句分句順序的改變
、僖驗橄x害嚴重,所以棉花減產了。
、诿藁p產了,是因為蟲害嚴重。
、鬯m然有病,但還是堅持學習。
④他還是堅持學習,雖然有病。
通過改變分句順序,②強調的是棉花減產的原因,④突出的是“他有病”這一客觀事實。
在表因果、轉折、條件、假設、目的關系的偏正復句中,改變分句順序可以實現(xiàn)強調突出偏句的效果。
二、看句式是否一致
在一段話中,作者盡量采用整句或散句中的一種進行表達,也會根據表達的需要去選取長句或短句,以求句式一致。
(1)整句與散句
結構相同或相似的一組句子叫整句; 相反,則為散句。 整句形式整齊,聲音和諧,氣勢貫通,適合表達豐富的情感,給人以深刻和鮮明的印象; 散句句式靈活,富于變化,生動感人。
①花園里開滿了紅、黃、白三色鮮花,風兒一吹,猶如跳動的火焰、閃閃發(fā)光的金子和即將飄落到地上的雪花。
、诨▓@里開滿了鮮花,風一吹,紅的像火焰在跳動,黃的像金子在閃光,白的像雪花在飄落。
、贋樯⒕,三個分句主語依次為“花園”“風兒”和“鮮花”,三個分句句式不同。 ②的最后三個句子陳述三種顏色的花在風中的姿態(tài),句式一致,構成排比,富于氣勢。
(2)長句與短句
長句是指詞語多、結構復雜的句子。 長句書面色彩濃,嚴密準確,氣勢暢達,可以用來表示強烈、激昂的感情,或用來渲染氣氛。 短句結構簡單,短小活潑,帶有口語色彩,顯得親切自然、明白流暢。
、傥壹乙灿泻⒆铀趾臀覂蓚勞動力。
②我家也有兩個勞動力,孩子他爸,我!
③我家也有兩個勞動力,一個是孩子他爸,一個是我。
、偈且粋長句,句式緊湊,屬于客觀敘述。 ②和③都是短句,句式松爽,偏重抒發(fā)情感。
三、看句子語氣強弱
句子按照語氣可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 通常情況下,否定陳述句的語氣弱于肯定陳述句的語氣。 反問句表達對某事件的看法,語氣上有不滿、反駁的意味,語氣重于陳述句。 雙重否定句表示特殊的肯定,語氣強于反問句的語氣。 反語帶有諷刺和挖苦的意味,使用反語的句子的語氣比雙重否定句的語氣要強一些。 感嘆句對事物、行為表示贊賞或否定,有強烈的感情色彩,語氣最強。
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語氣的句子來表達。 下面以一個例子來說明:
兩位同學為了一點小事,在自習課上大聲地爭吵起來。 如果班長既想達到批評的目的,又想把話說得委婉些,他會說:“
”
A.你們這樣大聲爭吵影響很壞。
B.你們這樣大聲爭吵,難道影響不壞嗎?
C.你們這樣大聲爭吵,真是“太了不起”了。
D.你們這樣大聲爭吵,影響不太好吧。
E.你們這樣大聲爭吵不能不說影響不好。
F.你們這樣大聲爭吵影響不好!
這六個選項的語氣由弱到強依次為D、A、B、E、C、F。 班長若要“既想達到批評的目的,又想把話說得委婉些”,該選擇D項。
四、看語體風格差異
詞語按語體風格可分為書面語和口頭語。 書面語和口頭語常表現(xiàn)出不同的語體色彩和語體特征。 作者會依據表達目的、文體特征和寫作風格的不同選用書面語或口頭語進行表達。
、傩〔萃低档貜耐晾镢@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 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朱自清《春》)
②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滿塘葉黯花殘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萬戶的屋梁受盡風欺雪壓猶自溫柔地抱著一團小小的空虛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樹把皇室的御溝和民間的江頭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鮮明的王師,因長期虔誠的企盼祝禱而美麗起來。 (張曉風《春之懷古》)
、龠\用了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口語,語言具有清新樸實的特色。 寫草“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寫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運用口語,平易好懂,節(jié)奏明快,有濃厚的抒情味。
、谕瑯右彩敲鑼懘禾臁 作者卻選用了大量的書面語,用充滿詩意的語言抒寫對大自然和對春天的熱愛。 “滿塘葉黯花殘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和“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化用古典詩詞意象,飽含著詩意,書卷氣濃郁。
五、看修辭效果差別
運用修辭可以準確、鮮明而生動地寫景狀物、傳遞信息、闡明觀點、抒發(fā)情感。 常見修辭為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和反問等。 運用修辭的句子在各類語言作品中俯拾即是,現(xiàn)舉幾例略作分析。
、倌欠蚀蟮暮扇~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泡在水里。
②那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里。 (孫犁《荷花淀》)
、酃放吭诘厣贤鲁黾t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小販們不敢吆喝,柏油路走上去很熱,甚至于鋪戶門前的銅牌摸上去也很熱。
、芄放吭诘厣贤鲁黾t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小販們不敢吆喝,柏油路曬化了,甚至于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 (老舍《駱駝祥子》)
、荽笊健⒃铝梁秃颂覙湓瓉硎沁@樣的! 香雪走著,就像第一次認出養(yǎng)育她成人的山谷。
⑥大山原來是這樣的! 月亮原來是這樣的! 核桃樹原來是這樣的! 香雪走著,就像第一次認出養(yǎng)育她成人的山谷。 (鐵凝《哦,香雪》)
、谥“下半截身子長在水里”,將人擬為荷,將隱蔽在荷葉下面的戰(zhàn)士物化了,顯得那么清新、美麗和可愛; ①中的“泡”僅是客觀敘述。 ④中說“柏油路曬化了”“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顯然不是事實,即使天氣再熱,也不可能達到這種程度,通過夸張的手法,極寫天氣的炎熱,襯托出祥子勞作的艱辛。 ⑥句的三個句子的相同位置反復使用“原來是這樣的”,突出表現(xiàn)香雪此時的快樂心情。
六、看段落結構安排
一段之中的各個句子只有圍繞共同話題展開,并且滿足照應和銜接,才能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1)話題一致
共同的話題是保持句子連貫的一個必要條件。 違背這一原則,語言的連貫性就要受到影響或遭到破壞。
據《新聞報》,7月24日報道,崇明—長興—橫沙海底光纜日前敷成。 海底光纜施工在我國剛剛起步,有不少技術難點待克服。 該根光纜長為100024米,直徑有31毫米,在水深17米處的海底下敷設。 為防止受到船錨及其他硬物的損害,其中有7607米的光纜要深埋在海底泥面3米以下處,是國內最深的光纜。 (章熊《中學生言語技能訓練》)
該段圍繞“我國最深的海底光纜敷成”這一話題展開,分別介紹了這條光纜的起止、長度和深度。 段中的“海底光纜施工在我國剛剛起步,有不少技術難點待克服”旁枝逸出,另立話題,與上下文意思不貫通。
(2)照應銜接
合理的句序與句子的照應銜接是保持語言連貫性的必要條件。
2015年全國新課標Ⅱ卷的第15題考查語段的照應與銜接: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痪涫? )
辣,我們都不陌生,很多人無辣不歡甚至吃辣上癮。 這是因為辣椒素等辣味物質刺激舌頭、口腔的神經末梢時,會在大腦中形成類似灼燒的感覺,機體就反射性地出現(xiàn)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現(xiàn)象,______,內啡肽又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時間內令人高度興奮,帶來“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們吃辣就上癮了。
A.大腦在這些興奮性的刺激下把內啡肽釋放出來
B.內啡肽因這些興奮性的刺激而被大腦釋放出來
C.這些興奮性的刺激使大腦釋放出內啡肽
D.這些興奮性的刺激使大腦把內啡肽釋放出來
通過對文段語意的把握和關鍵詞的前后聯(lián)系分析可知,“內啡肽”作為關鍵詞一定要在句中出現(xiàn); 橫線后的句子中的“又”作為顯示語氣的關鍵詞,說明“內啡肽”在句中的位置必須與下句銜接緊密,從而保持語意的連貫性; 此外,可選句子還要包含對橫線前句子的歸納。 只有C項符合上述要求。
比較語句表達效果題雖是一種新的高考題型,考查的卻是語言鑒賞能力,“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規(guī)律”是解決該題的利器。 答好該題是有章可循的。 首先,通過整體閱讀,把握測試材料“寫了什么內容”。 其次,要找出原句與改句“表述形式的差異”。 最后,從強調重點、句子語氣、句式協(xié)調、語體風格、修辭效果和段落結構等方面比較原句和改句“表情達意的不同”。 更為重要的是,考生要有任務驅動意識,要結合具體語境辨別原句和改句在形式上和效果上的差別,進而體會語言表達的魅力。
作者:趙振翔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wslw/27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