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典籍與文化
中國典籍與文化雜志社/雜志簡介 《中國典籍與文化》(Chinese Classics Culture)是創(chuàng)于1992年的季刊。本刊基本劃分為六個版塊,其中文化論壇版塊,運用專論、散論、雜文等形式,在傳統(tǒng)文化視角下,關注現(xiàn)實文化熱點,進行理論闡述。文史新探版塊,刊載有深度
非官網,僅供參考中國典籍與文化雜志社/雜志簡介 《中國典籍與文化》(Chinese Classics Culture)是創(chuàng)于1992年的季刊。本刊基本劃分為六個版塊,其中文化論壇版塊,運用專論、散論、雜文等形式,在傳統(tǒng)文化視角下,關注現(xiàn)實文化熱點,進行理論闡述。文史新探版塊,刊載有深度
非官網,僅供參考《中國典籍與文化》
期刊級別:核心期刊
國內統(tǒng)一刊號:11-2992/G2
國際標準刊號:1004-3241
周期:季刊
主辦單位: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
主管單位:國家教育部
中國典籍與文化雜志社/雜志簡介
《中國典籍與文化》(Chinese Classics & Culture)是創(chuàng)于1992年的季刊。本刊基本劃分為六個版塊,其中文化論壇版塊,運用專論、散論、雜文等形式,在傳統(tǒng)文化視角下,關注現(xiàn)實文化熱點,進行理論闡述。文史新探版塊,刊載有深度,有創(chuàng)見,且文筆流暢的考據(jù)性短文。文獻天地版塊,著眼珍稀文獻的探幽抉微,傳統(tǒng)文獻的新意發(fā)掘,文獻典藏流傳的逸聞佳話。文化廣角版塊,透過具體細微的古代文化事象,多角度審視傳統(tǒng)文化。學界紀事版塊,刊載相關學人的師友交往,學術活動,治學心得;重要研究課題的進展狀況,學術前沿信息;國內研究成果的客觀評述。域外漢學版塊,借鑒海外漢學研究的經驗和成果,開闊研究視野。
中國典籍與文化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萬方數(shù)據(jù)庫、知網數(shù)據(jù)庫收錄
1、中文核心期刊:
2008-2011年連續(xù)2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089;總被引頻次:166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187;綜合影響因子:0.096
中國典籍與文化欄目設置
文獻天地、文史新探、文化廣角、學界紀事。
中國典籍與文化編輯部/雜志社投稿須知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shù)據(jù)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guī)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qū)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fā)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lián)系確認。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金剛經》的儀式化——《銷釋金剛經科儀》相關寫本研究董大學 (46)
《三國志演義》嘉靖壬午本與武定本之關系管窺劉璇 (52)
南圖藏嚴杰校本湯若望《坤輿格致》初考韓鳳冉 (58)
小議翻刻清刊本的鑒定與著錄逯銘昕 (65)
光緒朝石印《古今圖書集成》的流傳與分布何玲
這篇地域文化論文發(fā)表了體育賽事的發(fā)展方略與路徑選擇,不同的民族之間的體育文化也不同,地域文化是地區(qū)文化集中的表現(xiàn),民族民間體育賽事與地域文化是一個互動的過程,長期歷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對當?shù)氐拿褡迕耖g體育賽事的形成與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wsqk/6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