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為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到高校體育課堂中,舞韻瑜伽順應大學體育教學課改進入高校課堂。 運用舞韻訓練方式彌補瑜伽訓練的不足,為高校體育課堂增添色彩。 【關鍵詞】高校教學; 舞韻瑜伽 高校教學改革推動教育的發(fā)展,促進教師能力的提升,也是立德樹人的重要
【摘要】為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到高校體育課堂中,舞韻瑜伽順應大學體育教學課改進入高校課堂。 運用舞韻訓練方式彌補瑜伽訓練的不足,為高校體育課堂增添色彩。
【關鍵詞】高校教學; 舞韻瑜伽
高校教學改革推動教育的發(fā)展,促進教師能力的提升,也是立德樹人的重要保障。 習近平同志明確強調,要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堅決破除制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使教育教學不斷煥發(fā)生機與活力。 推進教學改革,引進更科學的訓練方法,加快體育美育發(fā)展進程。 體育美育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yǎng)審美情趣,達到強健體魄、凈化心靈的目的,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高校改革不斷深化體育美育的剛性要求,推動學生健康素質、審美能力的持續(xù)提升,鍛造學生終身體育觀、美育觀,使他們養(yǎng)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善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舞韻瑜伽教學順應高校教學改革和大學生需求而產生。 舞韻瑜伽教學的新穎性、娛樂性、課堂的審美特性及自信心的培養(yǎng)更能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欲望,學生能在課堂中獲得更多的審美教育。
高校舞韻瑜伽教學改革從瑜伽練習形式、教學內容、組合節(jié)奏,表演形式等方面切入,給予了大學生身心發(fā)展更有效的幫助。 原本的瑜伽課比較傳統(tǒng)單一,沒有結合現(xiàn)代年輕人的性格特點,將舞蹈舞韻元素融入高校瑜伽課程成為趨勢和必要。 瑜伽與舞蹈的結合,更能發(fā)揮出舞蹈、音樂、體育、文化等的價值,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滿足大學生對美的追求,提高大學生審美能力,增加大學生審美情趣。 如今,舞蹈表演形式日益豐富,瑜伽表演形式和內容也呈現(xiàn)出多樣化特征,包括單人瑜伽、雙人瑜伽、集體瑜伽等。
1.舞蹈肌肉訓練對瑜伽的影響
1.1舞蹈肌肉控制訓練
舞蹈動作的完成需要在肢體的理性控制下,通過肌肉控制力來完成單個或成套動作。 旋轉、跳躍等多種技巧都是舞蹈必備的技能,其與肌肉控制訓練密不可分。 隨著肌肉控制訓練時間的變長,練習內容也從初級到中級再到高級循序漸進地提升,從簡單轉化為更加有難度的動作制動訓練,實現(xiàn)練習者對肢體的自由控制。
1.2瑜伽肌肉控制訓練
相較于舞蹈肌肉控制訓練,瑜伽動作形式變化較少,對于動作的控制力要求較高。 由于瑜伽訓練要求每一個或幾個動作后有一定時間的停頓,練習者需要具有較強的肌肉控制力,以此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
瑜伽肌肉控制鍛煉更偏向于利用瑜伽體式或單一重復的耐力訓練,以達到平衡、旋轉、倒置、后彎等體式的要求。
1.3舞蹈肌肉訓練對瑜伽的影響
舞蹈訓練體系中的肌肉練習更系統(tǒng)、更科學,可以有效地增強瑜伽體式的穩(wěn)定性。 舞蹈訓練體系豐富了瑜伽訓練的內容,變換了其訓練形式,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瑜伽訓練原本僅通過單一瑜伽動作的練習,舞韻瑜伽增加了舞蹈元素,主要包括站位、擦地、蹲、單腿蹲、劃圈、小踢腿、大踢腿等把桿練習。 借助把桿等輔助器械進行練習,可塑造學生更加規(guī)范的身體姿態(tài),提升學生身體的柔韌性,加強學生身體的力量性和平衡性,起到綜合訓練的目的。 舞韻瑜伽教學融入了舞蹈動作及音樂,增加了練習者對動作感悟的形式,更深一層地挖掘練習者對動作內涵的體會,達到身體和心理的統(tǒng)一。
2.音樂對瑜伽的作用
2.1舞蹈音樂
音樂對舞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樂節(jié)奏的不同以及演奏樂器的不同,能夠塑造出多樣不同的音樂風格。 受音樂風格的影響,舞蹈表演風格迥異、種類繁多,不論民族舞、國際舞,還是古典舞、現(xiàn)代舞,都深受大家的喜愛。
2.2瑜伽音樂
音樂對于瑜伽也很重要,不同的是,音樂在舞蹈中發(fā)揮主導作用,而在瑜伽中偏向輔助作用。 優(yōu)美的旋律可以使人們放松心情,調整練習者情緒。 瑜伽音樂中往往帶有大自然的聲音,如溪水聲、鳥鳴聲、風鈴聲等,能夠讓學習者在練習動作的同時產生冥想,促使學習者接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2.3舞蹈音樂對瑜伽的影響
舞蹈音樂具有敘述性和表演性特征,當瑜伽的動作和形式趨于復雜化、表演化時,單純的瑜伽音樂無法滿足表演需求。 選用具有舞蹈風格的音樂旋律,可以豐富瑜伽單一的表現(xiàn)形式,使瑜伽表演更具感染力,更好地體現(xiàn)瑜伽所蘊含的人文內涵。
通過背景音樂配合,使練習者逐步形成自覺的練習意識,在音樂的伴奏下,自如、寧靜、和諧地進行動作練習。 “自覺”是人類逐漸改善客觀條件、加深對事物的認識、無限接近事物本質和客觀規(guī)律的過程。 舞韻瑜伽能引導練習者形成自覺意識,養(yǎng)成終身體育習慣。
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和種類繁多,不同樂器、不同節(jié)奏的音樂能夠帶給人不同的體驗。 例如,靜謐的鋼琴獨奏,舒緩、柔美、優(yōu)雅、輕松活潑,舞韻瑜伽舞者身體輕盈、動作流暢。 舞韻瑜伽音樂將時間要素融入瑜伽運動中,增加了表演者的動作難度、技術難度,更要求表演者精準把握音樂節(jié)奏,使練習者達到身體動作和心理感受的高度統(tǒng)一,提升瑜伽表演的觀賞性。
3.舞韻瑜伽在課堂中的體現(xiàn)
舞韻瑜伽將瑜伽文化與舞蹈文化相融合,強化了傳統(tǒng)藝術和高雅藝術的感知,突破了傳統(tǒng)瑜伽的模式,增加了創(chuàng)意表達,豐富了瑜伽層次,開闊了學生視野。 舞韻瑜伽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文化自信。
大學生擔負著傳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和使命。 這就需要大學生廣泛吸取傳統(tǒng)文化的營養(yǎng),以中華文化優(yōu)秀基因為依托,以當代大學生的身份為起點,感知當代的文化藝術氛圍,滋養(yǎng)出新時代的祖國之花。 舞韻瑜伽在藝術感知、創(chuàng)意表達、文化理解上偏向經典的回歸,舞韻瑜伽的音樂選擇通常為經典名曲,舞韻瑜伽是瑜伽元素與舞蹈元素的深度融合,引導大學生藝術審美情趣朝向古典、經典轉化,脫離低級趣味。 在選擇經典音樂的同時,舞韻瑜伽通過古典名曲文化中的詩、詞、歌、賦等文化藝術背景宣傳,提升大學生對美的藝術感知、對創(chuàng)新詞匯的深層理解。 不同國家的文化創(chuàng)造出不同類別的音樂和舞蹈,將不同類別的音樂和舞蹈組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更具美感的藝術作品是大學生應承擔的責任。 舞韻瑜伽鼓勵大學生在經典之作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作,提升藝術感知、審美情趣,加強創(chuàng)意表達,加深大學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促進大學生自覺擔負起傳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任。
4.舞韻瑜伽教學要求
舞蹈和瑜伽是兩門不同的專業(yè),要把這兩項科目進行組合是一件很有挑戰(zhàn)的事。 瑜伽專業(yè)技能、舞蹈專業(yè)技能、對音樂的感知力及文化素養(yǎng),都是一名合格的舞韻瑜伽教師所應具備的。 當前的體育體能鍛煉還沒有被大眾普遍接受,只有部分喜愛健身的人會主動訓練。 高校體育教育作為一門能夠促使學生養(yǎng)成終身鍛煉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科目,格外重要。 在全民體育理念還未普及的情況下,體育美育教育處于理論階段,體育教學明顯缺乏美的引導和美育教育。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對美育的要求日漸攀升。 高校體育教育要超越鍛煉身體的范疇,融入美育因素,施行舞韻瑜伽教學。 高校舞韻瑜伽教學不能局限于簡單的肌肉訓練或單一的動作訓練,要適應當下環(huán)境,結合美育教學要求,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全面提升學生審美素質。
舞韻瑜伽動作編排注重動作與音樂節(jié)奏、風格的配合,學生要勤加練習動作,仔細聆聽音樂,將音樂和動作結合起來表達舞韻瑜伽深層次的藝術價值。 將這些元素融入舞韻瑜伽中,在增加舞韻瑜伽觀賞性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5.結語
舞韻瑜伽賦予瑜伽更多有關生活情節(jié)和思想感情的表達,將瑜伽的空間要素和舞蹈的時間要素相結合,強化了人體動作律動和美感,賦予此項運動豐富的情感表達,增加了表演者直觀的形象美和精神美,突出了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性。 音樂、舞蹈、體育運動相結合,豐富了體育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增加了高校體育教學的審美思維和審美經驗。 舞韻瑜伽追求身心和諧,豐富了練習者的生活,提供了更健康、更全面的訓練方式,使舞韻瑜伽更具觀賞性。
【參考文獻】
[1]王勇.普通高校體育舞蹈課美育教法新探——社會學視角下體育舞蹈教學的美育實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07):102-107.
[2]左新榮,崔瓊.大學生身體美、運動美和人格美認知的調查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02):175-177.
[3]黃祁平.加強大學生體育美育教育的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06(02):72-73.
(作者:朱倩;作者單位:無錫太湖學院)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wǎng):http:///jjlw/2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