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語感是學習規(guī)范語言長期積淀的結晶,語文教學論文認為只有強化聽說讀寫的實踐,持之以恒,養(yǎng)成習慣,才能形成對文章的感受能力。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的實踐活動:聽,就是教師創(chuàng)設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諸如上課聽講、聽別人講話、聽電視廣播等。在這一過程中
語感是學習規(guī)范語言長期積淀的結晶,語文教學論文認為只有強化聽說讀寫的實踐,持之以恒,養(yǎng)成習慣,才能形成對文章的感受能力。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的實踐活動:聽,就是教師創(chuàng)設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諸如上課聽講、聽別人講話、聽電視廣播等。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及時捕捉語言信息,了解內容,抓住中心和要點等。
《語文世界(小學生之窗)》(月刊)創(chuàng)刊于1994年,由中國語文報刊協(xié)會主辦。始終堅持“青少年的、大語文的、高品位的”辦刊宗旨,在激發(fā)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青少年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青少年綜合素養(yǎng)方面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已經(jīng)由一本單一的月刊發(fā)展成小學版、初中版、高中版俱全,發(fā)行范圍覆蓋全國的優(yōu)秀語文刊物。每版分別由閱讀、知識、寫作、能力四大板塊構成,每月1日出版。
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的語感越強,其語文素質就越高。所以小語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語感能力,加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閱讀寫作能力,就成為當今語文課堂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小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呢?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筆者總結出了一些在培養(yǎng)學生語感能力方面的經(jīng)驗,與大家共享。
1 深入情境,熏陶語感
小學生年齡小,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精彩的范讀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教學中可以選擇精彩的范讀,要求學生聽清楚、聽完整、抓要害,從語音、語調、節(jié)奏、重音、停頓等方面讓學生充分感受、反復琢磨,并跟隨練習,這樣自然會使他們的語言變得流暢、正規(guī),語言感受力得以提高,也能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加強語感能力。
如在學習《觀潮》一文時,學習重點部分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首先老師范讀第三至四自然段,學生畫出描寫大潮的句子。其次讓學生展示自己畫的句子,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再次讓大家默讀或小聲讀這些句子,說一說你仿佛看見了什么畫面。把想到的畫面說給同學聽,用自己的語言說,盡量用上書上的重點詞:悶雷流動、風平浪靜、水天相接、橫貫江面、白浪翻滾、白色城墻等。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主要學習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閱讀方法讀懂課文,并把想到的畫面轉換成口語,進行了語言訓練。這樣既落實了新課標的精神,又使學生的語感能力在具體訓練中形成。在讀到“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時,有的學生說那情景像發(fā)生了海嘯,有的學生說像發(fā)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動,有的學生說已感受到大潮涌動的速度。最后全班學生一起品讀,充分感受錢塘江大潮不愧為“天下奇觀”。 學生們在讀的過程中深入情境,可以體會到課文中的語言美,形象美,也受到了語感的熏陶。
2 展開想象,豐富語感
培養(yǎng)語感,必須把朗讀和想象結合起來,即訓練學生運用形象思維的方法進行朗讀。
在教學《白鵝》一課時,筆者就讓學生展開想象,精讀、體會,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下功夫。在課堂上著重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會去讀,并進行適當?shù)狞c評、指導,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比如學生在讀描寫鵝的叫聲的句子時,抓住“厲聲叫囂、引吭大叫”展開教學。如想象白鵝“引吭大叫”時會叫出些什么話來,學生有的說:“主人,你怎么沒有看住我的飯?”有的說:“誰這么大膽偷走了我的飯?”……實踐證明,學生對想象的環(huán)節(jié)是喜聞樂見的,這還從他們樂此不疲的表情中也能看出。由此指導朗讀,學生讀得津津有味,加深了對課文“高傲”的理解。整堂課,都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為主線,貫穿始終。應該說這段文字飽含了作者的想象和聯(lián)想。接著請學生們展開想象以“我是一只白鵝”為題說一段話,從不同的角度表現(xiàn)出白鵝的高傲。有的學生說到:我長著一身像天鵝一樣潔白的羽毛,鴨子那么丑陋,怎么能比得上我呢!我還是一名高音歌唱家呢,我的歌聲嚴肅鄭重,不是有詩“曲項向天歌”贊美我嗎?有的學生說到:我的步調是從從容容、不緊不慢的。如果有人擋我的去路,我就對他說,你敢擋我的去路?小心我咬你一口。咬完后,我還丟下一句,叫你擋我的路,這就是你擋路的下場,哼!……一邊聽同學的感情朗讀,一邊閉上眼睛想象高傲的白鵝形象,將白鵝的具體情景浮現(xiàn)于眼前,引發(fā)學生敏銳的語感。
3 朗讀品味,領悟語感
語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語言刺激和內在知識能力迅速交融的產(chǎn)物,它的獲得是建立在對語言現(xiàn)象條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礎上的,它是有直覺的特征。語感蘊含在朗讀之中,朗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最有效的方法。培養(yǎng)語感,必須引導學生緊扣課文中某些語感因素很強的地方,反復咀嚼、深入品味,達到“文章讀之極熟,即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
如《懷念母親》一文: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不同的感情色彩。在理解作者對生身母親的懷念時,讓學生抓住“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抱終天之恨”等詞語,自己讀句子,談感受。在理解作者對祖國母親的懷念時,讓學生抓住難理解的語句,如,“然而這凄涼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結合課文內容,喚起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去感受作者的內心體驗。通過對比讀、選擇喜歡的部分讀、自讀等方式,使學生感受到作者對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崇高的敬意和不變的愛意,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了作者心中隱隱的酸楚。朗讀品味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取代學生的品讀實踐,應讓學生自己在朗讀品味文本的過程中領悟語感。
4 注重實踐,增強語感
這有助于學生對語言的感受,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說,就是在一定的場合中,讓學生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一過程就是言語的口頭運用,在說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在積極地活動,組織語言極快,要求說話的語言準確、連貫、得體。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安排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開故事會、舉行朗誦比賽、表演話劇等,在語言運用中增強語感能力。
在教學《小熊住山洞》一課時,“讀讀想想”中要求結合教材第六幅圖啟發(fā)學生提問題。想象一下小動物給小熊一家送鮮花時會說些什么?(你喜歡哪個小動物就選哪個說)可以先找了一個身穿小熊標志的學生來到講臺前,幫助學生帶上各種小動物頭飾扮演小動物,加上自己的動作到前面演一演。讓學生自演,不但加深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通過學生親身體驗,更使學生處于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在學生熟讀第七、八段的基礎上,配上樂曲伴讀。在輕快、美妙樂曲聲中,感受大森林中環(huán)境美,小熊一家的行為美,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思想熏陶,語感得到進一步升華。這樣的教學,更能突出語文教學離不開生活實踐,學生把自己心中想說的話說出來了,比教師單純講解更有效。
葉圣陶先生說:“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語感訓練。”我們一定要在學生語感培養(yǎng)的道路上堅持不懈。只有讓學生有了使用語言的感覺,有了使用語言的動力,語言才能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實效性和素質化教育。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wǎng):http:///jylw/1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