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一、實踐教學體系的定義 在實踐教學體系中,以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為導向,在教學內容中增加對區(qū)域經濟主導性產業(yè)有利的知識,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市場競爭力。以培養(yǎng)能力型、應用型的英語復合型人才為目標,關注學生能力的鍛煉而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輸入,這就需要在教
一、實踐教學體系的定義
在實踐教學體系中,以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為導向,在教學內容中增加對區(qū)域經濟主導性產業(yè)有利的知識,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市場競爭力。以培養(yǎng)能力型、應用型的英語復合型人才為目標,關注學生能力的鍛煉而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輸入,這就需要在教學中增加實踐課的比重,加大學生教學技能的培養(yǎng)。我校貫徹以人為本的方針,在教學體系中貫穿了英語專業(yè)技能訓練和教師職業(yè)技能訓練,由簡到難,層層遞進,讓學生充分吸收所學技能。設置了合適的實踐課程和實踐活動,安排了適應教育改革需要的課程內容,采用多樣化全方位的實踐方法和手段,使地方院校英語教育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成為一個連續(xù)的整體!缎【幫扑]《中國外語》是英語類核心期刊,現此期刊征稿》
二、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
1.調整課程體系,注重能力和技能培養(yǎng)
傳統(tǒng)的英語教育專業(yè)實踐方面的教學課程是非重點課程,其明顯反映在實踐類課程所占比率較少,知識性課程所占比率較多。為了加強英語教育人才的教學能力和應用能力,我校根據中小學教學崗位和教學科目來確定學生的學習課程,對不同能力進行分層分類,使之貫穿于每個學期的階段性課程之中。經過反復實踐,我校按階段設置了主要的實踐課程:
(1)必要教育:即入學教育、軍事訓練、就業(yè)指導課程、大學生心理素質課程等。
(2)知識技能:即英語聽力技能、英語口語技能、英語閱讀技能、英語寫作技能、英語語法技能、跨文化交流技能等。
(3)教學技能:即英語教學法、教學技能課程、教案設計與模擬教學技能、英語演講等。
(4)職業(yè)能力:即畢業(yè)論文寫作、畢業(yè)實習與相關報告、見習等。另外開設了一些與職業(yè)相關的選修課,比如多媒體課件制作、計算機應用基礎、體育課、舞蹈課、音樂課等有助于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課程。而且學校經常舉辦一些突出能力鍛煉的活動,比如英語演講大賽、英語口語大賽、英語口譯大賽、英語詩歌朗誦比賽、英語教學技能大賽、英語背誦比賽等。畢業(yè)實習采取了集中實習和頂崗實習兩種方式。學習結果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種方式來檢驗,頗具有效性。課程環(huán)節(jié)安排緊湊、內容完整、結果可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課程體系。
2.注重課堂活動,調動學習興趣
完成實踐教學目標的決定性要素是課堂效果。在進行教學準備工作時,要認真修訂教學大綱、合理安排組織教學內容,使知識理論與教學實踐融為一體。進行教學時,應以學生為主,教師應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合作教學、小組討論和任務型教學等多種教學法相結合,避免直接講授。讓學生勤于練習,在各門學科中都積極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授課教師應做到以人為本,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從而讓學生抓住一切機會來提高自身各項能力。在進行講授的同時可以開展多種課堂活動,比如問題討論、案例分析、小組展示、課下學習、撰寫論文、課件輔助講解、網上答疑、學生的微課程等。在講授《英美文學史》的時候,可鍛煉學生的歸納和推理能力,讓學生根據年代、人物、作品、特點等不同的主線對文本進行歸類;在學習《綜合英語》課程時,可按照語篇教學法,進行主題式教學。在同一主題范圍內,記憶相關單詞、句型和表達。在分析課文時,可以不斷改變教學法、比如小組討論、根據問題找答案、啟發(fā)式教學、角色扮演。在講授完一課的時候,可以通過各種活動、提問、或游戲的方式分階段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英語演講》的課程,在學習時讓學生模仿名人的語音語調、鼓勵他們用英語在大家面前表達自己的情感或是用英語表演節(jié)目、展示才藝。
3.營造學習氛圍,鼓勵自主學習外語系鼓勵學生隨時隨地學習、課上課下學習,使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而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持續(xù)性學習。
(1)以教師為主導的自主性學習
為了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和學習任務,本系編寫了《外語系學生學習指導手冊》,內容涉及了實踐教學的內容、要求,實踐實訓環(huán)節(jié),實踐活動、網絡聽力等。通過告知學生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讓學生合理規(guī)劃學習進度。我系還制作了《綜合英語》和《英語語言學》精品課程網上平臺,為學生提供了在線學習、在線測試、在線閱讀、在線討論、在線反饋和相關的學習資料。我們通過反復實踐、學生反饋和教學效果,最后確定了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在講授《英語教學法》時,教師運用了微課堂,讓每個學生準備一節(jié)10分鐘的課程,運用所學教學法進行實踐,并組織了一個評審組,對學生的表現給予點評。對于《英語技能訓練》課程,本系安排了教學活動,讓大學生承擔了本市第三中學的教學輔導任務,對中學學生進行集體教授和個別輔導。這種教學方式不但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也對中學教學有一定的幫助,深受好評。
(2)集體活動式的自主學習
本系每學年都會安排英語文化月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同時讓學生在學校廣播中多讀英語文章和名人演講,播放英文歌曲、宣傳英語文化等。每周都有英語角活動,外教在現場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本系還舉辦了多種比賽,比如英語演講大賽、英語朗誦比賽、英語話劇表演、英語單詞記憶比賽等。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不但促進了英語的學習,還讓學生增長了知識,了解了英語文化,提高了學習興趣,加強了英語應用能力,認識了自身學習的缺點和不足。
(3)校外的實踐鍛煉
學校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的時間進行校外見習。不少學生在校外做英語家教、在英語培訓班任教、去農村支教、做外貿翻譯、給外教做助教、做英語導游等,這些都是學生提升自身能力的絕佳方式,也頗受學生喜歡。
三、實踐教學體系的保障措施
1.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相結合
為了構建英語教育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并確保其有效性,我校采取多元評價方式,即形成性評估和結果性評估相結合。學生的最終成績包含三部分:課堂表現、課外實踐和考核成績,這三部分所占比例為3∶3∶4。形成性評價指課堂表現和課外實踐,其內容包含了英語口試、課堂辯論、小組呈現、課堂討論、學生作業(yè)、見習報告、階段總結、課下讀書報告。這三個部分緊密結合、相互聯系,獲得了良好的校內校外評價。它不但使學生重視了學習的過程,也提高了實踐技能,課上主動學習,課下積極反思,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2.優(yōu)化實踐教學制度保障
為了保障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真正落實實踐教學體系,確保學生實踐鍛煉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我系制定了“外語系教育專業(yè)學生技能訓練基本要求”,其中涉及到學生的英語語言要求、教學實踐要求、情感溝通要求、班主任工作要求、教學能力要求、相關才藝要求等,并提出了實踐教學的培訓方法,規(guī)范了實踐教學管理文件,出臺了管理辦法,完善了一些實踐教學資料如畢業(yè)論文設計、英語競賽活動、英語活動月、見習、頂崗實習等,保障了資料的完整保存,相關程序的有條不紊,實現了教學管理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流程化和科學化。
四、結語
本文提出了地方院校英語教育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形成,論述了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總結了實踐教學體系的保障措施,內容涉及到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相結合、優(yōu)化實踐教學制度保障共兩個方面。本實踐教學體系與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一致,滿足了中小學的就業(yè)崗位需求,提升了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并具有相關的保障實施措施,是一套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它不但給校內學生和校外實習基地帶來了雙贏,也為地方經濟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jylw/1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