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在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背景下,圍繞金課建設的兩性一度(高階性、創(chuàng)新性、挑戰(zhàn)度)原則,深入挖掘高校師范專業(yè)語言類課程知識體系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合理拓展課程的深度,探索實施混合式教學等語言教學較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對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和語言
【摘要】在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背景下,圍繞“金課”建設的“兩性一度”(高階性、創(chuàng)新性、挑戰(zhàn)度)原則,深入挖掘高校師范專業(yè)語言類課程知識體系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合理拓展課程的深度,探索實施混合式教學等語言教學較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對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和語言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一流本科課程建設; 語言類課程; “金課”; 文化自信; 混合式教學
2018年,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在高校開展“金課”建設; 2019年,教育部發(fā)布的《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指出:“全面開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打造五類‘金課’。 ”在此背景下,高校開始系統推進一流課程的培育和建設。 高校師范專業(yè)的語言類課程也在積極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革,加強課程的內涵建設,提升課程的飽和度和深度。
師范專業(yè)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師。 師范畢業(yè)生除要求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字應用技能,具備較高的語言文字綜合運用能力,還要能夠承擔社會語言文字工作者的職業(yè)責任。 語言類課程對師范生這一項畢業(yè)要求具有支撐作用。 通過語言類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語言的性質和特點、結構規(guī)律、演變規(guī)律等方面的理論,掌握現代漢語語音、語法、詞匯、文字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能夠熟練地應用漢語言文字,具備運用語言理論分析語言現象的能力。 語言類課程教學旨在提高學生語言素質和語言能力,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教育技能的基礎。
一、以語言綜合能力提升和文化自信引領為目標探析課程內容的高階性
高階性,就是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培養(yǎng)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 高校師范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是“德育為先、能力為重”,根據專業(yè)育人目標,語言類課程要深入挖掘課程知識體系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合理拓展課程的廣度、深度。
(一)課程教學內容中注重語言能力提升與文化自信引領的有機融合
語言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對母語的熱愛,不僅能夠熟練地運用現代漢語,還能夠批判地繼承古代文化遺產,弘揚傳統文化。 因此,語言類課程的教學內容要融入師范專業(yè)畢業(yè)要求中的師德和文化素質要求,以“產出”為導向,瞄準“高階性”和“實用性”,挖掘課程內容中所蘊含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內涵,以文化自信引領和語言綜合能力提升為目標進行教學內容的遴選、設計與融合。
語言類課程教學內容要深入挖掘漢字漢語中蘊含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內涵,發(fā)揮語言類課程對學生專業(yè)核心能力養(yǎng)成的作用,使學生具備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 通過對漢字、成語、詩詞等的學習,對其中所蘊含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價值的解讀,可以提升大學生的母語情感和文化自信。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語言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工具,語言符號記載的內容和具體使用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在交際語境中正確進行語碼轉換、把語言知識轉換為能力,離不開對語言承載的文化的解讀。
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文化的基礎要素和標志。 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母語素質,樹立和增強其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高校語言類課程的教學目標之一。 高校語言類課程要注重引導學生建立對母語完整的認識,激發(fā)其深入探究的興趣。
語言類課程要構建有利于學生語言能力提升、核心價值觀養(yǎng)成,能夠觸摸感知學術前沿的課程教學內容體系:語言知識傳授—語言能力培養(yǎng)—師德塑造—文化自信引領。 語言課程中,文化熏陶的過程就是語言能力得以發(fā)揮和發(fā)展的過程。 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與語言能力的發(fā)展不是彼此孤立的兩個過程,而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側面。 通過語言文化的涵養(yǎng),樹立師范生用語言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職業(yè)榮譽感和使命擔當,堅定師范生的職業(yè)理想和職業(yè)信念。 強化經典閱讀,從經典語言、典籍、作品中探尋語言的正確解讀方式。 掌握語言文字基本知識,了解漢語漢字中的文化內涵,了解成語、詩詞曲賦等特有的語言表達形式及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提升大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二)課程教學內容中融入學科前沿知識成果
語言可以作為交際和思維的工具,也可以作為音義結合的符號記錄和傳承人類文明和文化。 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是指在不同場合、情境下運用普通話、規(guī)范漢字等進行口頭或書面表達,實現語言信息的傳遞和接收的能力,其外在表現是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能力,同時也包含語言意識、語言文化素養(yǎng)等方面的內容。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語言類課程教學內容中要注意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深度思考漢語漢字的特征與豐富的文化內涵,使學生具備探索新知的意識和能力,關注語言研究的學術前沿問題,提高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 將學科前沿信息及成果引入語言類課程教學,可以保證知識的先進性和實用性。
從認知語言學、社會語言學等角度分析語言現象和應用。 關注語言在當代的發(fā)展變化,對新的語言現象進行解讀、適當地引導探究。 例如對疫情期間各類抗疫素材的語言應用、短視頻平臺上封面標題的語言特點進行分析等,既能豐富語言類課程教學的內容,又能獲得大量的鮮活語料。 通過“引導學習—思考討論—信息反饋”的教學過程,突出培養(yǎng)學生多維思辨能力。
二、以混合式教學為抓手探索課程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
數字時代知識的傳播、信息的接收都出現了新的樣態(tài)。 學生運用數字化技術開展個性化和多樣化學習的需求日益突顯,教與學的理念和方式也在快速變化,互聯網平臺為知識學習提供了新的途徑。 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語言類課程如何定位、如何上好,課程教學與改革如何對接教學實踐領域的新變化與新需求,這些都是需要深度思考的問題。 疫情期間,大中小學都全面開展了線上教學。 語言類課程也要及時關注新技術新媒介,在教學改革中實現創(chuàng)新,落實課程對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的貢獻度,對標一流課程建設的標準。
(一)混合式教學的優(yōu)勢
混合式教學方式是指線下與線上兩種形式的教學同步開展。 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等新興技術的支撐下,可以有效實現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的協同對接。 所謂Blending Learning(混合式學習模式)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和e-Learning(即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既要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
混合式教學的實踐方式較為多樣化,當前,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是一種相對普遍的方案。 線上教學是課程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有所區(qū)別。 線上教學是由基礎知識到高級知識、由知識學習到能力提升逐步內化的過程。 混合式教學可以發(fā)揮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的優(yōu)勢,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基于不同空間、不同教學環(huán)境、不同的教學方案發(fā)揮教學優(yōu)勢,提升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教學過程基本是“學—導—行”,即首先讓學生自主學習,然后教師引導學習重難點,并為學生提供實踐練習的機會,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語言類課程實施混合式教學,要注意提升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豐富性、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性,實現線上資源、線上直播教學與線下課堂教學、線下互動等有效對接和協同,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實現課程知識運用的高效能化。
(二)語言類課程混合式教學方式的應用
1.著力建設智能化課程內容與資源。 一是應用慕課平臺的資源,二是自建教學資源。 應用慕課資源時,要篩選出與課程密切相關的資源和信息,也可以依托本校自建的各類在線開放課程,豐富課程資源,包括視頻、課件、文字、習題、試題庫、延伸拓展等。 采用交互式、沉浸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語言相關知識文化的情景,使難點問題具象化,延伸教學的時間和空間。
2.注意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實施與銜接。 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協調好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對接和互動。 現有的信息技術為混合式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的協同化提供了技術支撐,慕課、學習通、釘釘等平臺的各類智慧教育工具都可以進行學習數據的監(jiān)測分析、反饋管理。
一是課前可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發(fā)布教學任務、分享學習資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前基礎知識。 要針對課程本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現有認知特點和學習情況,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應用微視頻或者直播教學學習重難點知識。
二是課堂教學中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 教師要注重互動引導和問題的探究。 問題的設置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 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是通過語言進行溝通交流的,因此教師要注意應用課堂教學語言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學生除了要掌握漢語書面語、口語的基礎知識,還要提升表層和深層的語言應用能力。
三是課后及時拓展知識。 不僅可以應用相關文字、視頻資料,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增強師生互動,對教學進行精細化的管理,及時拓展教學空間和時間,也可以進行線上直播、錄制微視頻,為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輔導和答疑,開展線上知識分享、討論、學習交流活動等。
當前各類網絡教學平臺、智慧教室、語音實驗室、文化體驗中心、書法實驗室、微格教室、教室技能實訓中心、虛擬仿真實驗室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實施提供了支持。 學習通、釘釘、QQ等平臺的優(yōu)化,也使得線上線下能有效實施數據融合和一體化管理。
語言類課程要結合專業(yè)特點與學生特性,打造移動化、智能化課堂。 利用手機和互聯網,依托慕課平臺、學習通、釘釘、雨課堂,運用微信公眾號、抖音app等,對班級教學進行更加精細化的管理和評價,加強學生課內與課外的互動,有效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從“學—導—思—行”等方面有效檢測學生的目標達成度。
可以根據語言類課程特點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制的微視頻等教學資源。 各類教學平臺和系統要實現共享化、智能化,語言類課程要結合課程內容進行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應用微視頻。 微視頻的特點,一個是時長的“微”,一般不超過10分鐘,二是指可以圍繞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技能點等進行精細化設計,進行重難點解析,利于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
3.優(yōu)化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 除了教學方式的改革,語言類課程還要優(yōu)化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注意整合課程內容,促使理論與實踐模塊有機融合,課內外有效銜接。 安排學生課余到中小學課堂進行調研,讓學生了解目前中小學基礎教育實際教學中對教師語言能力的要求,知行同行。 語言教學可以從社會生活、校園生活、網絡平臺中選案例,如不規(guī)范用字與用詞現象,以及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闡釋等,與教材的理論對比印證,形成師生互動。
教育論文投稿期刊:《電化教育研究》目前狀態(tài):合法期刊 投稿方式:郵箱投稿或紙質郵寄 期刊等級:國家級 論著、綜述、講座等一般不超過5000字,論著摘要、報告等不超過2500字,現此期刊正在火熱征稿,詳情咨詢編輯老師。
混合式教學利用線上學習資源,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強化了師生之間的交流。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課前基礎知識和課后拓展知識,完成高階知識的學習和師生互動交流。
總之,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背景下,“兩性一度”已成為課程改革與探索的基本思路,高校語言類課程也要依據這些原則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2019-10-30/2020-05-20.
[2]吳巖.建設中國“金課”[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5.
[3]楊運庚.“金課”建設的維度[J].安康學院學報,2020(04):18.
[4]唐瑞梁,文旭.關于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思考[J].語言教育,2020(02):6.
[5]劉大為.語言知識、語言能力與語文教學[J].全球教育展望,2003(09):2.
[6]陸儉明.順應科技發(fā)展的大趨勢語言研究必須逐步走上數字化之路[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20(04):5.
[7]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04):1.
[8]劉濤.翻轉—直播—實訓—新聞傳播學類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討[J].新聞與寫作,2020(09):80.
作者:李衛(wèi)中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jylw/2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