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目前,延慶地區(qū)大棚栽培條件下的葡萄品種較少,為了篩選適宜延慶地區(qū)大棚栽植的葡萄品種,為果農提供更多的品種選擇機會,作者開展了適宜大棚栽植的葡萄品種篩選研究。通過對夏黑狀元紅與興華一號3個品種在大棚栽培模式下的物候期觀測,以及對果實品質
摘要:目前,延慶地區(qū)大棚栽培條件下的葡萄品種較少,為了篩選適宜延慶地區(qū)大棚栽植的葡萄品種,為果農提供更多的品種選擇機會,作者開展了適宜大棚栽植的葡萄品種篩選研究。通過對‘夏黑’‘狀元紅’與‘興華一號’3個品種在大棚栽培模式下的物候期觀測,以及對果實品質和經濟效益等的測定分析,認為‘夏黑’‘狀元紅’與‘興華一號’均適宜在大棚栽植,果農可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進行品種的選擇。
關鍵詞:大棚;葡萄;品種;篩選
2015年底,我國設施葡萄面積已達18.7余萬hm2[1]。大棚屬于設施的一種[2],建設成本比溫室低,成熟期比露地提前15~20d。大棚能避雨,可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降低管理成本,是一項省工、省時、管理方便、經濟效益高的高效林果產業(yè),可以提升葡萄商品價值,有助于增加果農的經濟收入。
延慶地區(qū)大棚栽培葡萄的品種大部分來自露地栽培的品種,以‘巨峰’‘紅提’‘維多利亞’‘巨玫瑰’‘奧古斯特’為主。隨著市場需求的多樣化,生產上品種結構單一問題已成為制約大棚葡萄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要因素,開展適宜大棚栽培葡萄品種篩選工作已成為當務之急。為此,2011年引進‘夏黑’‘狀元紅’與‘興華一號’葡萄苗木,進行大棚栽培模式下的物候期觀測、果實品質測定及經濟效益分析,F(xiàn)總結如下。
1材料與方法
延慶地區(qū)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平均海拔500m以上,年平均氣溫9.2℃,≥10℃活動積溫3832.5℃,年降水量498.2mm,年日照時數(shù)2713.6h,無霜期206d[3]。大棚南北長84m,東西寬8m,脊高3.6m。骨架為鍍鋅鋼。2011年春季在延慶區(qū)葡萄及葡萄酒產業(yè)促進中心園區(qū)定植3個品種苗木,架式為棚架,棚架高1.9m。
樹形為單干雙臂“T”形,單行栽植,株距為1.5m,每個品種單栽于一個大棚中,每個大棚栽植50株。2018年,觀察各品種的物候期;果實成熟后,各個品種隨機調查5株,每株選取枝條、葉片、果穗各10個,調查相關項目。用天平測定果穗重和果粒重,采用游標卡尺測量果粒的橫徑與縱徑,用TD-45型數(shù)字折光儀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各指標重復測定3次,取平均值。
2結果與分析
2.1物候期
‘夏黑’在大棚栽培模式下從萌芽到成熟的天數(shù)為117d,‘狀元紅’為119d,‘興華一號’為117d。葡萄從萌芽到成熟的天數(shù)小于120d,屬于極早熟品種[4]。
2.2果實性狀
‘夏黑’的單粒重、果穗重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最高,依次為1040g、10g、19.4%,果實具有草莓香味;其次為‘興華一號’,穗重和粒重依次為688g、9.5g,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16.2%)、果實不具有香味;‘狀元紅’表現(xiàn)較差,穗重、粒重依次為357g、8.7g,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高(17.7%)、果實具有玫瑰香味。
2.3產量與經濟效益
‘夏黑’的單位面積產量最高,達到1812kg/666.7m2;其次為‘興華一號’(1014kg/666.7m2);最低為‘狀元紅’(638kg/666.7m2)。根據(jù)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品種具備粒大、無核、有香味的特點的較受歡迎。‘夏黑’與‘狀元紅’品種由于具有香味,口感與品質俱佳,因此采摘價都為50.00元/kg;‘興華一號’果實不具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低,采摘價30.00元/kg。綜合品種的產量與價格表現(xiàn),經濟效益由高到低依次為‘夏黑’‘狀元紅’與‘興華一號’。
3結論與討論
目前,延慶地區(qū)大棚栽培條件下的葡萄品種數(shù)量較少,評價和篩選適宜在大棚條件下栽植的葡萄品種對設施葡萄產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通過對‘夏黑’‘狀元紅’與‘興華一號’物候期觀測與果實性狀和產量的測定,認為‘夏黑’‘狀元紅’與‘興華一號’在大棚栽培模式下都表現(xiàn)出極早熟的特點,適宜大棚促早栽培。
在果實性狀方面,‘夏黑’‘狀元紅’與‘興華一號’的單粒重都在8.5g以上,屬于大粒品種,其中‘夏黑’與‘狀元紅’都具有香味;在產量表現(xiàn)方面,‘夏黑’與‘興華一號’的單位面積產量都高于‘狀元紅’。綜合產量與價格表現(xiàn),經濟效益由高到低依次為‘夏黑’‘狀元紅’和‘興華一號’?傊,‘夏黑’‘狀元紅’與‘興華一號’都適宜大棚促早栽培。果農如對產量有偏好,可選擇‘夏黑’與‘興華一號’;如對品質與香味有偏好,可選擇‘夏黑’與‘狀元紅’。
參考文獻:
[1]劉鳳之.中國葡萄栽培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落葉果樹,2017,49(1):1-4.
[2]曹海俠.冷棚葡萄建棚及其田間管理[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8(7):34.
[3]李峰,高麗,王強,等.6個早熟葡萄品種在北京地區(qū)的促早栽培表現(xiàn)[J].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15(2):58-63.
[4]孔慶山.中國葡萄志[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35.
相關刊物推薦:《落葉果樹》(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69年,是由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山東農業(yè)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辦的刊物。其前身為山東省果樹研究所主辦的《山東果樹》,是我國編輯出版較早的果樹類專業(yè)期刊之一。在欄目設置上,開設了試驗研究、綜合評議、種質資源、引種栽培、生產服務、國外果樹等10余個欄目,并為了適應果樹產業(yè)化的發(fā)展,近年來又增設了保護地栽培和觀賞園藝等欄目。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nylw/19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