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和觀察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呼吸在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搶救中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收治的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電腦排序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以對照組為基
【摘要】目的 研究和觀察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呼吸在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搶救中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收治的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電腦排序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以對照組為基礎,加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護理。對兩組患者的體征、血氣指標和肺功能狀況進行觀察和比較。結果 (1)觀察組患者的血氣指相較于對照組而言,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觀察組患者的心率與呼吸頻率相較于對照組更為正常,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觀察組患者的肺功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搶救中運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呼吸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較為理想。
【關鍵詞】重癥肺炎;呼吸衰竭;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呼吸;護理
肺炎中病情較為危急,病癥較重的被歸為重癥肺炎。重癥肺炎的臨床病情發(fā)展較為迅速,由于呼吸系統(tǒng)發(fā)生病變,導致氣體交換受阻,患者長期出在血氧飽和度較低的情況下,病情極易進一步發(fā)展成為呼吸衰竭,是一種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且致死率極高的疾病,根據(jù)以往的文獻資料顯示,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的患者病死率高達30%~50%。
患者護理方向論文:整建制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危重癥患者的護理管理
當患者發(fā)生呼吸衰竭的情況時,臨床一般在搶救過程中會予以無創(chuàng)呼吸機對患者進行輔助呼吸,相比于其他呼吸機來說,無創(chuàng)呼吸機操作相對來說較為簡單,可以快速給予患者呼吸支持,并且對患者損傷較小,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幾率較低,對搶救中的呼吸衰竭患者有較強的輔助呼吸效果。本次研究納入70例患者,研討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搶救中運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呼吸的護理干預,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收治的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電腦排序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其中,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23~76歲,平均年齡(60.32±4.21)歲;觀察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24~77歲,平均年齡(60.43±4.12)歲。本次選取的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重癥肺炎的診斷標準,且在治療時,存在呼吸衰竭的現(xiàn)象;患者無其他嚴重的器質性疾病;患者以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呼吸,同期模式采用 S/T,呼吸頻率設置為14~18次/min;吸氣壓力初始設定為6~8cmH2O,治療過程中可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逐步調整至14~18cmH2O;呼氣壓力初始設定為0~2cmH2O,治療過程中逐步調整至4~6cmH2O;氧飽和度保證在90%以上,每次持續(xù)2~3h,3~4次/d。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預防感染、祛痰、吸氧、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心理護理: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情緒影響患者的臨床療效,護理人員應重視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耐心傾聽患者的需求并盡量滿足;通過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屬重癥肺炎的發(fā)病機制、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的重要性、注意事項等;通過成功的治愈案例樹立患者的自信心,從而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
(2)呼吸機管理:在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前,應檢查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保證呼吸機、呼吸回路的清潔,電源、設備功能良好;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面罩進行通氣,減輕患者治療時的不適感;對于面罩易摩擦的部位,可給予適當凡士林保護皮膚;無創(chuàng)呼吸機采用雙相氣道正壓模式,根據(jù)治療情況,適當調整參數(shù),以患者舒適為標準;根據(jù)患者的耐受性決定具體的通氣時間。
(3)呼吸道及排痰護理:引導患者選擇合適的體位,頭、頸、肩應維持在同一水平線,頭部略微后仰;告知患者鼻吸、口吸的正確方法,引導其主動咳嗽,必要時給予霧化吸入;叮囑患者多喝水,重視口腔護理;若患者有鼻塞,可適當給予0.1%呋麻滴鼻液。
(4)環(huán)境及營養(yǎng)支持:為患者營造良好的康復環(huán)境,保證病房溫、濕度適宜,定期消毒病房、更換床單等物品;對于營養(yǎng)不良的患者,應合理安排飲食,重視胃腸道營養(yǎng),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以高纖維、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干預后的血氣狀況,以PaCO2、PaO2為主。且對兩組患者干預后的呼吸頻率和心率進行記錄。統(tǒng)計其在干預后的FEV1/FVC,F(xiàn)EV1/預計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得數(shù)據(jù)均采用 SPSS予以整理,計量資料采用(60a1c8d81606e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血氣指相較于對照組而言,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心率與呼吸頻率相較于對照組更為正常,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肺功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需進行搶救治療,而搶救期間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可以改善患者的肺通氣功能,吸氣壓可減少呼吸肌做功,降低氧耗、有輔助吸氣作用,增加肺泡有效通氣量;呼氣末給予呼氣正壓水平,防止氣道陷閉,復原萎陷肺泡,使功能殘氣量增加,改善通氣血流比值,增加氧合,從而提高氧分壓,從而改善肺順應性、氧合功能,并進一步糾正低氧血癥、疲勞等情況,防止疾病展,從而降低患者病死率。但是,無創(chuàng)呼吸機應用期間也會導致人機對抗、面罩漏氣、吸入性肺炎等并發(fā)癥問題,危及患者搶救效果。
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無創(chuàng)呼吸機呼吸治療期間進行有效護理干預,給予患者呼吸機管理,有效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維持患者氣道通暢狀態(tài);給予患者呼吸道、排痰護理,通過輔助患者合適體位以及呼吸指導、霧化吸入,維持了患者呼吸道通暢狀態(tài);環(huán)境、營養(yǎng)支持護理的落實,在確;颊哂行菹h(huán)境的同時保證了患者的合理營養(yǎng)支持,在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的基礎上促進患者預后恢復。創(chuàng)建和諧護患關系,給予患者心理護理,穩(wěn)定了患者的身心狀況,提高了患者治療接受度、配合度,通過給予患者無創(chuàng)呼吸機應用期間的護理干預工作,降低了患者的不良應激反應,提高了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有研究指出,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呼吸期間配合綜合護理,利于患者心率、呼吸頻率、血氣改善,促進了患者預后恢復、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血氣指相較于對照組而言,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心率與呼吸頻率相較于對照組更為正常,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肺功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在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呼吸過程中,患者的不良情緒會影響疾病的治療過程,通過護理干預,能建立良好的護患溝通渠道,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保證輔助呼吸的效果。呼吸機管理有利于完善上機前準備,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為治療的開展奠定基礎。
同時,無創(chuàng)呼吸機使用過程中,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合理設置面罩、設備參數(shù)、通氣時間等,保證了輔助呼吸的安全性。此外,對患者的呼吸道護理,有利于稀釋痰液,促進痰液的排除,保證了呼吸道的暢通,使氣道開放,阻礙氣流通過,提高了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呼吸期間優(yōu)化護理干預可以提高臨床預后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婷,王冬梅,孫嬌嬌,彭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癥患者的護理要點[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20,30(10):1503-1506.
[2]覃菁華.護理干預對老年重癥肺炎合并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預后的影響[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9,10(08):75-77.
[3]胡婷婷,蔡艷霞,王雅莉,李月琴,黃樹偉.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在NCPAP輔助治療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兒中的應用效果[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5(02):215-217.
作者:孫娜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yxlw/26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