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復式班教學是一個復雜多變的教學形式,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精心備課,靈活而又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學方法,復式班教學才能收獲滿意的效果! 小學教學設計 》創(chuàng)刊于2000年,由山西教育報刊社主辦。本刊自創(chuàng)辦以來,得到了廣大教研員的大力支持。為了進一步加強
復式班教學是一個復雜多變的教學形式,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精心備課,靈活而又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學方法,復式班教學才能收獲滿意的效果!小學教學設計》創(chuàng)刊于2000年,由山西教育報刊社主辦。本刊自創(chuàng)辦以來,得到了廣大教研員的大力支持。為了進一步加強與廣大教研員的聯(lián)系,及時反映或推廣他們的教研心得和教研成果,充分發(fā)揮他們引領課改、參與課改、評價課改、建言課改的核心作。
一、以作文課為突破口,整合教材,化復為單
復式班學生差異大,教師工作辛苦,要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必須付出雙倍甚至數倍的努力。新課改倡導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給復式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只有從自身實際出發(fā),整合教材,化復為單,才能推進復式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1.互通識字(在一、二、三年級復式班中)。例如上低年級識字課,可以與高年級互通識字,即通過讓高年級領讀或范讀,老師點撥,以達到低年級識字、高年級鞏固識字。但教學時應區(qū)別對待,如教學“日”、“月”、“水”、“火”,一年級只要他們了解到“日”、“月”、“水”、“火”是自然界某種事物的名稱;二年級則要他們了解到“日”、“月”、“水”、“火”在自然界的作用性等;而三年級就要引導他們當看到“日”、“月”、“水”、“火” 要把它聯(lián)系到日常生活上來,如日常生活中哪些都離不開“日”、“月”、“水”、“火”。
2.互通造句(作文)(在一、二、三年級復式班中)。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時時困擾著學生和老師。學生一聽作文就擰眉頭,就害怕,低年級段(一、二年級)的小學生更是不知從何入手,筆桿在手千斤重。在指導時,對一年級的要求就是讓他們聽聽三年級怎么說自己想說的話、怎么寫想象中的事物、怎么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對二年級的要求則是讓他們品味三年級在寫話中如何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如何“正確、完整、通順、具體”地寫一句話、一段話(一個句群)。那么,從何入手寫一個人?首先,引導學生把人找出來:爸爸、媽媽、老師、同學等等。其次,引導學生把學過寫人的詞語找出來:白發(fā)蒼蒼、明亮的眼睛、又扁又平的鼻子、厚嘴唇、薄嘴唇、蘋果臉、粗壯的大手、衣著整潔等等。 然后,引導學生在寫的時候要思考:我為什么要寫(目的),寫什么(題目、內容),怎么寫(順序及表達方法),為誰寫(讀者)。最后,讓學生自由寫,不要限制孩子必須寫幾句話,能寫幾句寫幾句,另外,當孩子實在不會寫的情況下,還要允許模仿。
這樣,只要重點指導好三年級作文課,一、二年級的作文也就自然跟隨達到了目的,完成了語文教學任務。
二、幫扶互動,以高帶低
1.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覺性。“主動學習”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時表現出的自覺性、積極性、獨立性特征的總和,是從事創(chuàng)造性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能動狀態(tài)。復式班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是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重要保證。
2.優(yōu)化復式教學多邊關系。教師除了在課堂上運用好復式教學中的“動”與“靜”、教與學和以平等、熱情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外,還應處理好師與生、師與小助手、生與生的關系,挖掘復式教學過程中的潛在優(yōu)勢,引導各年級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積極學習之中。
3.培養(yǎng)得力助手,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復式教學班要著重培養(yǎng)一批學習好、責任心強、樂于幫助別人的得力小助手,來幫助老師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如課上的工作——組織同學完成自動作業(yè)、維持課堂紀律等,課前的工作——檢查出勤情況、檢查同學對上課用具的準備情況等,課后的工作——把教具送回辦公室、收齊作業(yè)本并送到辦公室等,都可以交給他們去完成,讓老師把更多精力放在授課上。
4.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們都動起來,在實踐活動中增強靈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赏ㄟ^小助手,大幫小、好幫“差”,互相督促,激勵其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全體學生都能自覺地去完成學習任務。
三、化互相干擾為互相帶動
首先,教師做到精講。教師講課要言簡意明,要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解決關鍵,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靈活而又有創(chuàng)造性實施課堂教學。
其次,合理“動、靜”搭配。“動”就是教師直接教學,使學生學習新知識、進行積極的認知活動。“動”時教師啟發(fā)得當,指點得宜,穿針引線,畫龍點睛;學生思考得法,領悟得體。“靜”是要學生獨立探索、自主學習,也是一種認知活動。“靜”時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充分利用學生的自學能力去學習,去探索新知識。一堂成功的復式課,“動”、“靜”要合理搭配,要有靈活性,交替進行,“動”、“靜”交替不能太少,也不能太頻繁,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靈活安排。
第三,培養(yǎng)學生防干擾的能力,化互相干擾為互相帶動。復試班教學,還要培養(yǎng)學生防干擾的能力,養(yǎng)成能在相互干擾的環(huán)境中潛心學習的習慣。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jylw/10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