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興趣可以讓學生學習效率事半功倍,本篇數(shù)學教學論文探討如何創(chuàng)建和諧快樂數(shù)學課堂,改變呆板的練習形式、乏味的練習內容,激發(fā)學生興趣,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可以發(fā)表數(shù)學教學論文的期刊有《 中學數(shù)學研究 》(月刊)創(chuàng)刊于1955年,是由江西師范大學主管、江
興趣可以讓學生學習效率事半功倍,本篇數(shù)學教學論文探討如何創(chuàng)建和諧快樂數(shù)學課堂,改變呆板的練習形式、乏味的練習內容,激發(fā)學生興趣,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可以發(fā)表數(shù)學教學論文的期刊有《中學數(shù)學研究》(月刊)創(chuàng)刊于1955年,是由江西師范大學主管、江西師大數(shù)學與信息科學學院主辦的一本學術性與普及性相結合的全國性刊物!吨袑W數(shù)學研究》辦刊宗旨:密切聯(lián)系中學教學實際,結合國家頒布的中學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根據(jù)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育學、心理學原則辦刊,以提高中學數(shù)學質量。內容涉及:有關中學數(shù)學的教與學、教材與教參、考試與試題、理論與實踐、問題與解答、數(shù)學教育與數(shù)學文化、數(shù)學史、中學數(shù)學的思想方法與高等數(shù)學背景、初等數(shù)學、競賽數(shù)學、趣味數(shù)學等研究與應用方面的文章和有關資料。讀者對象:全國廣大中學數(shù)學教師、中學生以及關心中學數(shù)學教育的數(shù)學工作者、數(shù)學愛好者等。
如果我們傳授的知識,能使學生產生興趣,那么,學生就會主動地、興趣盎然地去領會。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學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此,我在數(shù)學教學嘗試采用快樂教學法。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即使你覺得平時再“笨”的學生,只要一到玩游戲,或聽好聽的故事時,他也會玩得十分高興。這說明每個人的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樂的因子,只不過有些人比較顯性,有些人比較隱性而已。教學中教師如能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激活學生的快樂因子,對培養(yǎng)學生健康活潑的個性,創(chuàng)建和諧快樂的課堂氣氛很有好處。下面本人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開講生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的開頭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它卻往往影響一堂課的成敗。因此,教師必須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的開頭導語,用別出心裁的導語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如“三角形內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學生拿出自己預先準備的三個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銳角和鈍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個三角形中三個角的度數(shù),然后分別請幾個學生報出不同三角形的兩個角的度數(shù),我當即說出第三個角的度數(shù)。一開始,有幾位同學還不服氣,認為可能是巧合,又舉例說了幾個,都被我一一猜對了,這時學生都感到驚奇,教師的答案怎么和他們量出的答案會一致的。“探個究竟”的興趣因此油然而生。
二、授中激趣
開講生趣僅作為導入新課的“引子”,那成功之路,至多只行了一半。還需要在講授新課中適時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恰到好處地誘導,充分挖掘知識的內在魅力,以好奇心為先導,引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比如上例新授部分,在板書課題后,接著又讓全班學生動手做一個實驗:分別把各自手里的三個三角形(銳角、鈍角、直角三角形)的三個角剪下,再分別把每個三角形的三個角拼在一起,并言之有趣地激勵學生:看誰最先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看誰能爭取到向大家作“實驗成功的報告”。這時,學生心中激起了層層思考的漣漪,課堂氣氛既緊張又活躍,發(fā)言爭先恐后。還有的學生通過把正方形的紙沿對角線對折,變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因為正方形有4個直角,是360 °,所以每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好方法。顯然,此時不但學生對三角形內角和是180°的性質有了感性的基礎,而且教師對這一性質的講解也已到了“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最佳時刻。
三、設疑引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中啟動思維的起點。在數(shù)學教學中,作為教師要善于提出具有引發(fā)學生思考的問題,使學生見疑生趣,產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 比如“三角形內角和”在新授結束后
師:(出示一個大三角形)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
師:(出示一個很小的三角形 )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
師: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兩份。它的(指均分后的一個小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生有的答90 °,有的180 °。)
師:哪個對?為什么?
生:180°,因為它還是一個三角形。
師:每個小三角形的度數(shù)是180°,那么這樣的兩個小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
這時學生的答案又出現(xiàn)了180°和360°兩種。
師:究竟誰對呢?
學生個個臉上露出疑問,經過一翻激烈的討論探究后,學生開始舉手回答。
生1:180 °,因為兩個三角形拼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個三角形了,每個三角形的內角和總是180 °。
生2 :我發(fā)現(xiàn)兩個小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拼接在一起的兩條邊上的兩個角沒有了,就比原來兩個三角形少180 °,所以大三角形內角和還是180°,不是360°。
師:表揚:你真聰明。
這里教師通過提出兩個具有思考性的問題,層層設疑,使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波瀾起伏,時刻處在緊張而又興奮的學習狀態(tài)中。
四、練中有趣
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徑,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境。但也往往被呆板的練習形式、乏味的練習內容,把在學習新知識中激發(fā)出來的學習興趣,而無情淹沒,使學生愉快的心情、振奮的精神受到嚴重的扼殺和抑制。因此課堂練習要設計得精彩有趣,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所學內容,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
(一)練習形式要注意層次性。設計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練習題,從模仿性的基礎練習到提示的變式練習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練習,降低習題的坡度,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比如“三角形內角和”中在運用規(guī)律解題時, 先已知兩角求第三角;再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銳角求另一角,感知直角三角形的兩銳角之和是90°;最后已知三角形的一角,且另兩角相等,求另兩角的度數(shù),或已知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shù)均相等,求三角形的三個角的度數(shù)。以上設計,通過有層次的練習,不斷掀起學生認知活動的高潮,學生學起來饒有興趣,沒有枯燥乏味之感。
(二)練習形式要注意科學性和趣味性。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教學時可適當選編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有點情節(jié)又貼進學生生活經驗以及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廣泛的題目,通過少量的趣題和多種形式的題目,使學生變知之為樂知。比如,本課在完成基本題后,讓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畫出一個三角形,要求其中兩個內角都是直角。在學生畫來畫去都無從下手時,個個手抓腦袋,冥思苦想。這時教師說出“畫不出來”的理由,學生們恍然大悟。
快樂教學是當代教育界正在深入探討的課題。隨著我國教育體制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今天,“快樂教學”必將代替?zhèn)鹘y(tǒng)的那種枯燥、單板的教學模式,苦學樂學會學,這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wǎng):http:///jylw/11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