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初中地理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幫助學生全面認知世界,初中地理學科傳遞知識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圖像、地圖,而以圖導學教學方法對于提升學生的地理空間感和地理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的提升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
摘 要:初中地理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幫助學生全面認知世界,初中地理學科傳遞知識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圖像、地圖,而“以圖導學”教學方法對于提升學生的地理空間感和地理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的提升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地理學科中較抽象化的知識具體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要充分運用“以圖導學”教學策略。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以圖導學”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地理 以圖導學 教學方法
初中地理是學生地理學習生涯的起步階段,而在地理課堂中出現(xiàn)最多的地圖也是聯(lián)系實際生活和地理知識的重要工具,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能夠直觀形象的呈現(xiàn)出世界各地的地形結構和地理位置,是地理知識的重要“骨架”,對于學生的理解起著文字無可替代的作用,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和地理空間感。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應該對“以圖導學”教學方法引起高度重視,對“以圖導學”教學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策略研究迫不可待。
1 “以圖導學”融入初中地理教學的意義
首先,“以圖導學”教學方法融入初中地理教學中,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進而對地理知識主動探討學習。地理教師通過利用圖像形象直觀的展現(xiàn)出各種地理特征,讓學生能夠更輕松地理解較抽象的地理知識,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
其次,“以圖導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了學生的地理空間感和地理思維能力。地理學科是具有較高的空間感和抽象化的學科,學生通過對地理圖像信息進行分析,將地理知識和圖像相結合,加強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對提升學生的地理綜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最后,“以圖導學”的運用對拓寬學生的視野具有很大的作用。初中階段的學生對生活沒有什么經(jīng)驗,大多數(shù)學生并不了解地理知識,教師通過圖像讓學生了解我國廣闊的疆域,了解世界各地的地質地貌、風土人情等,帶領學生走入地理的廣闊世界,讓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充滿激情和新奇,使學生主動對地理知識進行探究和學習,從而使地理教師的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策略
2.1 利用“以圖導學”創(chuàng)設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程理念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地位。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利用學生好奇心較強、喜歡新鮮事物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對初中地理的學習興趣,同時利用“以圖導學”教學方法把地理知識變得更加形象直觀,把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化,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地理教學中。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球的運動》一節(jié)時,教師進行單純的知識點講解地球是怎么自轉,怎么公轉,學生是很難理解的,抽象化的知識使學生學習逐漸變得枯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做出相應的動畫和模型,利用動態(tài)模型的方式使學生輕松的理解公轉和自轉,同時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浩瀚宇宙、各大行星圍繞太陽的公轉,激發(fā)學生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心,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創(chuàng)設了一個歡快活潑的教學氛圍。
因此,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教師需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對教學情境進行創(chuàng)新,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以圖導學”教學中,最終使教師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利用填圖游戲,提升學生的對地理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填圖游戲是“以圖導學”教學方法中的重要手段,讓學生通過在圖中填入已學知識,對地理知識進行記憶加深,通過知識與圖像相結合,使學生能夠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并提升地理知識運用能力,教師也能夠通過學生的填圖效果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對教學計劃進行改進,并在填圖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空間感。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多民族的大家庭》的時候,如果只是讓學生對我國民族的分布情況進行死記硬背,不僅效果不明顯,還會讓學生逐漸產(chǎn)生厭倦感,教師就可以利用填圖游戲加深學生對民族分布情況的記憶,在我國的地圖上進行標記,把我國的省份結合民族分布記憶,哪一個省份有什么民族,在地圖上進行標記,并舉行填圖比賽游戲等,逐漸在學生的腦海中呈現(xiàn)出中國地圖和民族分布,使學生靈活地掌握了地理知識,教師再通過學生的填圖效果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計劃進行改進,改變了傳統(tǒng)“死記硬背”的模式,加強了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深度理解和掌握。
填圖游戲巧妙的利用了學生好玩的心理特點,在游戲中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充分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更容易地接受知識,從而使學生在完成填圖游戲中提高了學習效果。
2.3 利用讀圖析圖,提高學生地理綜合能力
在地理教學中,讀圖析圖是學生的必備技能,使學生能夠結合地圖和相關的地理知識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知識運用能力,打破傳統(tǒng)的文字教學,提升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地理思維,為學生的地理學習生涯打下扎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下冊《中國的地理差異》一章時,教師運用分層設色地圖幫助學生分析我國地勢特征: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地理位置、地勢特征以及我國主要山脈的走向,然后根據(jù)想過的地勢等分析我國的河流走向、南方地區(qū)和北方地區(qū)的氣候差異。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通過分層設色圖,逐漸分析出我國的南北方地區(qū)的動植物生長差異等,充分地提升了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地理知識運用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地理綜合能力,充分體現(xiàn)“以圖導學”教學方法的價值。
綜上所述,“以圖導學”教學方法是初中地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教學方法,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地理教學中和提升學生的地理綜合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以圖導學”教學方法,使其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冬瑋.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347.
[2] 劉銳.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方法解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7):125.
推薦閱讀:安徽省初中語文論文發(fā)表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wǎng):http:///jylw/19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