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文章首先具體闡述了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內涵組成,隨后基于對核心素養(yǎng)的深層次理解聯系高中生物教學實踐,探析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具體舉措。力求從概念認知、情境體驗培養(yǎng)學生生命觀念素養(yǎng),從問題思考、概念理解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素養(yǎng),從
摘要:文章首先具體闡述了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內涵組成,隨后基于對核心素養(yǎng)的深層次理解聯系高中生物教學實踐,探析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具體舉措。力求從概念認知、情境體驗培養(yǎng)學生生命觀念素養(yǎng),從問題思考、概念理解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素養(yǎng),從實驗參與、合作討論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素養(yǎng),從聯系現實、學以致用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對策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在2016年被正式頒布提出,核心素養(yǎng)也隨之成為了課程改革的一大新指向標。它的出現對學科教師開展課程教學提出了嶄新的要求,也促使學科教育工作者產生了新的思考,即如何以其為指導落實教育教學工作。文章以生物學科為例,深入探析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在生物課堂的具體表現內涵,并從該角度出發(fā)探析生物課堂具體教學對策,以供參考。
生物老師評職知識:高中生物可以研究哪些課題
一、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內涵組成
生學科是一門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它具有一般自然科學所共有的屬性,如邏輯性、客觀性等,同樣它也具有自身的特點。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具體到生物學科上被賦予了更具體的內容,表現為四個維度,主要包括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1]。
其中,生命觀念是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同樣,生命觀念與理性思維、科學探究又密不可分?茖W探究與理性思維直接又具有雙向聯系性,二者互相倚重。社會責任意識則是在生命觀念以及科學探究、理性思維等素養(yǎng)發(fā)展過程中的具體行程?偟膩碚f,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四個維度相互補充、相互聯系,共同指引著高中生物教師的生物教學活動開展。
二、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對策
(一)概念認知、情境體驗培養(yǎng)學生生命觀念素養(yǎng)
1.強化生物概念認識,初步形成生命認識
生命是在宇宙發(fā)展變化過程中自然出現的存在一定的自我生長、繁衍、進化、互動的一系列現象?v觀生物教材的多個教學內容,生命與生物無法分割。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正確的形成生命觀念[2],高中生物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時就要從概念入手,要引導學生們進行生物概念的具體學習,從每一個生物知識中去理解生物背后所蘊含的生命觀念。這樣學生所形成的生命認識是具體的、是具有針對性的,理解起來也更迅速、更有效。
如在學習“生物的進化”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理解生物進化的概念,讓學生認識到“優(yōu)勝劣汰”的社會適應觀,讓學生明白生物進化的規(guī)律即為水——陸、簡單——復雜、低——高,這樣能夠讓學生初步形成聲明認識。
2.引導學生情境體驗,深化生命觀念理解
為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可貴,形成認識生命、珍愛生命、保護生命、敬畏生命的態(tài)度。高中生物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時就可以適當的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落實生物教學,目的是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們投身于情境體驗中,讓學生們在直接體驗、直接感受的基礎上與生命近距離接軌,從而深化學生生命觀念的理解,促使學生形成生命意識。
如在學習“神經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的關系——科學·技術·社會”時,教師就可以播放視頻,創(chuàng)設動畫情景。讓學生們通過直接觀看了解毒品所帶來的危害,讓學生們深度思考,毒品對人的意志力、精神力、身體的破壞,從而在學生的內心深處烙下印記,讓學生學會拒絕毒品,學會保護生命。
(二)問題思考、概念理解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素養(yǎng)
1.鼓勵學生問題思考,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
問題是學生思考的第一推動力。高中生物教師要想在生物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在開展生物教學活動時 就要盡可能的針對生物教學內容提出問題,以問題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讓學生們深層次的討論、思考與學習,從而在思考與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實現比較與分類、分析與綜合、批判與邏輯等多向思維的培養(yǎng)[3]。
如在學習“減數分裂”時,教師可以針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重點難點,精心設計可思考問題,在循序漸進提出問題的基礎上驅動學生們探究:
問題1:減數分裂中染色體和DNA的變化規(guī)律和有絲分裂有何異同?
問題2:思考什么是同源染色體?怎樣理解?
問題3:思考如何識別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的圖像,二者的區(qū)別是什么?
思考上述問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們理解知識、發(fā)散思維、理性形成的過程。
2.引導進行概念理解,實現知識理性梳理為600f6d6712f3c_html_818fa94e84965286.png 了發(fā)展學生的理性思維,讓學生能夠從理性的角度進行知識的具體梳理。高中生物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時可以適當的融入思維導圖這一模式,從思維導圖的形式入手讓學生們具體分析生物知識結構。這樣能夠讓學生從理性的角度系統(tǒng)地看待生物知識,也有助于學生理性思維的形成。如在學習“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時,教師就可以展示如下思維導圖:
(三)實驗參與、合作討論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素養(yǎng)
1.引導學生實驗參與,實踐發(fā)展科學探究
實驗室學生參與生物學習的重要方式,對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培養(yǎng)也有著重要作用。高中生物教師要想以實驗為載體,引導學生科學探究,讓學生進行觀察、提問、假設、方案設計等。就必須改變原有生物課堂的單一實驗模式,要注意尊重學生在實驗課堂的主人公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實驗,給學生一定的實驗空間,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實驗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以實驗為載體實現學生科學探究素養(yǎng)培養(yǎng)
[4]。
如在進行“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這一實驗活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減去濾紙下端的兩個角?”,讓學生們思考不減和減去會導致的不同的情況。學生為求解,會紛紛投入到對比實驗中。“實踐出真知”,進而明白了“層析液沿濾紙兩邊擴散較快”的這一道理,實現實驗科學探究。
2.帶動學生合作討論,集思廣益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是實驗課堂的重要形式,一方面小組合作能夠讓學生們小組之間雙向配合,在配合的過程中之間達成合作關系,共同探究,能夠增加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并且能夠優(yōu)化學生的生物實驗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小組合作能夠實現“雙向帶動”,學生之間能夠共同提升,對提高學生的生物實驗也具有積極作用。
(四)聯系現實、學以致用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素養(yǎng)
1.聯系現實社會,引導學生形成正確責任
社會責任感是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高中生物教師必須認識到生學科背后的德育色彩,要立足生物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生物教師可以將社會議題引入到生物課堂教學中,滲透健康生活、環(huán)境保護等多個內容,也可以聯系社會熱點做教學補充,讓學生通過討論社會熱點的方式形成正確的學習責任。
如教室就可以利用“疫情”這一本“活無字書”,讓學生們去感受疫情背后的生命堅韌與生命的不拔。讓學生們去感受保護環(huán)境、天人合一的重要性,從而促使學生聯系自己的疫情中的經驗與感受,去思考自己未來所言所行。這樣既能夠讓生物課堂變得充實,又能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責任。
2.引導學以致用,強化生物學科實用色彩
生物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僅學生物,更要用生物。生物本身與生活中的點滴緊密相關,教師應當讓學生看到生活中的生物應用,并且自覺的運用生物知識去解決和詮釋生活問題。這樣能夠突出生物的實用性色彩,同時學生也能夠形成正確的責任意識,實現學以致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當下高中生物教師開展生物教學的重要工作之一。高中生物教師必須具體理解核心素養(yǎng)內涵,更要在教學實踐中以它為導向落實教學活動。這樣才能夠以生物課堂為載體,實現教學優(yōu)化,在達到生物教學目的的同時實現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喻梅.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培養(yǎng)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24):99-100.
[2]楊麗萍.試析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20(05):62-63.
[3]魏來.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探究及培養(yǎng)對策[J].名師在線,2019(11):39-40.
[4]黃長風.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培養(yǎng)策略[J].學苑教育,2019(18):92-93.
作者:王瑋圓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jylw/2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