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葉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語言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 課堂訓練學生朗讀是培養(yǎng)語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課堂教學中,學生對文字所含的情感有時不能準確用語音進行呈現(xiàn),這些因學生能力、經歷不能及的位置,往往就是學生語感能力需要提升的。 根據(jù)洪鎮(zhèn)濤先生感
葉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語言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 ”課堂訓練學生朗讀是培養(yǎng)語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課堂教學中,學生對文字所含的情感有時不能準確用語音進行呈現(xiàn),這些因學生能力、經歷不能及的位置,往往就是學生語感能力需要提升的。 根據(jù)洪鎮(zhèn)濤先生“感知——感悟——積累——運用”的學習語言途徑,教師在感知、感悟階段,科學選擇文本內容,合理設置朗讀范圍,把握時機范讀引導,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之效。
一、教師范讀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作用
1.教師范讀可以提升學生情感體悟
洪鎮(zhèn)濤先生在一次執(zhí)教《最后一次講演》的公開課時,很好地闡釋了教師的范讀對于提升學生的感悟的重要作用。 課堂中,教師對“反動派暗殺李先生的消息傳出以后……”的文段進行朗讀指導。 起初,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朗讀了,在班上學生露出滿意的表情,在場的聽課老師也覺得讀得不錯。 但是,學生沒有面對黑暗時期的經歷,并不能完全體會語言中所帶的作者的情感,朗讀時沒有完全把這種情感讀出來。
教育論文范例:新高考背景下提高政治學業(yè)水平教學實效性策略研究
為了提升學生對這段文本的感受,更好地培養(yǎng)語感,洪老師先肯定“讀得很好”,再啟發(fā)“像李公仆這樣的愛國民主人士竟然遭到國民黨反動派卑劣、無恥的暗殺,他怎么能不氣憤,不仇恨反動派”,接著洪老師用聲情并茂的范讀呈現(xiàn)文本該有的感情:“反動派暗殺李先生的消息傳出以后……不知他們是怎樣想法,他們的心理是什么狀態(tài),他們的心是怎樣長——(同時猛捶桌子)的! ”
教師的范讀,尤其是那一捶,將嫉惡如仇、大義凜然的聞一多先生的高大形象,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 全場震撼。 然后洪老師啟發(fā)“要知道,臺下有特務,混在聽眾里面,他在面對面痛斥敵人……”學生再進行朗讀,一個個仿佛是“聞一多先生”,學生用自己的朗讀很好呈現(xiàn)出文本的思想感情。 讓原本朗讀得不錯的學生,在語感感知上進了一大步。
2.教師范讀可以深化學生語言感知
相比錄音、視頻等范讀形式,教師范讀更及時靈活,更利于引導啟發(fā)。 課堂教學中,某一句、某一段,學生理解不透、語音不準、語調不合,教師隨口就來的范讀,不僅及時,還具有極強的針對性,是沉淀學生語感不可獲取的重要方式。
即便是一首古詩、一篇完整的文章,根據(jù)漢字難易調整的課文初識字范讀,教師聲情并茂,學生既可聞其聲,又可視其人、悟其情,直接領略語調、表情、神態(tài),進而感悟文本,為朗讀練習、語感的沉淀打下基礎。 在執(zhí)教《美麗的槐鄉(xiāng)》一文中,作者筆下的槐鄉(xiāng)十分美麗,但學生很難很好地通過朗讀呈現(xiàn)文本的意境。
教學中,抓住“五月的槐鄉(xiāng),連風兒打的漩渦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xiāng)都浸在香海中”這句進行理解和范讀,就能及時引導學生走進文本。 首先,抓住“香氣撲鼻”和“香海”聯(lián)系學生實際展開想象,感知槐鄉(xiāng)美好再及時范讀。 舒緩的語氣中,有學生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上一口氣,口里感嘆“真香啊”“真美麗的槐鄉(xiāng)”。 緊接著進行學生齊讀,他們很自然地能模仿,陶醉地用聲音表達自己在文本中感受的意境。
二、教師范讀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幾點原則
教師范讀在課堂實際朗讀訓練、培養(yǎng)語感方面需要遵循目的性、適時性、服務性三個原則。
1.目的性原則
教師范讀要以培養(yǎng)學生語感為最終目的。 是認識字,是理解內容,還是體會感情? 是讓學生模仿,還是讓學生感悟? 教師的范讀都要有著明確的目的。 帶著設計、帶著目的范讀,不管是開篇范讀、關鍵引讀,還是整體共讀,教師的朗讀示范才更有針對性,更加高效。 例如《煮書》一文的教學中,學生對“煮書”感知有余,而感悟不深的情況,通過示范朗讀“那些課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來,放聲讀上幾遍,仔細品味一番”,特意加重并延長語氣,突出“每天”“放聲”“品味”等詞語,慢慢感悟“煮”的感覺,再進行學生朗讀。 同時選擇文中相關語句進行訓練,在“以讀代講”中“煮”出對文本的感悟,“煮”出對語言的感知。
2.服務性原則
教師范讀,主要作用在于“示”和“范”,不在于“展”和“演”。 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牢牢把握范讀是為學生語感發(fā)展服務的這一原則。 不同教師興趣特長不同,不應用學生語感發(fā)展的重要時機進行個人展示。 教師范讀需要根據(jù)學生語感現(xiàn)狀和文本特點適時示范,為學生的語感發(fā)展服務,不能擅長朗讀或喜歡朗讀就多范讀,不擅長就不朗讀,或者播放錄音代替。 與此同時,教師要始終本著服務的原則,范讀前后讓學生充分練習朗讀。
3.適時性原則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實際和文本特點把握時機適時范讀。 教師及時的范讀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 在訓練學生朗讀時,教師要根據(jù)課堂需要、課堂生存,找好切入口進行朗讀示范。 通過速度音量、會意指向的靈活調整,引導學生更好地體會語言,培養(yǎng)語感。
《泉水》一文中,“……多高的山啊! 可它壓不住這一股泉水。 泉水在巖石下拼命地沖啊,沖啊,努力尋找出路,終于從石縫里沖了出來……”,學生朗讀“拼命地沖啊,沖啊”語氣平淡。 教師可先模仿學生朗讀,軟綿綿地“拼命地沖啊,沖啊”。 簡短的“負面范讀”后,在學生不好意思的笑聲后稍作停頓,再用“正面范讀”,加上手勢進行示意,學生情緒頓時高漲,誦讀得鏗鏘有力,氣勢十足。 教師及時的范讀讓學生對文本理解得更深,悟得更透,讀得更好。
三、教師范讀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基本準備
教師要在課堂中進行精彩、精準、高效的范讀,需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不僅需要準確解讀,練習朗讀,還要設計朗讀時機和學生語感培養(yǎng)朗讀階梯。
1.解讀文本,養(yǎng)語感培養(yǎng)之神
文本不僅是學生的文本,也是教師的文本。 沒有教師對文本的準確把握,沒有教師對思想感情深層次感悟,就很難做到朗讀的精彩,對學生的示范作用就會大打折扣。 教師有了對文字的感受,充分感受文本的內容和情感,才會有朗讀的更精準,指導學生朗讀才會游刃有余。 有了對《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深入理解才會在“好哇! 為中華之崛起! 有志者當效周生! ”的范讀中激動不已。 有了對“知音”的深度了解,才會在《伯牙斷琴》的“伯牙悲痛萬分,他扯斷琴弦,把琴摔在地上,說:‘知音已去,我彈琴還有什么意思呢? ’”的范讀中感人至深。 才能通過教師朗讀中的情緒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提升學生朗讀。
2.練習朗讀,扎語感培養(yǎng)之根
精彩的范讀,需要教師在課堂中真實發(fā)聲、傳神。 對文本的深入理解,為教師范讀的精彩提供了基礎。 還需要教師開口練習。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純熟的教師朗讀,根據(jù)課堂變化,需要張口就來。 課前的朗讀,是不易檢查到的備課環(huán)節(jié),是課堂精彩范讀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如果把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作為一棵大樹,那教師的朗讀水平可以看成是根系之一。 例如,《伯牙斷琴》一文中“好一座巍峨的高山哪”,怎樣范讀“巍峨的高山”? 怎么讀才是“巍峨”,如何處理“巍峨”和“高”的語音和意蘊? 如何像洪鎮(zhèn)濤先生“一捶子”深刻展現(xiàn)示范文本的意蘊,高效地培養(yǎng)學生語感? 這就需要教師課前的琢磨和朗讀練習。
3.設計細節(jié),尋語感培養(yǎng)之機
就像滿山的槐花發(fā)出的香味一樣,整個槐鄉(xiāng)成了香海。 用于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課文”,多是傳頌已久的經典,處處美景,“字詞句段篇”中都蘊含著學生語感發(fā)展的素材。 根據(jù)班級實際的語感切入口在哪? 這是有序高效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問題。 教師高效的范讀,需要課前找到切入口。 結合學生、學校、社區(qū)、家庭等實際情況,綜合考慮設計,精心挑選,預設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最佳時機。 《伯牙斷琴》中“好一條滾滾大江啊”,結合武漢江城的實際,從“江水滔滔”切入學生生活,啟發(fā)情感,用范讀提升,將文本融入學生心田,用最佳文本來化人,培養(yǎng)語感。
4.設置階梯,結語感培養(yǎng)之果
根據(jù)學生異質性,教師課前需要合理設置程度遞進的語感培養(yǎng)層次。 結合洪鎮(zhèn)濤先生提出的語言學習途徑,實際教學中,可以分“讀文字→讀作者→讀自己”的層次引導學生朗讀,沉淀語感。 最低要求讀對文字、感知文本,其上,結合文本和作者,感悟文本,讀出情感。 再上,學生結合實際,讀出神韻。 在課堂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學生個體語感現(xiàn)狀,不同要求,但求都在原來層次上不斷發(fā)展語感。
四、教師范讀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常用方法
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可開篇范讀、關鍵范讀、整體共讀等方法引導學生感知文本,感悟情感,體會語言,沉淀語感。
1.開篇范讀,感知文本
洪鎮(zhèn)濤先生教學中常常直接范讀課文,不僅很好地解決了“字音”問題,還讓學生迅速感知文本,把握基本思想情感。 在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的句段,給學生留下寬松的語感訓練時間。 不是所有的文章,開篇范讀就能高效培養(yǎng)語感。 經過教學實踐,含義深刻的文章,更適合開篇范讀。
2.關鍵引讀,感悟文本
學生整體感知后,采用重點句段啟發(fā)、講解,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以范讀、朗讀等方式進行引導訓練,定點發(fā)展學生語感。 限于生活經歷,一些長句或者結構復雜的句子,學生就很難深入體會文本的內涵,在朗讀中表達情感不能透徹。 不同的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不同,存在不同的認知盲區(qū),存在不同的語感能力短板。 教師抓取不同文本,通過精彩范讀讓學生直觀感受,獲得相對應的感受,實現(xiàn)語感的分層訓練。
例如,三年級學生,對《美麗的槐鄉(xiāng)》文中“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圓球”的感受,有的學生沒有“玉雕”的細致體驗,對文本中的“美好”體會不足,朗讀起來感受平淡。 通過圖片及描述后,加上范讀,讓學生從語音、語調中感受“玉雕的圓球”的美好,進而感受槐鄉(xiāng)的美景。 教師范讀中,根據(jù)文本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適時重讀、停頓,調整速度、音量,甚至是夸張、突出等語氣,向學生會意、提示,啟發(fā)理解,感受文字帶來的快樂,培養(yǎng)語感。
3.整體共讀,回歸文本
語感培養(yǎng)中,除了抓住重點句段進行朗讀訓練,最后還應該回歸整體。 有時可以通過師生共讀的形式,升華學生對文本的感悟,積淀對語言的感受能力。 針對含義深刻或者距離學生生活較遠的文本,完成設定關鍵句段朗讀訓練后,采取和學生分角色、分部分的形式,引導學生回歸整體,把握全局。 實際教學中,我們常?吹浇處熢谧詈笈錁防首x一遍,往往起到提升課堂的作用。 這時學生語感培養(yǎng)從之前“選例子”的零散訓練,把握文本總體感情基調,朗讀文本內容,呈現(xiàn)統(tǒng)一的思想感情,通過教師范讀、師生共讀等形成整體語言的感受,培養(yǎng)學生對整體語言的宏觀把握和語音表達能力。
語文課堂是學生語感培養(yǎng)的主要陣地,朗讀訓練是學生成就語感的重要方式,教師范讀可以為學生提供關鍵的指引,在課堂中用精彩的范讀可以為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何建偉.談教師范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功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14):29-30.
[2]葉玉婷.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有效方法[J].小學教學參考,2016(31):59.
作者:王愛民 吳 剛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jylw/27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