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內容摘要:葉圣陶先生作為我國語文教育的開拓者,在作文教學研究中頗具建樹。 他的文與人的統(tǒng)一、為實際而文以及作文無定法等作文教學思想為后世作文教學提供了可圈可點的示范。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教育的不斷改革,當下我國作文教學呈現(xiàn)出重技巧輕積累、重
內容摘要:葉圣陶先生作為我國語文教育的開拓者,在作文教學研究中頗具建樹。 他的文與人的統(tǒng)一、為實際而文以及作文無定法等作文教學思想為后世作文教學提供了可圈可點的示范。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教育的不斷改革,當下我國作文教學呈現(xiàn)出重技巧輕積累、重閱讀輕寫作、重模仿輕個性等固有的弊端。 要解決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只有靈活運用葉圣陶先生的教學思想,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并根據(jù)教學實況擷取其中的精華,才能從根本上促進作文教學的發(fā)展。 針對教學現(xiàn)狀和實際情況,要能夠教學生寫生活、教學生擅表達、教學生抒真情,為學生作文提供有價值的素材和鮮明的指引方向,解決學生在作文中面臨的實際問題。
關鍵詞:葉圣陶 作文 生活 教育 教學研究
審視當前的作文教學現(xiàn)狀,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作文在當下教育中的重要性。 曾有人言“得作文者得天下”,因此,作文教學也常常成為老師和學生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葉圣陶作為我國的教育大家,當前人們對葉圣陶作品研究已經有了非常豐碩的研究成果,但是就葉圣陶作文教學思想的研究成果還是比較少的。 本文立足于研究葉圣陶作文教學思想以及當下的作文教學現(xiàn)狀,較為全面地分析了葉圣陶的作文教學思想,并結合當前作文教學現(xiàn)狀制定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旨在為當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供解決之道。
作文論文范例: 高中作文教學困境及對策
一.葉圣陶作文教學思想概述
寫作學在我國教育史上可以說是具有豐厚的歷史了,從古到今,諸多教育上的有識之士在寫作這片沃土上耕耘出了豐碩的歷史成果,他們研究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后來的作文教學發(fā)展提供了巨大的參考價值。 細讀葉老的作品,不難發(fā)現(xiàn),他在作文方面的論述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文與人的統(tǒng)一
葉圣陶在作文中著重強調“文如其人”。 要達到文與人的統(tǒng)一,從原料上講,要是真實的、深厚的,不說那些不可征驗、浮游無著的話; 從寫作講,要有誠懇的、嚴肅的,不取那些油滑、輕薄、卑鄙的態(tài)度。 我們作文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 ”[1]義務教育課標指出:“作文是人們利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表達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 ”[2]利用作文,學生能夠間接地吐露自己的心聲,窺其作文,我們也能看出其做人的品質,這就是所謂的文與人的統(tǒng)一。
(二)為實際而文
作文作什么,最重要的還是要落到實處,將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東西經過精細加工寫出來,堅持為實際而文。 那是不是意味著作文就不能存在虛構之詞呢?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自然中之物互相聯(lián)系、互相限制。 然其寫之于文字及美術中也,必遺其關系,限制之處。 故雖寫實家亦理想家也,又雖如何虛構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構造亦必從自然之法則。 故雖理想家亦寫實家也。 ”[3]所以在作文中,無論是寫實之詞還是虛構之境,都不能脫離為實際而文的原則。 要落到實際,就要從實物下手,在作文中必須要有言之有物,葉圣陶在《對于小學作文教授之意見》中說:“方為文之際,初則搜索材料,編次先后,其所思考固與口說一致。 ”[1]要完成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首先要搜集材料,在頭腦中形成對事物的大致認識,然后安排好文章的順序,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提前搭好作文的框架,再展開對具體事物的論述,做到言之有物,作文的中心才能明確,文章也才具有說服力,這是寫作的一大要點。
(三)作文無定法
作文不同于做數(shù)學題,沒有固定的公式可循,它是一種靈活運用、自主表達的文體。 葉圣陶認為“方法大可不必”,[1]作文不一定要遵循一定的方式方法,書讀百遍,其意自現(xiàn),陸機在《文賦》中說:“至于操斧伐柯,雖取則不遠,若夫隨手之變,良難以辭逮。 ”[4]我們作文也是如此,掌握了方法,不需要過多的思考,文章自然而然就做下去了。 葉圣陶說:“教學,不是把現(xiàn)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交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 教是為了不教。 ”[1]所以在作文中,葉圣陶著重強調學生要學會作文的方法,并能夠活學活用。 教師在課堂上只是舉例子,學生要能通過這個例子舉一反三,練成作文的熟練技能,才能悟得作文之法。
二.我國語文教學寫作現(xiàn)狀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環(huán)境和課程標準的不斷變化,社會在不同時期對學生的要求都不盡相同,教師教學和學生作文與當前教育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脫軌,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嚴重阻礙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一)重技巧輕積累
現(xiàn)如今,初高中教師在施教的過程中都主張交給學生一套面面俱到的作文方法,讓學生在考試中如果遇到類似的問題,直接用課堂上教的條條框框往進套,以防出現(xiàn)差錯,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會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和教學經驗,得出關于同類型題的做題思路和答題方法,并提倡學生在今后的作業(yè)和考試中使用課堂上教的方法去完成作業(yè)。 學生按照固定的技能技巧去作文,由此忽視了詞匯和知識的儲備,這樣的做法使學生的作文雖然不會出圈,但缺少獨立的思考和獨特見解,促使學生間接成了作文機器,無法達到高質量的水準,也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二)重閱讀輕寫作
寫作比較靈活,在考試中也容易得分,所以部分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只是把作文任務布置下去,學生完成之后,教師根據(jù)學生寫的作文稍加修改點評即可,很少在課堂上針對作文進行專門的講解與點評,而把大量的時間放在閱讀教學上,只單純在考試前專門給學生講解寫作的技能技巧,講解帶有嚴重的目的性。 教師的不重視使得學生也放松了對作文的重視程度,每次的作文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只顧把字數(shù)湊夠,完全不顧作文的質量。
(三)重模仿輕個性
模仿是作文的人效法他人的作文技巧,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必要手段,也是一條快速提升自己的捷徑,但當下的作文教學往往只看到了模仿,只顧照抄照搬,而忽視了學生自己的個性。 模仿不是盲目照搬,而應在模仿中要突出作文個性。 在過分強調死記硬背、注重模仿練習,導致文章缺少靈氣、缺少個性的教育模式下,“葉圣陶認為作文應該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是他們表達生活、反應生活真善美與假丑惡的一種工具,同時也是審視和校正自己言行、思想和精神的航向。 ”[5]死記硬背恰恰違背了作文與生活相結合的原則,對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毫無益處可言的。
三.葉圣陶作文教學思想啟示
面對當前作文教學的種種現(xiàn)狀,如何解決作文教學面臨的難題,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是我們應當重點關注的問題。 通過對葉圣陶作文教學思想的研究,我們要活學活用,去解決當前作文教學遇到的問題。
(一)教學生寫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作文中最重要的是學會從生活中擷取素材,通過真實可感的素材來訓練自己的思維,培養(yǎng)自己的感情,提升自己的作文能力。 作文訓練主要是表達個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經驗,生活經驗豐富與否,直接關系著學生作文有沒有東西可寫,從而反映著學生作文質量的高低。 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去體驗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不斷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比如可以在平時的作文課中加入一些實踐課程,帶學生走出教室,去親身感受大自然,或者在課堂上安排一些小手工,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完成。 有了實踐的經歷和親身體驗,學生自然有東西可寫會寫,作文水平自然能夠有所提升。
(二)教學生擅表達
所謂表達就是把我們看到、聽到或經歷的事情以文字或語言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我手寫我心,作文作為表達內心想法的一種方式,是自己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或親身經歷。 要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就要以教材為本,充分利用好平時花費大量時間去講授的課文。 讓學生利用學過的課文進行仿寫訓練,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達到會寫的目的,慢慢地將所學的內容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另外,在課堂上,為了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生活經驗和人生閱歷較為豐富的老師還可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在前輩的閱歷中不斷充實自己的人生,讓生活成為他們最好的老師,教會自己如何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三)教學生抒真情
文貴有情,一篇好的文章要能通過枯燥的文字傳達出自己的感情,使讀者在閱讀文章時能身臨其境,要達到這種表達效果,就要教學生學會抒真情。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作文的主人公,作文中我們要做的就是坦白,經歷過什么就如實的在作品中反映什么,不需要任何遮掩和隱瞞。 為了達到抒真情的目的,“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提取素材,注重學生主體的凸顯、兒童生活的觀照、心靈世界的追問,誘發(fā)他們?yōu)槭惆l(fā)真情而寫、為交往交際而寫,為表達自我而寫。 ”[6]
但在教學生抒真情的同時,并不是說要求學生把內心的想法原模原樣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樣的作文是干巴巴的,沒有生命的。 適當?shù)乃囆g加工能為自己的作品錦上添花,平時學過的好的詞語、修辭、古詩,都可以有選擇地運用到恰當?shù)牡胤,同時為了不落俗套,在作品中還應加入一些創(chuàng)新點,讓自己的文章更富于新意,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既達到了抒真情的目的,也提高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葉圣陶先生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又針對語文教育做了專門的研究,他的思想對于我們領會和實踐語文新課標,對當代作文教學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的借鑒、啟示意義,通過對葉圣陶作文教學思想的概述,并結合當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要能夠活學活用,取其精華,并結合教學實況,在實踐中不斷檢驗更新。 從根本上解決我國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王國維.王國維詩詞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7.
[4]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01.
[5]陳斌.淺談葉圣陶寫作教育思想的當代啟示[J].教育理論研究,2019(10).
[6]孫世梅.基于過程視角的習作教學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26)
作者:程學巧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wǎng):http:///jylw/2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