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內容摘要:組塊教學法是特級教師薛法根提出的一種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主要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收獲較大反響。 作為中學教師,認為語文教學方法可以相互借鑒,組塊教學法也可以借鑒到中學語文的教學中來。 文言文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主要板塊,運用組塊
內容摘要:組塊教學法是特級教師薛法根提出的一種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主要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收獲較大反響。 作為中學教師,認為語文教學方法可以相互借鑒,組塊教學法也可以借鑒到中學語文的教學中來。 文言文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主要板塊,運用組塊教學法讓學生掌握文言文的字詞、文意、作者感情以及在言語中品味傳統(tǒng)文化的美。
關鍵詞:組塊教學法 薛法根 初中文言文教學
“組塊教學”是薛法根老師提出的原創(chuàng)型教學理念。 其中,“組塊”一詞最早起源于認知心理學,它是一個由若干較小意義單位組合成的較大意義的記憶單位,在此之中要有信息的加工過程。 通過減少短時記憶中刺激單位,而增加每一單位所包含的信息。 心理學家米勒提出的“組塊原理”,里面的組塊也屬于一個記憶單位,但是人的短時記憶只能保持“7±2”個組塊,所以人的最大記憶組塊的數(shù)量是9個組塊,我們不能加大組塊的數(shù)量,但我們可以根據(jù)組塊來增大它的容量,使記憶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 因此,薛法根老師將這個原理遷移到學生身上,并多次驗證和發(fā)展提出了“組塊教學”模式。
關于“組塊教學”的定義,薛老師在《呼喚智慧的語文教育》說的是“語文組塊教學是建立在語文學習的心理學原理基礎上的一種教學方法。 即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為主線,將零散的語文訓練項目整合成綜合的語文實踐板塊。 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獲得充分和諧的整體發(fā)展”①。 組塊教學不僅是建立在語文學習的基礎之上,而且是建立在心理學原理基礎上的一種教學方法。 它的教學主張“為發(fā)展學生的言語智能而教”,其運用的基本方法有兩個,一是重組教學內容,整合實踐活動; 二是優(yōu)化教學結構,構建基本課型。
一.組塊教學法的運用特點
組塊教學的提出是為了想要解決傳統(tǒng)語文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情感體驗缺失、脫離實際生活、社會經(jīng)驗不足等弊端。 在語文教學理論體系中,引入心理學的研究,可以為學生營造生動、豐富、靈活的活動氛圍,使其在語文實踐中汲取更廣泛、更深刻的知識②。 組塊教學是對語文教材內容的重新組合,將相似、相連的知識模塊捏合到一起,把運用與理解相結合,激發(fā)學生自主求知的欲望,實現(xiàn)高效語文課堂③。
組塊教學法特點有四,第一,從教學整體看:簡約、清晰。 它是以多個組塊教學的形式展開,每個組塊都有具體清晰的教學目標。 一個組塊對一個教學目標。 目標集中,且指向核心目標。 第二從教學階段看:層進式。 每個組塊間都遵循特定的順序,并且組塊與組塊間彼此遞進。 第三,從組塊的內容看:言語智慧。 以“語言建構”活動為主要內容。 第四,從組塊功能看:綜合。 在整個教學中,以綜合性能力訓練為主。
(一)根據(jù)課文不同特點,靈活設計組塊組合
組塊教學是一種事半功倍的高校教學模式,它是將一堂課的教學過程設計成幾個模塊,每一個模塊圍繞著一個目標來展開教學,這個目標可以是字詞的學習,可以是課文對話的朗讀,可以是研究課文道理寓意,也可以是對課文的表達方式進行解讀,等等。 薛老師課堂教學的一大特點就是根據(jù)不同課文的特點,靈活的設計出不同的并且符合學生學情和興趣的組塊組合。 例如,薛老師將《螳螂捕蟬》這篇課文設計成了三組塊,第一個組塊是學詞串,第二個組塊是讀對話,第三個組塊是寫“畫外音”,悟“螳螂捕蟬”的寓意。
(二)依據(jù)設計組塊組合,明確集中教學目標
組塊式教學根據(jù)不同課文的特點,靈活設計了組塊組合,在此之后,它還明確該組塊的集中教學目標,每個組塊都瞄準一個目標來設計教學,明確要教什么。 例如,薛老師將《螳螂捕蟬》這篇課文設計成了三個組塊,在這三個組塊之下明確集中教學目標。 第一個組塊的教學目標是“運用所學詞串來講述故事”,第二個組塊的教學目標是“角色扮演來演繹故事”,第三個組塊的教學目標是“理解文章的寫作意圖”。 這三個組塊都各有其目標,但三個組塊內容是緊緊圍繞著“語文能力”這個核心的,貫穿始終,將“聽說讀寫”融為一體,簡單明了,方便教師的教學,也方便了學生的有效學習,這樣也極大的提高了教師的目標意識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而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就是圍繞課文思想內容展開教學,由初步感知到為文章劃分層次,再分層次分段落分析,最后總結提升。 在此教學過程中,老師是在理解文本的環(huán)節(jié)里隨機插入語言知識和語言方法,這樣的語言教學往往是一筆帶過、淺嘗輒止的。 這些語言知識和方法以零散的狀態(tài)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不能構建起有關語言的學習框架,從而很難發(fā)現(xiàn)其規(guī)律,進行高效的學習。 因此,組塊教學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設計相比較,組塊教學更加高效和具有系統(tǒng)性。
(三)圍繞組塊組合目標,開展立體式教學
組塊式教學設計的每個組塊都明確了該組塊的集中教學目標,圍繞這個目標,薛老師開展了多層次,立體式的教學設計。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都強的課程,因此,我們在確定課文組塊的目標是要綜合廣泛,在學習語文知識和方法時需要學生都有個人經(jīng)驗,只有通過實踐學生才能真正掌握和運用。 組塊式教學都是圍繞既定的目標進行教學,設計組塊的數(shù)量可依據(jù)要達成的目標和所需的時間來進行調整,教師能夠很好的控制。 例如,薛老師在教授《螳螂捕蟬》時,將本課分為三個組塊,每個組塊都進行立體式的教學。 第一個組塊,學詞串,講“螳螂捕蟬”的故事,薛老師先讓學生聽寫四組詞語,分別是表示蟬悠閑的詞語,螳螂捕蟬的動詞,黃雀看螳螂的狀態(tài)以及侍奉吳王的少年用彈弓打黃雀的動詞。 再引導學生用上述動詞講述“螳螂捕蟬”和“少年勸吳王”的故事。 第二個組塊,讀對話,演“少年勸吳王”的故事。 第三個組塊,寫“畫外音”,悟“螳螂捕蟬”的寓意,讓學生為表演的故事配寫一段“早晨花園”的景物描寫,再進行合作演繹故事。 最后討論:少年為何不在公開場合勸阻吳王攻打楚國,而選擇在僻靜的花園里給吳王講這個“螳螂捕蟬”的故事?
組塊式教學設計使復雜的語文教學設計變得相對簡單。 我們需要精準把握每篇文章的教學目標,圍繞目標展開組塊設計,再在組塊中分步驟完成這些目標。
二.初中文言文教學的特點
文言文并不只是出現(xiàn)在中學階段,小學階段也存在。 對于文言文的定義,按照大范圍的來說除開白話文的文章均為文言文,小學的古詩詞也可以稱作文言文。 但是小學古詩詞的教學與初中文言文的教學大相徑庭,小學重在誦讀,從讀中體會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從讀中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美感,初中重在積累知識,奠定基礎。
(一)重文言知識,注重積累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7-9年級的學生注重積累,能夠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內容。 文言文,首要的就是“文言”,掌握詞語意思,疏通文意是我們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礎。 中考中,針對“文言”的考察包括一道選擇題和翻譯題,分之占文言文板塊總分的絕大多數(shù)。 因此,初中文言文的教學偏重文言知識的學習,注重學生的積累。 首先是詞匯、語法的文言知識。 詞匯的學習包括詞語的固定釋義以及詞語的特殊用法,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 其次是句子的學習。 句子的學習包括句意的疏通和特殊句型的積累,包括省略句、倒裝句、判斷句、被動句。 最后是文學常識的積累。
(二)重感悟情感,注重理解
初中文言文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礎上,需要對課文進一步的研讀。 從煉字煉句處體會作者所言志所載道。 老師在教學是,偏向于引導學生理解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情感作為突破口,抓住文章的主旨,體會作者意圖。 小學古詩文也會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情感,但方法大多是通過誦讀,并且落腳點在于陶冶學生的情操。 初中文言文教學的不同之處在于是以煉字煉句的方法,來體悟情感,并理解文章深刻內涵,從方法入手落到實處。
(三)重運用實踐,注重遷移
初中文言文教學重在教與學生學習文言文、體悟情感以及做題解題的方法,偏向于實踐。 小學的古詩詞重在感受與體會,初中文言文重在實踐與運用。 由于中考的文言文板塊題型、分值的固定,語文老師在進行文言文的教學時偏重于對考察項目的方法教學,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
三.組塊教學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運用探析
(一)重組教學內容,完善學習框架
薛老師提出的重組教學內容,是在現(xiàn)有語文教材基礎之上,打亂順序重新編排,選擇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塊”。 它包括“減”、“聯(lián)”、“合”三個步驟,擯棄事無巨細,從頭講到尾的方法,從文本中找出值得學習的“精華”,將其作為教學的“內核”,再根據(jù)“內核”將社會生活中與之相聯(lián)并適合學生需要的活生生的內容編排進來,最后將這些內容進行有機整合,重新排列,組成一個新興的目標集中的教學“塊”。 由此進行教學,這樣在課堂上的學習也融入了現(xiàn)實社會的影子,豐富了學生的視野,打開了學生的思維,也讓語文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形象。 白居易《微雨夜行》,圍繞“但覺衣裳濕,無點亦無聲”這一句寫微雨的名句進行講解,引入名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引入朱自清《春》當中寫雨的句子:“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 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 人家房頂上全籠著一層蒙蒙的薄煙。 ”④這樣就重組成了以“雨”為核心的教學塊,引導學生在對比中,感受雨的不同,讓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變得更加豐富細膩。
初中文言文的教學也可以讓學生在對比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的結構。 例如,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四課《愛蓮說》和《陋室銘》,我們可以抓住托物言志為內核,展開對比教學,來體會寫作手法的運用和作者的志向。 《愛蓮說》一文圍繞“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引出寫蓮是為了喻人的目的,凸顯出作者和蓮花一樣生活在污濁的環(huán)境之中,但卻高潔質樸、潔身自好、不慕權貴的美好品質; 《陋室銘》一文圍繞“何陋之有? ”展開教學,引出陋室不陋是因為居住的人品德高尚這一中心。 兩篇文章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寫作手法相同,但在寫作技巧上有又不同。 前者通過描寫菊花、牡丹的傲然、濃艷來反襯蓮花的高潔,后者僅通過描寫陋室本身的陋來突出人的德馨。 這樣圍繞“托物言志“這一內核進行教學,不僅重點講解了兩篇文章的相似的中心要點,而且也對比了不同的寫作技巧,讓學生有了橫向和縱向的了解,完善了學生學習的框架。
(二)優(yōu)化教學結構,構建基本課型
組塊教學是以學定教,確立讀、悟、習的課堂教學基本結構。 其中,“讀”就是整體感知,包括讀和背; “悟”是深度體驗,包括想和議; “習”是實踐轉化,包括練和評。 這三個過程是學生個體與教材語言、情感、形象、思想相互聯(lián)系、相互融合,達到共振,進入新的學習境界的過程⑤。 基本課型包括以有層次的誦讀訓練為主的誦讀感悟型、以創(chuàng)設語言交際情境的情境運用型、就課文關鍵句子深入探究的研讀探究型和圍繞一個主題開展語言時間活動的主題活動型。
教師們在探索了組塊教學的深刻內涵之后紛紛運用到自己的教師實踐中,并收獲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讀、悟、習的課堂教學基本結構也能夠自然的運用到初中文言文教學中。 比如,我們在教學八年級下冊的《桃花源記》一文時就可以將該該課型確定為研讀探究型。 我們可以抓住文本的集體段落、語句來確文本要緊處、解讀的關鍵點。 本課的內涵之一是具有社會現(xiàn)實意義,在于文中構建的“理想社會”同“外人”所生活的社會(即“問今是何世”之“今世”)有什么不同,具體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呢? 全文中直接描述世外桃源社會的文字,集中在第2自然段“豁然開朗”之后的3個句子。 并且,除了“漁人”剛到此地的“第一印象”的外在觀感,后面第2自然段更是從“村中”人的熱情友好以及豐富和諧的生活來展示桃園社會的優(yōu)勢⑥。 對這些關鍵詞句的探究,我們可以清晰的找到“桃花源”是一個怎樣理想的社會,從而探究作者的向往。
(三)整合實踐活動,拓展交際能力
薛老師的組塊教學提出,將每個教學內容塊轉化為一個綜合性的活動板塊,避免活動碎片化和隨意性每個活動板塊聚焦一個核心能力目標,依次設計階梯式的學習活動,每個步驟都體現(xiàn)能力的遞進式生長,形成一個有內在邏輯的活動鏈⑦。 這樣不僅學習了文本的內容,而且鍛煉了學生的語言智能。
我們在進行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的教學時可以開展“如何勸別人”的語言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文中孫權分別從學習的原因、學習的方法和學習的作用三個不同方面的來勸誡呂蒙學習,其中參與對話的有呂蒙本人和魯肅。 我們可以開展語言實踐活動,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繹三人不同的對話,分析人物不同的性格特點,并理解文中語氣詞和稱謂語含義。
薛法根老師提出的組塊教學對語文教學的影響深遠,不僅小學語文可以從中獲得教學經(jīng)驗,而且也可以遷移到初中語文教學之中。 我們可以通過重組教學內容,完善學習框架; 優(yōu)化教學結構,構建基本課型; 整合實踐活動,拓展交際能力等等方法來進行初中文言文的教學,將文言文教活,讓學生學活。
參考文獻
[1]薛法根.和組塊教學相伴一生[J].中國教師,2018(6):48-52.
[2]薛法根.指向言語智能發(fā)展的語文組塊教學[J].江蘇教育研究:理論(A版),2017,0(S1):76-80.
[3]王榮生.文言文教什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3.
[4]魯雪峰.新課標下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實踐[J].名師在線,2020(21):78-79.
[5]蔡建新.解讀“組塊教學”--試談薛法根的“組塊教學”[G].小學教學研究,2011,(12).
[6]賴曉芬.組塊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6(3):239-240.
[7]沈正元.為學生的言語智能發(fā)展而教——薛法根組塊教學目標述評[J].江蘇教育研究,2020(19):8-13.
[8]方萍萍.新手教師借鑒薛法根組塊教學的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20(4):95-96.
[9]王耀鋼.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探索[J].中學教學參考,2019(4):8-10.
注 釋
①蔡建新.解讀“組塊教學”--試談薛法根的“組塊教學”[G].小學教學研究,2011,(12).
、谫嚂苑.組塊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6(3):239-240.
、垩Ψǜ.指向言語智能發(fā)展的語文組塊教學[J].江蘇教育研究:理論(A版),2017,0(S1):76-80.
④薛法根.現(xiàn)在開始上語文課——薛法根課堂教學實錄[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菅Ψǜ.和組塊教學相伴一生[J].中國教師,2018(6):48-52.
、尥鯓s生.文言文教什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3.
、哐Ψǜ.和組塊教學相伴一生[J].中國教師,2018(6):48-52.
(作者:左迎香作者單位:四川輕化工大學; 指導老師:王浩)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wǎng):http:///jylw/2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