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 1943年貝蒂史密斯的代表作《布魯克林有棵樹》問世。 本文主要對羅姆利家族和諾蘭家族的三代女性的女性形象進行解讀,通過對小說塑造形象的剖析,反映了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女性獲得獨立和實現(xiàn)夢想的艱辛。 【關鍵詞】 《布魯克林有棵樹》; 女性形象 一、序言
【摘要】 1943年貝蒂·史密斯的代表作《布魯克林有棵樹》問世。 本文主要對羅姆利家族和諾蘭家族的三代女性的女性形象進行解讀,通過對小說塑造形象的剖析,反映了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女性獲得獨立和實現(xiàn)夢想的艱辛。
【關鍵詞】 《布魯克林有棵樹》; 女性形象
一、序言
1943年首次出版的長篇小說《布魯克林有棵樹》是美國女作家貝蒂·史密斯最主要的作品。 在這部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中,除了女主人公弗蘭西,作家還精心塑造了多名女性形象,這些不同身份和性格的女性在弗蘭西的成長歷程中充當著不同的角色,在她們的助力下,弗蘭西從一名天真可愛的小女孩蛻變成一位知性成熟的美麗少女。
女性文學論文: 古代文學女性形象的當代啟迪
二、《布魯克林有棵樹》中的三位女性形象
(一)教育的啟蒙者——大字不識的外祖母瑪麗
弗蘭西的外祖父托馬斯·羅姆利長相英俊,但是為了逃脫兵役,就帶著新婚妻子,也就是弗蘭西的外祖母從奧地利來到了美國,他恨自己的國家也不接受新國家,他反對四個女兒講英語,他脾氣暴躁,在家里作威作福。 外祖母瑪麗,是一位美人,聲音溫柔,沒有讀過書,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但是她記得一千多個故事和傳說。 ”[1]55 她還有著與丈夫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她鼓勵孩子們說英語,盡量不要說德語,為了避免孩子們看到丈夫的殘酷和荒唐。 她非常善良,雖然感嘆自己嫁了一個魔鬼丈夫,幾次想逃跑,但是為了可憐的幾個孩子,又回到了家里。 由于丈夫的強勢,長女茜茜錯過了上學時間,沒有讀書,另外三個女兒也讀到六年級就必須輟學打工掙錢。 瑪麗也只能因為身為女兒身而傷心落淚。
由于自己沒有受過教育,她辛苦積攢了十年的錢卻買了一張假地契,第二次攢的錢被丈夫搞投資養(yǎng)雞失敗。 這些種種經歷告訴她,要改變命運的秘訣就是讀書。 因此她在自己的小女兒凱蒂生孩子的時候她就告誡她,一定要讓孩子讀書識字,讀莎士比亞的書了解世間百態(tài),讀《圣經》相信上帝,還要給孩子講民間故事,讓他們有想象力,“你必須堅持這么做,這樣孩子長大后,就會見過世面——知道世界并不是布魯克林的出租屋那么大。 ”[1]75祖母的悲苦命運之源是生活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之下婦女的地位的被動、屈從,雖然有過抗爭,但是美好的愿望終究換來窘境,雖然不甘心,卻不得不對命運低頭。 可貴之處就是,她在教育理念上的覺醒,為女兒如何教育孫輩指明了方向,她猶如一盞明燈,是照亮希望的光!
(二)成長的指路人——堅強樂觀的媽媽凱蒂
凱蒂嫁給了餐廳演唱侍者約翰尼·諾蘭,約翰尼英俊帥氣,打扮時髦干凈,嘴里永遠快樂地哼著曲兒,但是愛喝酒,收入也不多。 家里主要靠妻子凱蒂做清潔工賺錢養(yǎng)家。 凱蒂漂亮,勤快,性格樂觀開朗。 雖然生活清苦,但是凱蒂從不抱怨,總是能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她可以把發(fā)霉的面包做出各式各樣的花樣,并且讓人回味無窮,還有特制的 “舌頭肉”,以及創(chuàng)意黑咖啡。 由于母親瑪麗的堅持,自己的姐姐茜茜弄來了《莎士比亞全集》和《圣經》讀本,雖然識字不多,凱蒂每天都堅持給上床睡覺的孩子們讀一到兩頁,從未間斷。 后來,凱蒂看著其他孩子都在學習樂器,擠出兩毛五一節(jié)課的費用,用自己幫忙兩位廷莫爾小姐做家務和一點咖啡點心作為交換給自己的兩個孩子弗蘭西和尼雷請了鋼琴老師。 凱蒂自己也若無其事地坐在邊上偷學,學會了又指導孩子練習。 有這樣一位上進好學的母親是何其的幸運! 當丈夫去世,艾薇勸說她讓弗蘭西輟學,弗蘭西自己主動提出去打工,凱蒂都拒絕了,她堅持讓她繼續(xù)念書,甚至堅信她可以拿到畢業(yè)證。 在弗蘭西十四歲的時候,約翰尼因為酗酒過度病逝,在葬禮上,身懷六甲的凱蒂沒有哭天搶地,反而沉靜地處理著后事,安撫著未成年的孩子,一如既往地帶著孩子們夜讀。 甚至在酒吧老板麥克加里蒂不懷好意地上門幫助時,她都堅決地拒絕了金錢的誘惑,因為不食嗟來之食是她的原則。 在青春期,弗蘭西和其他的小孩一樣,碰到了“性”的問題,凱蒂對于女兒的好奇也坦誠相告。 甚至在弗蘭西碰到性變態(tài)時候凱蒂冷靜地開槍擊傷了那個男人,成功保護了自己的女兒不受性侵犯。 在弗蘭西認識一位叫李的青年并愛上他,甚至差點和他過夜時,媽媽這樣對她說:“作為母親,我會說一個女孩剛認識一個陌生人,一個整個接觸時間不到四十八小時的人,就要跟他上床,那簡直糟糕透頂。 或許你會遇到很大的不幸,或許你的一生就這樣毀掉。 ”[1]403-404但她也告訴女兒作為女人,這樣的經歷和無所顧忌的愛是很美好的。 在兩性關系的處理上,母親給予了非常理性而又寬容的指引。 同樣,丈夫的去世,經濟條件優(yōu)渥,善良大度的警官麥克舍恩多次向凱蒂求婚,凱蒂并沒有一口答應,而是多方考量,甚至讓他和孩子們相處,答應之前也不卑不亢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我不是圖你的錢……我們沒有什么錢,沒錢的日子我們也習慣了。 ”“我想嫁給你,是因為你人好,我想要你做丈夫。 ”[1]409雖然自己文化不高,只是清潔工,卻在第二次婚姻的選擇上沒有草率,本著對彼此和家庭負責任的態(tài)度做出重要的決定。 凱蒂,就是這樣一位沒有被生活重擔打垮的女性,承擔養(yǎng)家糊口的擔子,卻樂觀自信自立,需要金錢卻從來沒有因為錢而喪失自己的尊嚴,貧窮卻沒有忽略孩子的教育,讓孩子走上精神富裕的路。 她需要男性的愛卻又不依附于他們,她堅持原則,恪守道德而又不失大體和優(yōu)雅。 這樣一位堅強又充滿正能量的母親在無形之中給孩子樹立了優(yōu)秀的榜樣。
(三)夢想的追尋者——積極向上的弗蘭西
弗蘭西,書中的女主人公,兼具了母親和父親家族的特征: “她有那些鮮明的弱點,她熱愛美。 她卻也兼具羅姆利外祖母的神秘、外祖母講故事的天賦、外祖母對一切的信心,以及外祖母對弱者的同情。 她有羅姆利外祖父那種殘酷的意志力、艾薇姨媽的那種模仿能力,有露西。 諾蘭的那種霸占性。 她有約翰尼的多愁善感,卻沒有約翰尼的外貌。 她有凱蒂的溫柔,可是不比凱蒂堅強如鐵。 她綜合了所有這些優(yōu)缺點[1]65。 ”作為家里的長女,她在周末必須要帶著弟弟尼雷一起拾廢品賣了來補貼家用或是作為自己的零花錢,也必須幫媽媽去商店買吃喝的食物,甚至學會了討價還價。 深受外祖母必須要讀書才能改變命運的理念影響,媽媽從小就給他們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別的孩子不想讀書,而弗蘭西就盼望著讀書識字,也把上學當作了自己最幸福的事情,雖然學校里面有很多規(guī)矩,但是弗蘭西性格活潑,喜歡閱讀,在學校表現(xiàn)優(yōu)異,尤其是在寫作方面很有天賦。 她把閱讀視為最大的樂趣,甚至計劃把圖書館的書按照字母順序全部讀完,因為只要翻開書,弗蘭西就會忘記生活的苦痛,孤獨的情緒,詩歌讓她寧靜,冒險小說讓她興奮,愛情小說讓她憧憬美好的愛情,而看傳記卻讓他了解人生。 隨著父親的去世,母親又生下小妹妹勞瑞,拿到初中畢業(yè)證的弗蘭西再也不能繼續(xù)上學了,她必須輟學打工養(yǎng)家糊口。 雖然萬分不舍學校生活,但是懂事的她毫不猶豫地去找了第一份工作——花枝工,她的聰慧和肯吃苦很快就適應了工作,雖然收入微薄,她感到了掙錢的快樂。 由于工作季節(jié)性的原因,她失業(yè)了,但是很快她又毛遂自薦去一家公司當了檔案員,她識字又靈活,很快老板就安排她做了閱讀工,由于表現(xiàn)優(yōu)異,老板給她加薪并且做了更高的職位。 由于戰(zhàn)爭原因,公司不景氣,她不得不重新找了打字員的工作。 之前的經驗使得她得心應手,深受老板器重。 即使在打工,她也從沒有放棄學習,因為經常接觸報紙雜志,她可以邊工作邊閱讀讓她很欣慰。 同時她從未放棄上大學的夢想。 當她得知可以通過讀暑期班上大學,她欣喜若狂,決定邊上班邊聽課完成學業(yè),雖然歷經波折,靠著堅強的意志,弗蘭西修完了各門課程,大學的門已經為她敞開:“我的外公外婆都不識字。 他們以前的那些祖先也不識字。 我媽媽的姐姐不識字。 我自己的父母不過是小學畢業(yè)。 我從來沒有上過高中。 可是現(xiàn)在,我,M·弗蘭西斯·K·諾蘭,上大學了。 ”[1]373弗蘭西對生活的熱愛,對外面世界的好奇之心,和經歷無數(shù)苦難不放棄的決心,遇到困難坦然面對的精神,夢想破碎卻從未屈服的堅強,無止境的努力,不斷地學習,跨越重重障礙和打擊,最終讓她實現(xiàn)了幾代人的愿望。
三、結語
在這部長篇巨著中,小說中的三代女性為了各自的幸福,不斷地和家庭、社會以及命運做著抗爭。 第一代為聰慧堅強的外祖母瑪麗,第二代為美麗樂觀的母親凱蒂,第三代為獨立堅強的女兒弗蘭西。 [2]在三代女性的更迭中,沒有文化讓祖母多次吃虧上當,女兒也錯失了上學的機會,丈夫的專橫,讓自己沒有品嘗到愛的美好,女兒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 凱蒂作為自己最小的女兒,嫁了懦弱醉酒的丈夫,美麗可愛的她注定無法做一個淑女,自己不得不苦苦支撐一家人的生活,只能在日復一日的奔忙中成長為堅忍頑強的婦人。 目睹了祖母和母親的無奈和艱辛,弗蘭西作為第三代,在祖母和媽媽始終堅信讀書可以出人頭地的教育理念下,她決定過一種不同的生活,不會一輩子在布魯克林,即使經歷了少年喪父,自己早早輟學承擔家庭責任,母親再嫁的種種,她依然不忘初心,以極其頑強的生存能力和不懈追求夢想的精神,最終成長為家族最為值得驕傲的美少女,猶如院子里那棵被無數(shù)次摧殘卻仍舊生機勃勃的“天堂樹” ! 可以說,《布魯克林有棵樹》中的女性形象就如同所有的女性那樣,她們在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不停地追尋自己的幸福,為了在陌生的國度里生根發(fā)芽,活出自我,她們愛過,抗爭過,奮斗過,這一過程是漫長的,但她們都能以一種教徒式的虔誠與坦然接受著一切的不幸,以一種樂觀和對生活的熱愛把一家人團結在一起,因為她們都懷揣夢想就是通過努力,一定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 與其說這是一部成長小說,不如說這是一部贊揚女性之美的魅力十足的小說。 小說中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時代感,而一張張女性鮮活的面孔在特定社會的背景之下徐徐展開,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參考文獻:
[1](美)貝蒂史密斯.布魯克林有棵樹[M].方柏林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75.
[2]于琳琳.《荊棘鳥》中的三個女性形象[J].鑒賞者,2012,(08).
作者簡介:
李芋枚,女,漢族,云南華坪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學。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wslw/29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