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人妻,久久三级免费,国模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动漫

國內或國外 期刊或論文

您當前的位置:發(fā)表學術論文網醫(yī)學論文》 石油工人付出回報失衡與職業(yè)倦怠的關系研究> 正文

石油工人付出回報失衡與職業(yè)倦怠的關系研究

所屬分類:醫(yī)學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21-07-16 10:11

本文摘要:摘要:目的了解石油工人職業(yè)倦怠現狀,探討付出-回報失衡與其之間關系,為應對石油工人職業(yè)倦怠提供科學依據。方法以新疆地區(qū)某石油企業(yè)1200名一線石油工人為調查對象,采用付出-回報失衡問卷和職業(yè)倦怠問卷進行調查,比較不同人口學特征下及付出-回報失衡模

  摘要:目的了解石油工人職業(yè)倦怠現狀,探討付出-回報失衡與其之間關系,為應對石油工人職業(yè)倦怠提供科學依據。方法以新疆地區(qū)某石油企業(yè)1200名一線石油工人為調查對象,采用付出-回報失衡問卷和職業(yè)倦怠問卷進行調查,比較不同人口學特征下及付出-回報失衡模式下石油工人的職業(yè)倦怠情況,利用有序logistic回歸探究其影響因素。結果1043名石油工人職業(yè)倦怠檢出率為78.24%,以輕度倦怠(37.87%)和中度倦怠(37.97%)為主,僅2.40%的石油工人出現重度倦怠;37.20%的石油工人處于付出-回報失衡狀態(tài);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年齡30~(OR=1.671)、年齡45~(OR=2.038)、大專及以上學歷(OR=1.811)、付出-回報失衡(OR=1.943,)為石油工人發(fā)生職業(yè)倦怠的危險因素。結論石油工人職業(yè)倦怠情況較嚴重,且付出-回報失衡會加劇石油工人職業(yè)倦怠的發(fā)生。

  關鍵詞:付出-回報失衡;職業(yè)倦怠;石油工人

中國職業(yè)醫(yī)學

  職業(yè)倦怠(jobburnout),又稱工作倦怠,指個體在工作過程中因過度需求而產生身體和精神上的極度疲憊,主要表現為情緒耗竭、人格解體以及成就感降低[1],是長時間暴露于緊張的工作環(huán)境中的結果[2],可能會提高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焦慮抑郁等部分生理和心理疾病的發(fā)生風險[3],同時職業(yè)倦怠程度越高,工作效率會降低,長遠來看,也更容易萌發(fā)離職換崗的想法。導致職業(yè)倦怠的壓力來源較多,Siegrist提出的付出-回報失衡(effort-rewardimbalance,ERI)理論是經典的工作壓力理論[4]。其中付出包括外在付出和超負荷,前者指工作要求與工作職責,后者指個體的投入程度,回報包含金錢、尊重和工作晉升形式[5]。

  付出與回報長期失衡時,個體易出現應激反應導致倦怠發(fā)生[5]。關于職業(yè)倦怠的研究對象多為“以人為服務對象”的相關職業(yè)領域,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擴展,發(fā)現職業(yè)倦怠的研究對象并不局限于此,管理者、技術工程師、工人等群體同樣也存在職業(yè)倦怠現象[7]。石油工人作業(yè)遠離城市人群、工作強度大、作業(yè)環(huán)境差、工作壓力大[7]。目前關于石油工人付出-回報失衡與職業(yè)倦怠關系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以新疆地區(qū)為例,通過探討該地區(qū)石油工人中二者之間關系,為應對石油工人的職業(yè)倦怠提供數據支持。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本次調查時間為2019年3—10月,采用整群抽樣,選取新疆地區(qū)某石油企業(yè)工人作為本次調查的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研究對象為工齡≥1年的一線崗位工人;無長期缺勤或病假史;無精神疾病史;現場講解動員后自愿參與者。排除標準:溝通交流困難者;既往有精神疾病史者;拒絕參與不愿配合者。根據現況研究樣本量計算公式,以及文獻查閱結果顯示石油工人倦怠發(fā)生率為39.79%[9],計算得n=581,考慮人群20%的失訪率,將樣本量擴大為697人。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200份,滿足樣本量需求,最終有效問卷回收1043份,回收率86.9%。

  1.2調查工具

  1.2.1基本情況調查表

  該部分由課題組設計,包括一般人口學特征(性別、年齡、民族、學歷、婚姻狀況)和職業(yè)特征(工齡、工種、倒班制度、收入)等基本信息。

  1.2.2付出-回報失衡量表采用戴俊明[10]開發(fā)的簡明職業(yè)緊張量表中ERI部分,包括付出、回報、超負荷3個模塊,分別包含6、11、6個條目,共計23個條目,采用5級計分。付出回報比ERI=E/(R×C),E為付出模塊總得分,R為回報模塊總得分,C為調整系數即付出模塊條目數與回報模塊條目數的比值,即6/11。當ERI>1時,付出-回報處于失衡狀態(tài);當ERI≤1時,付出-回報處于平衡狀態(tài)。該問卷信度為0.91,效度為0.063。

  1.2.3職業(yè)倦怠問卷采用李超平等[11]修訂的職業(yè)倦怠通用版問卷調查研究對象的職業(yè)倦怠水平,問卷內容包括三個維度:情緒耗竭、人格解體與成就感降低,共15個條目。采用7級計分制,其中成就感降低維度需反向計分。各維度得分達到臨界值(分別為25、11、16)或以上則認為在該維度上存在職業(yè)倦怠,在此基礎上,再將職業(yè)倦怠分為4個等級,依次為零倦怠(3個維度得分均低于臨界值),輕度倦怠(僅1個維度得分達到臨界值),中度倦怠(任意2個維度得分達到臨界值),重度倦怠(3個維度得分均達到臨界值)。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質量控制研究征得被調查單位的同意,調查前對調查員進行專業(yè)知識培訓,調查現場對被調查者說明本次調查的內容、目的和意義后,現場進行問卷填寫、回收,對于有問題的問卷及時復核。有效問卷信息全部雙錄入EpiData3.1數據庫。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21.0程序對其統(tǒng)計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利用均數±標準差(x珋±s)、計數資料利用百分比、率進行統(tǒng)計描述;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秩相關及有序logistic回歸對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α=0.05。

  2結果

  2.1石油工人基本情況

  1043名石油工人中男性534(51.20%)人,女性509(48.80%)人;漢族770(73.83%)人,少數民族273(26.17%)人;中專及以下學歷697(66.83%)人,大專及以上學歷346(33.17%)人;未婚218(20.90%)人,已婚825(79.10%)人;付出-回報平衡狀態(tài)655(62.80%)人,付出-回報失衡組388(37.20%)人;平均年齡(40.86±8.22)歲,平均工齡(18.98±10.76)年。

  2.2石油工人職業(yè)倦怠現狀

  研究結果顯示,1043名石油工人中有816人已出現不同程度的職業(yè)倦怠,檢出率為78.24%。零倦怠227人(21.76%),輕度倦怠395人(37.87%),中度倦怠396人(37.97%),重度倦怠25人(2.40%)。

  比較不同性別、年齡、學歷、工齡及ERI水平時,石油工人的職業(yè)倦怠程度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女性的倦怠情況(81.73%)比男性(74.91%)嚴重(χ2=-2.168,P=0.030);不同年齡段下(依次為65.85%、78.96%、80.03%)職業(yè)倦怠情況有顯著差異(Z=13.925,P=0.001);大專及以上學歷組工人倦怠情況(83.24%)較中專及以下學歷組工人(75.75%)更為嚴峻(χ2=-3.483,P<0.001);工齡>15組石油工人的倦怠水平(75.16%)明顯高于工齡≤15組(80.01%)石油工人(χ2=-2.108,P=0.035);ERI>1組工人倦怠檢出率(84.02%)比ERI≤1組工人(74.81%)更高(χ2=-5.692,P<0.001)。

  2.3ERI與職業(yè)倦怠各維度之間的相關性

  結果顯示,付出和超負荷的分數均與情緒耗竭、人格解體的分數呈正相關,回報與情緒耗竭呈正相關,超負荷和回報與成就感降低呈負相關(均P<0.01)。

  2.4石油工人職業(yè)倦怠情況的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

  方差膨脹因子診斷法結果顯示,性別、年齡、學歷、工齡及ERI的方差膨脹因子分別為1.047、1.512、1.166、1.591、1.018,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因此以職業(yè)倦怠作為因變量(零倦怠=1,輕度=2,中度=3,重度=4)。結果顯示,年齡30歲~(OR=1.671,95%CI:1.283~2.177)、年齡45歲~(OR=2.038,95%CI:1.507~2.757)、大專及以上學歷(OR=1.811,95%CI:1.503~2.183)、ERI>1(OR=1.943,95%CI:1.640~2.302)是石油工人職業(yè)倦怠的危險因素。

  3討論

  關于職業(yè)倦怠的研究發(fā)展迅速,已成為國內外職業(yè)健康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12],目前國內關于職業(yè)倦怠的研究對象仍以醫(yī)務人員、教師、警察等服務行業(yè)群體為主,對石油行業(yè)工人的倦怠情況關注較少。本次研究中,1043名石油工人職業(yè)倦怠檢出率為78.24%,以輕度和中度倦怠為主,高于中國護士的59.10%~69.10%[13]和本科教師的68.10%[14],提示石油工人倦怠情況也相對嚴峻,應引起重視。

  本次研究中,37.20%的石油工人處于付出-回報失衡狀態(tài),低于醫(yī)務人員的52.00%[15]和飛行員的92.20%[16]。但相關分析結果顯示,付出、超負荷兩維度均與情緒耗竭、人格解體呈正相關,長期超負荷工作,工人的外在付出、內在投入卻又得不到心理預期的回報時,工人的心理以及自我認知會更消極,最終導致情緒耗竭和人格解體出現[17];回報與成就感降低呈負相關,工人的付出若得到了相應或更多的回報時,工人的成就感也會更高;反之,工人容易出現沮喪情緒以及自我否定,易導致職業(yè)倦怠發(fā)生。

  本次研究中,有序logistics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30歲~、年齡45歲~、大專及以上學歷和付出-回報失衡是石油工人職業(yè)倦怠的危險因素。年齡較大者職業(yè)倦怠情況更嚴重,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加,事業(yè)處于上升期壓力大,且生活中還要贍養(yǎng)老人養(yǎng)育孩子,經濟壓力大所致[18];文化程度較高者更容易出現職業(yè)倦怠,可能是文化程度較高者對于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自己的期望更高,若薪酬、工作晉升等無法滿足預期,則容易出現心理失衡導致倦怠發(fā)生[19];ERI>1時工人的職業(yè)倦怠程度高于ERI≤1組,長期付出-回報失衡會增加個體職業(yè)健康風險,易引起職業(yè)倦怠等健康問題[20]。

  本次研究中工人的性別、工齡并非職業(yè)倦怠危險因素,和部分研究結果不一致,對于這一現象,目前仍存在一定爭議,猜測可能是職業(yè)倦怠影響因素較多、不同職業(yè)領域差異以及不同研究中對其他因素控制程度不同導致,需更多更標準的調查對這些有爭議的因素做進一步研究[21]。

  醫(yī)學論文投稿刊物:《中國職業(yè)醫(yī)學》(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74年,由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和華南區(qū)域勞動衛(wèi)生職業(yè)病防治中心聯合主辦,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生物醫(yī)學核心期刊、衛(wèi)生部首屆醫(yī)藥衛(wèi)生優(yōu)秀期刊、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優(yōu)秀期刊、廣東省優(yōu)秀科技期刊。

  綜上所述,石油工人的職業(yè)倦怠情況相對嚴峻,且ERI失衡易誘使倦怠發(fā)生[22]。石油企業(yè)應根據工人的勞動強度、作業(yè)環(huán)境、工作方式等內容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績效薪酬制度,以此來體現工人長期與城市隔絕前往野外荒漠工作的體力勞動價值,讓工人覺得自己的所有付出都能得到相應的回報,提升工人的職業(yè)認同感。企業(yè)還應當定期給予員工心理干預訓練,及時有效的幫助工人解決已經產生的不良情緒,協助工人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態(tài)。本次研究為現況研究,且采用問卷調查法,受個體認知和情緒等因素干擾,可能影響結果準確性,僅能為職業(yè)倦怠危險因素提供一定的線索,無法判定其因果關系,仍需進一步的前瞻性研究予以證實。

  參考文獻:

  [1]孫雪梅,葛華,劉繼文.新疆某銅鎳礦礦工職業(yè)倦怠現狀及其對工作能力影響[J].中國職業(yè)醫(yī)學,2019,46(5):586-590.

  [2]KhamisaN,OldenburgB,PeltzerK,etal.Workrelatedstress,burnout,jobsatisfactionandgeneralhealthofnurses[J].IntJEnvironResPublicHealth,2015,12(1):652-666.

  [3]LukenM,SammonsA.Systematicreviewofmindfulnesspracticeforreducingjobburnout[J].AmJOccupTher,2016,70(2):1-10.

  [4]SiegristJ.Adversehealtheffectsofhigh-effort/low-rewardconditions[J].JOccupHealthPsychol,1996,1(1):27-41.

  [5]蔣苾菁,張雯.付出-回報失衡與工作倦怠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1,25(1):74-75.

  [6]PadillaFC,Palmeiro-SilvaYK.Effort-rewardimbalanceandburnoutamongICUnursingstaff:across-sectionalstudy[J].NursRes,2017,66(5):410-416.

  [7]曾晶晶.工作倦怠研究綜述[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5,36(20):88-90

  作者:張玉糧,李雪,劉繼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yxlw/27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