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在電網工程投資日益精準化的背景下,本文梳理了當前電網工程造價管理流程,對已完工的電網工程的投資計劃與概算偏差率和結余率進行對比分析,并從分項費用的角度分析造成造價偏差的主要影響因素。依據工程建設過程中各責任主體的主要問題點,從建設單
摘 要:在電網工程投資日益精準化的背景下,本文梳理了當前電網工程造價管理流程,對已完工的電網工程的投資計劃與概算偏差率和結余率進行對比分析,并從分項費用的角度分析造成造價偏差的主要影響因素。依據工程建設過程中各責任主體的主要問題點,從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三類責任主體入手建立造價管理成效評價模型,利用多級模糊綜合評價方法進行實例應用與分析。最后根據分析提出了造價管理的優(yōu)化策略,為提高電網投資效率與效益、提升精益化管控水平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電網工程;造價管理;偏差分析;成效評價
2019年底國家電網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嚴格控制電網投資的通知》,對電網工程精益化、標準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造價管理是電網工程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關系到工程整個壽命周期的資金、進度等方方面面。[1−3]加強造價管理一方面可以為工程順利完工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公司降本增效,提高投資效率。
工程造價論文范例: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tài)管理控制分析
從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中可以看出,多年來,國內許多專家從管理流程角度對工程造價管控評價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有的研究單獨從電網建設工程前期著手,進行造價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4],有的研究結合實際電網數(shù)據通過問卷調查方式篩選造價管理重要因素,進而起到提高薄弱環(huán)節(jié)管理能力的效果[5]。主成分分析法、層次分析法等綜合評價方法在造價管理指標體系研究中已開展應用[6],靜態(tài)和動態(tài)造價指標值預測模型相結合的方法也為造價精益化管理提供新的方法[7]。但是從不同責任主體角度進行評價研究并且符合電網工程特點的研究仍較為不足。我國的電網工程造價管理并不成熟處于實踐階段,還存在許多可進一步完善的地方。
本文從歷年工程的造價偏差[8]分析中總結影響偏差的主要因素,為了更有效地多角度地反映工程的造價管理問題,更好的識別影響工程造價管理的責任主體,從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三類主要責任主體入手研究造價管理成效評價指標體系。同時根據研究,針對電網工程造價管理提出優(yōu)化策略,提升成本精益化管控能力,為電網工程高效建設提供有價值參考。
一、電網工程造價管理流程分析
電網工程的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從項目決策立項到竣工驗收主要經歷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招投標與合同簽訂、工程施工管理和工程竣工6個主要階段[9]。其各個管理階段都存在主要的造價管理指標。其中,可行性研究階段是工程的決策階段,也是造價管理的首要階段,對后續(xù)階段有指導性作用。初步設計階段將明確工程建設規(guī)模、工程技術方案等項目具體信息,施工圖設計階段則是初步設計的再深入,為后期招投標階段和具體施工提供可靠技術依據和數(shù)據支撐,也是造價管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因為這一階段在確保工程資金合理安排的同時,還要有效保證施工進度與項目質量。因此需要施工、建設、設計、監(jiān)理等多方的協(xié)調配合?⒐そY算階段是資金收口的最后環(huán)節(jié),需要對工程建設過程所有列支成本進行真實性、合法性的審查和評價,防止成本浪費和國有資產流失。
二、電網工程造價偏差分析
(一)電網工程投資計劃、概算及結算差異對比分析
目前對于電網工程,以上流程中的投資計劃、設計概算和結算都需要項目所屬上一級公司進行審批方可下達。這三個指標貫穿工程建設始終,對進行項目造價偏差分析具有重要價值。本文統(tǒng)計了天津市某一地區(qū)2015年至2019年竣工結算的部分電網工程的投資計劃、審定概算和結算金額三項數(shù)據,并進行對比分析。從投資計劃與概算偏差率和結余率對比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投資計劃與概算偏差率在10%以內,偏差較小。
但是有一半以上的工程結余率超過10%,甚至超過20%以上,因此在造價管理上應該進一步增強設計概算和施工階段的管控工作。為進一步分析結余率較大的原因,分別對變電站工程和線路工程兩種類型的工程的分項結余率進行分析。
從對比分析可以看出,變電站工程中設備材料結余率占比普遍較大,因此對于變電站工程應著重加大對設備材料的成本管控。而線路工程中分項結余率占比情況不盡相同,沒有規(guī)律可循,設備材料和其他費用等都可能成為結余率較大的主要原因,因此線路工程在造價管理上需要把控的問題相對較多,管理難度也會增加。
(二)電網工程造價偏差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為進一步分析電網工程結余率較大的原因,結合造價管理流程各階段管控內容,對以上結余率較大的工程項目分項進行影響因素分析。從分項費用的角度來看,建筑工程和安裝工程造成造價偏差的主要影響因素可以歸納如下:1. 設計不夠用深入,對現(xiàn)場情況考慮不夠全面在對以上工程進行結余率分析時可以發(fā)現(xiàn),由于設計深度不夠或者初設未考慮全面造成的工程量的變動是造成造價發(fā)生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設單位未做好設計階段的嚴格審核,并且設計單位對實際環(huán)境勘測和重大隱患風險預判程度不夠。
2. 施工方案變化施工方案變化主要涉及因現(xiàn)場實際情況發(fā)生變化而引起的方案變化和人為要求造成的施工方案變動兩種。施工周期越長所引起的施工環(huán)境變化可能性越大,因此嚴格把控施工進度和周期也是造價管理的一部分。人為要求造成的施工方案變動是一種由于施工方、建設方等主動提出的施工方案變化。
3. 取價標準及價格波動在對造價差異進一步分析中發(fā)現(xiàn),結算和設計階段材料設備價格變動是引起偏差另一重要因素。其中,部分是由于設計階段取價未與工程所屬地域相匹配造成的取價不合理,另一部分是由于物料價格波動所引起的。因此進一步加強價格的預估和價差調整工作將有利于縮小造價偏差程度。從影響因素看出,造成建筑安裝工程費用產生偏差的責任主體并不單一,影響因素眾多,因此衡量造價管理工作成效的評價應該更加全方位、更具體綜合性,才能更有效的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在其他費用里,通過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建設場地征用及清理費難以合理準確地估計成為造成造價偏差的主要原因。電網工程建設場地征用及清理費具體包括土地征用費、施工場地租用費、遷移補償費、余物清理費、送電線路走廊賠償費、通信設施防送電線路干擾費[10]。
三、電網工程造價管理成效評價模型
(一)評價體系的建立
通過上一章的造價偏差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影響電網工程造價的因素繁多且復雜,不能僅憑單一指標就對其成效進行界定,應該建立更加完善的評價體系使評價更加多元化和綜合化。同時為了更好的識別影響工程造價管理的責任主體,評價體系創(chuàng)新性地將從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三類影響造價管理成效的主要責任主體入手建立。電網工程建設過程造價管理成效評價體系遵循系統(tǒng)性、全面性、科學性、獨立性、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可行性指標體系構建原則,對不同責任主體在不同造價管理階段的工作責任和主要影響指標進行歸納總結。其中目標層為A,準則層為B,方案層為C。
(二)指標權重及綜合評價方法研究
1. 基于特征值法的權重確定特征值法權重確定方法能夠將定性和定量指標有機結合,通過各指標之間的兩兩比較構造判斷矩陣,求解判斷矩陣,來確定指標的權重,達到系統(tǒng)性地解決繁雜的決策問題的結果。
四、電網工程造價管理優(yōu)化策略
隨著電力改革不斷深化,國家電網公司面臨的考驗與日俱增。2019年12月國家電網公司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嚴格控制電網投資的通知》中明確表示將一定程度上減少電網物資采購和基建項目,向數(shù)字化企業(yè)戰(zhàn)略轉型。面對這一發(fā)展形勢,更加精準地進行電網工程成本管控成為當務之急。因此結合以上分析和研究,提出以下造價管理優(yōu)化策略:
(一)優(yōu)化設計質量獎懲考核機制從分析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設計在造價管理中是出現(xiàn)問題較多的地方,設計質量在未來的管理中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F(xiàn)有的合同約定、規(guī)章制度中的考核機制大多是對出現(xiàn)問題的設計單位執(zhí)行的懲罰措施,缺乏一定的激勵機制。因此應在現(xiàn)有設計管理機制中從設計質量方面加入獎勵措施,調動設計單位的積極性主動提高設計質量。
(二)強化設備材料價格更新及時性設備材料采購價格差異是造成電網工程造價出現(xiàn)偏差的普遍因素之一,現(xiàn)有的價格來源渠道各種各樣,并且物資采購與造價管理難以做到動態(tài)匹配,因此建立統(tǒng)一的價格查詢平臺,及時公開和更新數(shù)據,將進一步提高初設概算、投標等材料的準確程度,降低結余率。
(三)完善全過程造價管理評價體系全過程的造價管理評價工作結合各參與單位、各建設階段,打破傳統(tǒng)偏差分析的局限性,從全壽命周期入手,利用計量經濟學、大數(shù)據、數(shù)學模型等多學科完善評價指標,建立更完善的評價體系。優(yōu)化的評價體系可以更有效更全面地反映問題,有利于為日后的電網工程項目管理提供決策參考。
(四)加強項目的集成性和動態(tài)化管理電網工程建設周期普遍較長,因此導致工程數(shù)據難以及時掌握,甚至導致造價管理和現(xiàn)場施工嚴重脫節(jié)。因此為了動態(tài)的反映項目全貌,基于互聯(lián)網建立集合同管理、安全質量、進度管理、計量支付、檔案管理為一體的數(shù)據共享平臺,將有利于項目各責任主體和工作人員高效的業(yè)務處理,及時的解決問題,進一步提升工程的資金管控能力。
五、結論
隨著電網公司戰(zhàn)略轉型,由于電網工程投資規(guī)模大、影響因素眾多,其造價管理能力也亟需進一步加強。本文通過對天津某一地區(qū)近幾年完工的電網工程的結余率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很大一部分工程的結余率超過20%以上,造成造價偏差的影響因素繁雜,在造價管理上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其中,變電站工程中設備材料結余率占比普遍較大,對類似工程應著重加大對設備材料的成本管控,線路工程里其他費用結余率占比相對問題較多。為了更加全面綜合地對電網工程造價管理成效進行評價,本文從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三類影響造價管理成效的主要責任主體入手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利用多級模糊綜合評價方法,更有效地多角度地反映工程的造價管理問題。
通過實例應用發(fā)現(xiàn)結余率與造價管理成效水平并不互等,指標評價體系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造價管理中的問題,其建立是十分必要的。各責任主體中,設計單位評價結果普遍最低,對其應著重加強管理,尤其在設計方案深度、設備材料取費合理性、建設場地征用費預判準確性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為提升造價管理水平,本文最后從設計、設備材料價格、全過程造價管理評價體系、項目的集成性和動態(tài)化管理四方面提出了管理的優(yōu)化策略,有助于公司不斷提高投資效率與效益,提升精益化管控水平,成功促進企業(yè)戰(zhàn)略轉型。
[參考文獻]
[ 1 ] 夏曉君. 構建適應全壽命資產管理的電網工程造價管理體系[J]. 財經界(學術版),2015(12):157−158.
[ 2 ] 王鑫, 馬國輝, 楊亞彬. 電網工程造價管理體系改革的難點分析及改進建議[C]//電網工程造價管理優(yōu)秀論文, 《電網技術》編輯部, 2011: 219−223.
[ 3 ] 江偉. 基于資產全壽命周期的電網工程建設管理研究[D]. 北京: 華北電力大學, 2010.
[ 4 ] 張瑾. BJ公司電網建設工程前期造價管理評價體系研究[D]. 西安: 西安科技大學, 2019.
作者:李欣民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dzlw/2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