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我國科幻文學發(fā)展方興未艾,科幻文學方面的研究也更多停留在文學本位的視角和研究方法上,偏重從詞法和句法方面分析作品。廣泛閱讀科幻作品和相關論文后,我們試圖從科幻和修辭的角度出發(fā),統(tǒng)計出劉慈欣中短篇小說中所有出現(xiàn)過的三種修辭格:比喻、擬
摘要:我國科幻文學發(fā)展方興未艾,科幻文學方面的研究也更多停留在文學本位的視角和研究方法上,偏重從詞法和句法方面分析作品。廣泛閱讀科幻作品和相關論文后,我們試圖從科幻和修辭的角度出發(fā),統(tǒng)計出劉慈欣中短篇小說中所有出現(xiàn)過的三種修辭格:比喻、擬人和夸張,探究這三類修辭格對科幻文學產(chǎn)生的作用。
關鍵詞:修辭;科幻;中短篇小說
“修辭格是在長期的言語交際過程中逐漸定型的,為了適應修辭主體的審美追求和需要而運用的,功能上具有特定的修辭效果,結構上具有特殊的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語用上具有特別的偏理性和變異性的表達模式。”0 善用修辭格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和語言感染力。在劉慈欣中短篇小說中,修辭格的運用起著關鍵作用,這些主要體現(xiàn)在說理和狀物上。劉慈欣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靈活運用了多種修辭格。
小說文學論文:論張愛玲小說對傳統(tǒng)愛情婚姻模式的解構
目前學術界對劉慈欣中短篇小說的研究更多是使用古典文學的批評范式,強調對某一類字詞的欣賞,如《淺析<三體>的語言特色》(弋丹陽,2018年)、《劉慈欣<三體>修辭元素和文本解讀》(閆雅莉)。 本文將收集小說中的修辭格,并分析它們對劉慈欣中短篇小說產(chǎn)生了何種作用,試圖修辭格對科幻文體產(chǎn)生的影響。
比喻的運用
比喻是根據(jù)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與道理來說明或描述抽像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與道理的一種修辭手法,“作為一種認知性辭格,它的作用就在于促使詞語接受一個它原先無法接受的不可能特征。”0劉慈欣擅長把人們所熟悉的事物作為喻體,盡可能地減少陌生感。劉慈欣中短篇科幻小說中的喻體可分為:以具體事物為喻體、以抽象的或虛幻事物為喻體。
以具體事物為喻體
1.1靜態(tài)事物
(1)過去的巨型計算機同超弦機相比,就如我們的十根手指頭同那臺巨型機相比一般。(《鏡子》)
例(1)是明喻,存在一個小小的嵌套結構,在兩組比喻中,巨型計算機既是本體,也是喻體?苹米髌分,這樣描述性文字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使科幻元素、科幻形象真實可感,產(chǎn)生聯(lián)想,采用靜態(tài)的描述語言,更利于冷靜客觀地敘述。
1.2動態(tài)事物或場景
(2)鯨歌在響著,這是大海的靈魂在歌唱。(《鯨歌》)
(3)廣漠的黑色太空下,一張銀色的大膜向各個方向延伸至無窮遠處,大膜上點綴著各種色彩的小球體,像滾動在廣闊鏡面上的多彩露珠。(《鏡子》)
(4)巨大的岡瓦納古陸像初春的冰塊分崩離析。(《鏡子》)
例(2)(3)(4)都是明喻,通過“大海靈魂的歌唱”“鏡面上的多彩露珠”和“初春的冰塊”我們所熟悉的喻體,我們能夠更好地想象到超弦計算機模擬出的景像,拉近了我們與超弦計算機及鏡像模擬的距離。
以抽象事物為喻體
2.1抽象事物
(5)爸爸回頭看,夕陽將墓碑的影子拉得好長好長,圓圓吹出的肥皂泡已經(jīng)一個都不見了,像墓中人的理想,像西部大開發(fā)美麗的夢幻。(《圓圓的肥皂泡》)
例(5)是博喻,把“肥皂泡”的消失不見比作“墓中人的理想”和“西部大開發(fā)美麗的夢幻”,是為了突出喻體,讓人們理解到沙漠化的可怕,最后的勝利者仍是無邊的干旱的無奈之感。
在劉慈欣30篇中短篇小說運用比喻561次,是使用最多的修辭格,其中,描述性比喻最多,達531次,這些比喻句都能在科幻背景下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科學現(xiàn)象和原理,拉近科幻文學和現(xiàn)實生活的距離。剩余的30次比喻中,25次屬于帶有抒情特性的長句,這些長句更多的是作為人物發(fā)聲的窗口,重點在于塑造人物,使科幻文學可以獲得更高的藝術成就。
擬人的運用
“比擬是語言活動中將人的生命情態(tài)移注于物,或將物之情狀移植于人,以達到物我情趣往復回流,從而彰顯表達者在特定情境下物我同一的情感狀態(tài),使語言表達更具生動性、形像性,以之感染交際者(接受者)來達成與之共鳴的思想情感狀態(tài)的修辭文本模式。”0 比擬分為擬物和擬人,而在劉慈欣作品中擬人居多,賦予無生命的物以有生命,加深人們對所寫科幻事物形態(tài)的理解。
(12)重力減小的其他跡像也開始顯現(xiàn)出來,馮帆游泳時濺起的水花下落的速度變慢了,水坡上海浪起伏和行進的速度也在變慢,這時大海陽剛的一面消失了,呈現(xiàn)出正常重力下不可能有的輕柔。(《山》)
例(12)把大海擬人化,寫出了重力減小狀態(tài)下大海的形態(tài),不再是陽剛的,而是輕柔的,此時大海像征的浩瀚和偉力,在航海中代表的毀滅和破壞的形像,都大大削弱了。
統(tǒng)計得出,劉慈欣29篇中短篇小說總計運用比擬264次,是本文統(tǒng)計第二多的修辭手法,比擬是劉慈欣中短篇小說中具有基石地位的修辭手法。但比擬這一修辭本身并無更多可以介紹,還是承擔了描述說明的工作。
(三)夸張的運用
所謂夸張,是“故意夸大或縮小所表達對像的某些方面以強調或突出該對像的一種修辭方式0 。”由于科幻小說題材的特殊性,作者需要用豐富的想象力構建一個科幻的世界,所以需要在現(xiàn)實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征。在劉慈欣的中短篇小說中,夸張無處不在,主要是擴大夸張:
(13)我告訴加代子,那些石塊大的像一座大山,五千萬噸級的熱核炸彈只能在上面打出一個小坑。(《流浪地球》)
例(13)把石塊之大夸張到“五千萬噸級的熱核炸彈只能在上面打出一個小坑”,凸顯出清理這些石塊的困難之大。
科幻小說的素材的基礎邏輯大都來自現(xiàn)代科學,因此,現(xiàn)代科學前沿相對遠離日常生活這一特點在科幻小說中有相當體現(xiàn),無論是科幻小說的經(jīng)典題材:時空穿越,還是上述材料中的核彈,都是科學想象的產(chǎn)物,對讀者而言,理解和想像都有一定程度的困難。這些夸張辭格的運用,拉近我們與科幻事物的距離,科幻的“假”進一步成為科幻的“真”。
縮小夸張的作用不如擴大夸張明顯,主要起描述事物特征的作用:
(15)她好像在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縫進那雙布鞋。(《中國2185》)
例(15)描寫一位老大娘為解放軍趕制布鞋的情境,生動寫出解放戰(zhàn)爭前夕的軍民魚水情。
在劉慈欣30篇中短篇小說總計運用夸張107次,是三類修辭中是使用最少的一種。這與修辭格本身的特質有關,在語義場上,夸張為突出事物特征創(chuàng)造出來的修飾性詞句離事物本身更遠。
(四)比喻擬人辭格連用
我們發(fā)現(xiàn)自2000年以來劉慈欣短篇小說中,長段的比喻擬人連用緩緩增多。在《流浪地球》(2000年)、《朝聞道》(2001年)、《全頻帶阻塞干擾》(2009年),都出現(xiàn)了這樣的寫法,這種現(xiàn)象值得關注。
在30篇作品中,連續(xù)使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只有5次,但這種連續(xù)使用修辭格的寫作方式在小說中呈現(xiàn)出獨特的美感和科幻特質。
(24)在“萬年風雪”號的正前方,有一道巨大的美麗的日珥,那是從太陽表面盤旋而上的灼熱的氫氣氣流,它像一條長長的輕紗……形成了一座巨大的拱門。“萬年風雪”號從這高達四十萬公里的凱旋門正中緩緩地、莊嚴地通過……
(《全頻帶阻塞干擾》)
修辭手法在這里起到的作用是:幫助作者更好地進行科學描寫,承載作者情感。這些文本的產(chǎn)生,是科幻文學語言表現(xiàn)力增強的標識,標志著科幻文學語言的進步。
這個以修辭建構起的文本系統(tǒng),既有優(yōu)秀的景物描寫,也有科幻理念交錯其間,不僅達到了傳統(tǒng)意義上“寫實”的要求,也更好地契合了科幻文學不同以往的關注主體和描寫對象,在思考的深度和美感上也達到了較高的層次。
(五)結語
我國科幻文學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長期受到政治壓迫,偽科學和科幻文學土壤薄弱等因素影響,作品一直存在科學有余而文學不足的弊病,劉慈欣的中短篇小說,既存在描述性修辭手法,也開創(chuàng)了新的運用科幻元素的方法。希望這篇小文章可以起到拋磚引玉之效,為其他有意于此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幫助。
參考文獻:
陳方齊,張巖泉.新世紀以來劉慈欣科幻小說研究述評[J].科普創(chuàng)作,2020(04):49-61.
計文君.科學與人文張力之下的敘事——以劉慈欣《三體》系列為中心[J].當代作家評論,2021(01):155-161.
韓穎琦,劉延霞.論劉慈欣科幻小說中的科學敘事藝術[J].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21(02):71-76.
天行一云.小說與實驗——以劉慈欣的《地火》為例淺談技術型科幻小說與現(xiàn)實的關聯(lián)[J].科普創(chuàng)作,2020(04):86-92.
作者:劉紀鵬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wǎng):http:///jylw/26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