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當下中國與世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zhàn)斗彰顯了人性的道德大美與偉大力量。人性中有道德的善與美,講道德必須講人性。道德生活實踐召喚我們不能再對活生生的人性避而不見,而應當積極汲取人類的全部倫理智慧,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深入探求人性與道德關
摘要:當下中國與世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zhàn)斗彰顯了人性的道德大美與偉大力量。人性中有道德的善與美,講道德必須講人性。道德生活實踐召喚我們不能再對活生生的人性避而不見,而應當積極汲取人類的全部倫理智慧,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深入探求人性與道德關系的真理。中國傳統(tǒng)倫理肯定人有“好利”“好聲色”“趨利避害”的自然本性,重視“理寓于欲中”,又強調“導欲于理”。西方倫理思想不論是感性主義還是理性主義,都認為人性有“自愛自保”“趨樂避苦”“利己心”的一面,又有“同情心”“仁愛心”的一面,人性是一切道德情感和行為準則的基礎。現代心理科學理論揭示了由人本性所規(guī)定的飲食男女的心理欲求,是道德意識和道德原則產生的客觀心理基礎,人的從低級到高級的各種心理需求,是人深刻的內在道德動機和道德動力。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論告訴我們,道德是人們把握世界的一種“實踐精神”。人性具有自然本性,又有社會屬性,人性通過“需要”和“利益”這兩個關鍵因素對道德具有根本性的決定、影響和驅動作用。道德則通過心理引導和利益調節(jié)的方式改善人性。人性決定和制約道德,道德又調節(jié)和完善人性。在當前個人與民族利己主義抬頭,道德價值觀念紛爭,人際關系撕裂的背景下,我們應當重建合乎人性的道德理念,大力倡導“善良人性”這個可以成為全社會和全人類唯一達成“疊加共識”的倫理道德,重建良好的道德的秩序,構建中國和世界的生命共同體。
關鍵詞:人性;道德;中國倫理思想;西方倫理思想;現代心理學;歷史唯物論;善良人性
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zhàn)斗,使人們重新發(fā)現了人性的巨大道德力量。這一場全人類百年一遇的大災難,促使我們從現實生活教訓中進行倫理反思:究竟什么是人性、什么是道德?人性與道德到底是怎樣的關系?我們應當怎樣倡導合乎人性的道德?本文擬從深切感受這場抗疫戰(zhàn)斗中廣大民眾自覺迸發(fā)的善良人性的偉大道德力量入手,較為深入系統(tǒng)地從中外倫理思想史、現代心理科學理論和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角度,全面審視 道德與人性的本真關系,撥開種種思想迷霧,認識善良人性的重要倫理道德價值,以便我們能夠重建與現代人類生活相契合、以科學人性觀為基礎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真正促進我國的公民道德建設。
道德論文范例:道德完整性、專業(yè)化與社會合作
一、中國與世界:抗擊疫情彰顯人性的道德大美與偉力
今天,促使我們關注人性與道德關系理論思考的動因,源于近幾年現實道德生活對培育善意人性的吶喊,特別是看到了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在抗擊新冠肺炎戰(zhàn)斗中彰顯的人性之道德大美和偉大力量。在抗擊疫情中我們看到,人性特有的關愛生命、拯救生命的道德精神,成為人們自覺投入抗疫的最強大的內驅力。在我國疫情剛剛爆發(fā),人民面臨生命健康遭受病毒磨難的最危急關頭,全國4萬多白衣天使,不顧個人安危,“生死相托,使命必達”,到武漢、湖北治療病人,搶救病人。他們動天地、泣鬼神的英勇壯舉,沒有空洞的道德口號,只有一句:“我是醫(yī)生,不能見死不救。”在抗擊疫情中我們看到,人性中特有的同情心、正義感成為人們抗擊疫情巨大的道德凝聚力和倫理審判者。人性中樸素無華的同理心和換位思考激勵著千萬個普通民眾,包括社區(qū)工作者、快遞員、志愿者、警察、公交駕駛員、清潔工人等,在善良人性的召喚下,勇敢沖鋒在抗疫第一線。
一切合乎人性的人與事、言與行,會受到人們的真切同情、積極肯定和由衷贊美;一切不合人性的無恥謊言、官僚做派和利己行為,會受到人們的無情揭露、正義抨擊與道德蔑視。有許多自媒體作者用自己的良知和本真人性,歌頌善良人性的真善美,揭露道德上的假惡丑。在抗擊疫情中我們看到,由人性本能決定的關愛自我和他人生命,是我國億萬人休戚與共抗擊疫情的最樸素、最深沉、最自覺的道德力量。“大音若希,大象無形”,人性是最廣大民眾恪守的道德底線和道德常識。每個公民懂得,面對疫情,少接觸,戴口罩,勤洗手,自己健康,不給他人和社會添麻煩,悶在家里少出門,也是一種參加抗疫的道德善舉。同時,從樸素的人性同情心出發(fā),在自己健康安全的情況下,對全國各地遭受疫情災難和痛苦的人們伸出援助之手。億萬人有力出力,捐錢捐物,在中華大地上打響了抗疫的真正人民戰(zhàn)爭。
這種自覺的、發(fā)自人心和人性深處的巨大道德激情,是我們克服任何天災人禍,頑強生存,堅韌不拔,推動社會向前發(fā)展的最寶貴的倫理道德資源。在抗擊疫情中我們看到,人性具有的巨大道德力量也是全球抗擊疫情的最有力的正能量。在全世界疫情暴發(fā),人類陷入空前災難之際,中國和許多國家的政府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放在第一 位,世界各地的普通民眾、醫(yī)學專家、公司企業(yè)、非政府組織在抗疫急需的口罩、醫(yī)療設備、醫(yī)療專家等寶貴的資源上互相援助,互相支持。在全球抗疫中一切體現人性溫暖的善良之舉,獲得全世界人民的贊美和肯定。面對人類共同的疫情災難,全人類有著共同的人性和道德堅守。
面對這場百年一遇的人類生命浩劫,人們不分國籍、民族、宗教、黨派、性別,在人性和人道精神的召喚下揚善懲惡,連接成基本的道德共同體,凝聚成共同的精神家園。面對抗擊疫情的全球使命,人類只有一個共同的衡量是非善惡的道德標準:一切基于人性關愛生命、拯救生命、呵護生命的言行,都是善的;一切違背人性、漠視生命、傷害生命、踐踏生命的言行,都是惡的。善良人性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真實、普遍、自覺而非虛幻、個別、強制的倫理道德基石和行為底線準則。
如果有個人、集團或國家,不管他們是打著怎樣的道德旗號,無論是極端利己主義、狹隘民族主義還是流氓愛國主義、經濟至上主義,其行徑和言論都會受到世界各國廣大民眾的理性辨別和堅決反對。這一場人類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zhàn)斗和無數生活實踐告訴我們,講起碼的善良的人性,就是講道德。人性中有道德的善與美。不講人性就是大惡,講人性就是大善。但是,許多年以來,由于受到極左觀念和思想獨斷論的影響,我們的倫理學工作者和一些宣傳媒體不敢理直氣壯地講人性,占主導地位的倫理學理論往往有意無意地割裂了人性和道德之間存在的必然的內在聯系,甚至我們的許多倫理學著作都避開了人性這個為道德奠基的最重要范疇。今天,我們聽從生活實踐的巨大召喚,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深入研究人性與道德的本真關系,具有重大理論價值和重要現實意義。
二、我國人性與道德關系的傳統(tǒng)倫理智慧
什么是人性?一般地說,人性是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tǒng)一,是人區(qū)別于“獸性”(其他自然界的動物)或“神性”(超自然的精神偶像)的各種特性或屬性的總和和概括。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倫理學界長期以來對人性與道德的關系缺少嚴謹和科學的審視和研究。悉心考察和汲取中外倫理思想史重要倫理學家有關的寶貴智慧,有利于我們深入認識道德的人性基礎與人性的道德價值。
在中國倫理思想史上,先哲們對人性與道德問題的探討是從肯定人在自然界的崇高地位開始的,認為作為“天地之性”的人“最為天下貴”,明確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辭下》)。“生生”即愛護自我的生命、他人的生命及宇宙萬物的生命是人的最大道德?鬃虞^早研究人性問題。他認為,人“性相近,習相遠”(《論語·陽貨》)。就是說,人性本身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只是后來受到教育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人的行為習慣才產生差異。告子認為,人性是天生的,與生俱來,“生之謂性”,并明確提出“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
告子明確把人的“食”即人的基本吃喝需要與“色”即兩性情欲和繁衍后代的需要,看作天經地義的基本道理,這在道德認識上具有重大思想意義。孟子認為人性本善,并且把性善論作為自己整個道德學說的基礎。他說:“人性之善,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就是說人性本善,就像水自然向下;人性沒有天生不善的,猶如水沒有天然不向下的。他以“四心”說來闡釋人性的特點及其與倫理道德的關系。孟子認為人性即人心,人性是道德的基礎和本源。
他說“仁義禮智根于心”(《孟子·盡心上》),仁義禮智這“四德”根植于人的內心,源于人的本性。他明確指出:“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把人的“惻隱之心”即真誠的同情心理,如看到別人的小孩面臨落井的危險時,不顧個人的名利自然地想去救助,看作仁義道德的開端。這一洞見具有深刻的倫理理論意義和普遍道德價值。與孟子的性善論不同,荀子提出性惡論。他認為人具有“心好利”“好利惡害”的生理傾向和自然本性。他指出:“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為也。”
(《荀子·性惡》)就是說,順著人的好利、好聲色的自然本性發(fā)展,必然產生爭奪、淫亂等惡行。人的自然本性是惡的,善良只是人為教化的結果,“偽而生禮義”(《荀子·性惡》)。荀子明于性偽之分的觀點對于后人如何深入理解人性與道德的關系是具有啟發(fā)意義的。與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不同,墨子認為人性既不善也不惡,他認為:“人性如素絲,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墨子·所染》)就是說,人的本性或道德本來沒有善惡的區(qū)別,而是后天“所染”,即環(huán)境、師長、朋友、教育等熏染的結果。①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對于人性與道德問題的各種有益見解,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道德智慧。但在之后,由于受到封建專制主義和以董仲舒為代表倡導的三綱五常、“存天理,滅人欲”等封建倫理道德觀念對人性的扼殺,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人性與道德的關系被粗暴隔離、扭曲和踐踏。李贄是明末清初較早反對封建倫理道德的杰出思想家。他明確提出:“人必有私”的人性論,指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若無私心,則無心矣。”
(《藏書·德業(yè)儒臣后論》)李贄認為,只要是人,都有“私心”。他說:“趨利避害,人人同心,是謂天成,是謂眾巧。”(《焚書·答鄧明府書》)“私心”是人的生存本能,即使是圣人,也不能超凡。他指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焚書·答鄧石陽書》)就是說,離開人的基本物質需求,談不上任何倫理道德,滿足人的基本需要和利益是合人性、合道德的。李贄還明確提出“以百姓之邇言為善”。這是因為“邇言”真實地反映了“民情之所欲”(《焚書·答鄧明府書》),反映了人們共同的利益需求。他認為,在道德上應該以是否反映“民情之所欲”作為判斷善惡是非的標準,而不應以“圣人”的只言片語為準繩。他認為道德是“新新不已”的,即使是儒家的經典,也萬不可成為“道學之口實,假人之淵藪”(《李氏文集·明燈道古錄》)。李贄認為,道德唯有體察民情、反映民意、合乎人性才能“千古長新”,具有新的生命力。
三、西方關于人性與道德關系的倫理智慧
在西方倫理思想史上,人們普遍認為有一種人的本質,它決定了什么是人,以及是什么將人與其他動物區(qū)別開來。人性涉及一系列其本身就有的道德的和美學的特點。人性在道德生活中是尊敬的對象,人性的道德特性和美學特性由人的特性體現出來?ㄎ鳡栐凇度苏摗分兄赋,如果我們用“人性”這個詞去指人的普遍主體,“人性并不由人解釋,而是人要由人性解釋”。
①在古希臘羅馬時期,一方面是以普羅泰戈拉為代表,以高揚“人是萬物的尺度”為標志的樸素直觀的人性決定道德的真理性發(fā)現;另一方面是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倫理學以人的幸福為最高價值目標的人性與道德理性學說創(chuàng)建。在亞里士多德看來,“追求快樂是一切生物的本性,快樂從在搖籃里就伴隨著我們,人們總是以快樂和痛苦調節(jié)人們的行動”。②他認為,幸福是人們所追求的最高的善,要實現幸福,離不開德性。亞里士多德把人追求的善及人的幸福分為包括金錢、地位、榮譽等的“外在諸善”;以身體健康為標志的“身體的善”;和以高尚德性為標志的“德性的善”。他指出,“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現實活動”。③亞里士多德一方面強調人是理性的動物,理性是人獨有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肯定人的欲望、意向和情感都與道德德性密切相關,因為它們是倫理德性的來源。他并不否認人的非理性欲望在道德形成與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現代心理科學對人性與道德關系的實證審視
道德意識的形成和道德行為的產生都根源于人的心理機制。我們要全面地認識人性與道德的本真關系,必須借助現代心理科學理論的觀照,F代心理科學理論一方面吸取了以往人類對人性與道德關系的重要思想成果;一方面又借助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的心理學實證研究方式,為人們科學全面地認識兩者的內在關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論依據,F代精神分析心理學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弗洛伊德,首次提出了關于人性的自然生理和心理基礎的深刻洞見。
個人的人格結構及其生成機制,道德主體行為的內在動機,人類道德行為的緣起和道德行為發(fā)展變化的動力等重要理論,為我們認識人性與道德的關系提供了一條嶄新的科學認知的重要路徑。⑤弗洛伊德認為,滿足人的食與色的需求是人自然的、不可改變的固有本性。人的趨樂避苦的心理和行為傾向是由人的自然本性決定的。他指出:“整個的心理活動似乎都是在下決心去求取快樂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動地受到唯樂原則調節(jié)。”
、薷ヂ逡恋绿貏e對人性中的客觀的性需求,做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科學而深入的心理實證研究和道德文化思考,對由人性決定的道德緣起和發(fā)展做了重要的、富有啟發(fā)的理論闡述。五、歷史唯物主義視野中人性與道德的辯證關系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們對人性與道德關系問題的爭論一直持續(xù)不斷。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在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全社會和倫理學界開展了一場人性與道德關系問題的空前大辯論。由于受到殘留的極“左”思潮和獨斷論的粗暴干涉和打壓,當時的倫理學主流傾向仍然把人性歸結為“資產階級人性論”,扭曲了歷史唯物主義對人性及其與道德的關系的真理性認識。
六、重建合乎人性的道德:用善良人性建構生命共同體
我們已經親證了億萬人民群眾在抗擊疫情中迸發(fā)出來的基于人性的道德大美和偉大力量,又從中外倫理思想史考察、現代心理科學實證審視的角度就人性與道德的關系進行了理論反思,并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視角對兩者的辯證關系做了新的分析,使我們對人性在道德的形成、發(fā)展和發(fā)揮職能過程中的重要性有了更為科學正確的認識。一旦我們去掉了片面思想的蒙蔽,實現了對虛幻道德的祛魅,就能夠重新回到人的道德本身,回到有人性的道德。
人類的全部倫理智慧表明:人性既具有飲食男女的自然屬性,又具有基于對他人和群體同情的社會屬性;道德是在人類從事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實踐中產生的,是為維護個人及群體的需要和利益服務的;人滿足自身需要的個人利益不僅是人類道德的基礎,而且是人類道德不斷發(fā)展的內在心理機制和主觀意志動力。
因而,人們關心自我與他人的基本需要和利益,以及追求滿足這種需要和利益的動機、行為,本身是道德的。人的道德首先要為人的需要、利益和幸福服務。與此同時,人性區(qū)別于獸性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人的社會性,具有基于同情他人的道德理性。因而人為了自己生活得好,必須讓和自己生存發(fā)展有關的人生活得好,幫助作為生命共同體的其他的人也能得到幸福。人所特有的道德理性承載著人類的價值追求和文明理想,引導人性隨著社會生活發(fā)展不斷完善升華。
作者:王正平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wslw/25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