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分析和研究漢字的文化價值是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方式。 通過夏字形解讀出上古先民對人的認知、夏朝文化對后世的影響以及國家文明的緣起和傳承,從而不斷揭開夏字中蘊藏著的中華優(yōu)秀文化內(nèi)涵。 【關(guān)鍵詞】 漢字; 夏;
【摘要】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分析和研究漢字的文化價值是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方式。 通過“夏”字形解讀出上古先民對人的認知、夏朝文化對后世的影響以及國家文明的緣起和傳承,從而不斷揭開“夏”字中蘊藏著的中華優(yōu)秀文化內(nèi)涵。
【關(guān)鍵詞】 漢字; 夏; 文化價值; 傳承
文字是人類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與自然融合的智慧結(jié)晶。 漢字的文化價值是漢字沿用至今的生命力,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原動力。 漢字中記錄著中華民族認知自然界的規(guī)律,記錄著部族的興衰、朝代的更替,記錄著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規(guī)則。 因此,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選擇對漢字的分析和研究是正確的、意義是深遠的。
在日常的閱讀中,很少有對“夏”字的由來、“夏”字的奧秘、“夏”字歷史文化的討論。 而在學術(shù)討論中卻不乏對“夏”字的鐘情者,深刻解讀著“夏”字中蘊藏的中華優(yōu)秀文化內(nèi)涵。
漢字文化論文:從漢字聽寫大賽看學生的書寫問題
一、“夏”字見證著人類認知的發(fā)展
人類文明早于文字的出現(xiàn),認識人類文明卻需要文字的輔助,這緣起于漢字的產(chǎn)生過程。 《周易·系辭》記載:“上古結(jié)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 ”鄭玄作《周易注》:“結(jié)繩為約,事大,大結(jié)其繩,事小,小其繩。 ”《說文解字》則載:“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 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可見,漢字源起從“結(jié)繩為約”,到“易之以書契”,再到“蓋依類象形”倉頡造字,呈現(xiàn)出漢字發(fā)展的漫長歷程,更重要的是記錄了人類認知的發(fā)展歷程,這在“夏”字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中呈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一)“夏”字在上古先民那里的意義就是“人”。 要講清楚漢字的來龍去脈,無法越過《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中“夏”字是小篆體字形“
”,“中國人也。 從夂,從頁,從臼臼。 臼,兩手; 夂,兩足”; “頁”則釋為“頭也”。 據(jù)此,許慎認為“夏”是指人:頭加上兩手、兩足,是一個高大威猛的人體的象形。 這一觀點在中國文字史上影響較為深遠,比如,戴侗在《六書故》中載有:“夏,舞也。 臼,象舞者手容,夂,象舞者足容”,其將“夏”字釋為跳著優(yōu)美舞姿的人的象形; 還有孔廣居在《說文疑疑》中載有:“夏,從臼,手有所持也,從夂,足有所躧也:象農(nóng)夫之夏日治畦也; 夏者,禹有天下之號也。 從臼,手有所持也,從夂,足有所躧也:象神禹之八年治水也”,其將“夏”字釋為正在勞作的農(nóng)夫形象,更引申為“大禹”的形象。 這都是基于對人的認知而對“夏”字的判斷和理解。
(二)“夏”字的引申義也源于對人的認知的完善發(fā)展。 有學者認為的“夏”字有“大”“西”等意義,也都是基于對“‘夏’字為人”的認知假借或引申出來的。 比如,《爾雅·釋詁》記載的“夏……大也”,《方言》中也提到“自關(guān)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而愛偉之謂之夏”等內(nèi)容,都是在講“夏”有“大”的意義。 但《說文解字》中講,“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據(jù)此,“大”字是正面舉起雙手的人的一種簡單象形。 “夏”字也是正面的人的形象,但更突出了“高大威猛”的形象,因此,“‘夏’和‘大’其實是一個字”[1],“夏”“人”“大”字只不過是上古先民對人這一類認知對象從不同角度上的不同理解,反映到記錄和表達形式上的不同,并在應用中不斷延伸出不同的意義。 再如,有學者在論證“周人稱夏”中“夏”字的意義為“西”時提到,“‘夏’是商人對是‘西土之人’的命名,周人正好可以借助‘夏’來成為‘西土’中的佼佼者,同時也可以與殷商形成區(qū)別,并擁有和商人對峙的資格……周人在面對東方殷人遺留下來的強大勢力時,依然要不斷強化自己在‘西土’中的優(yōu)勢,通過‘夏’的含義給殷人帶來震懾力”[2]。 “夏”字有“西”的意義存在,還是將“夏”定義為“夏人”“西土之人”的基礎(chǔ)上得出的,也沒有脫離開“夏”字為“人”的認知基礎(chǔ)。
二、“夏”字見證著中國歷史的發(fā)展
“夏”作為國家名稱被人們熟知,主要來自歷史教科書。 夏啟廢除了禪讓制,取得了與其他部族邦國首領(lǐng)爭奪王位的勝利,建立我國歷史斷代的第一個世襲制的朝代,開啟了我國“家天下”的新紀元。 目前公認發(fā)現(xiàn)的最早文字是商朝甲骨文,關(guān)于夏朝的記載也多見于春秋戰(zhàn)國及以后的文獻典籍中,因此,夏朝的存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被質(zhì)疑。 經(jīng)過近幾十年的考古發(fā)掘,出土了“二里頭的文化牛骨刻辭”[3]“二里頭的文化玉器”[4]“新鄭望京樓的夏商雙城”[5]等歷史文化符號正在不斷揭開夏朝的神秘面紗。
(一)“夏”朝是真實存在的。 《尚書》有載:“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遂與桀戰(zhàn)于鳴條之野,作《湯誓》。 王曰:格爾眾庶,悉聽朕言。 非臺小子敢行稱亂!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這段商湯討伐夏桀的檄文,讓人不得不在承認商王朝客觀存在的基礎(chǔ)上,必然推斷出夏王朝是真實存在的。
可能有學者會指出:上文所引用的《尚書》為東晉文人梅賾所獻的孔傳古本,該古本在“清華簡”釋讀《傅說之命》的過程中被證實有作偽的嫌疑。 但是,恰恰還是在釋讀“清華簡”的過程中證實了孔傳《尚書》關(guān)于商湯討伐夏桀記載的真實性。 “清華簡”《尹至》有言:“湯曰:汝告我夏隱,率若時? 尹曰:若時。 湯盟質(zhì)及尹,茲乃柔大縈。 湯往征弗附。 摯度摯德。 不僭。 自西剪西邑,戡其有夏。 ”不僅如此,《尹至》的這段記載還與《呂氏春秋·慎大》關(guān)于“湯乃惕懼,憂天下之不寧; 欲令伊尹往視曠夏,恐其不信。 湯由親自射伊尹……湯猶發(fā)師以信伊尹之盟,故令師從東方出,于國西以進; 未接刃而桀走。 逐之至大沙,身體離散為天下戮。 ”的記載是相互印證的。 據(jù)此,可以這樣理解:如果夏朝的王權(quán)不存在,何以滅之呢?
(二)“夏”朝的真實存在為后世歷史發(fā)展提供了重要文化支撐。 《尚書正義》注:“大國曰夏”,《左傳·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華夏一也”,《淮南子·墜形訓》載:“西北方曰大夏”等等,都是關(guān)于“夏”字與王權(quán)有關(guān)聯(lián)的訓詁。 基于以上對“夏”字注疏和記載的認同,自夏朝以后,在我國歷史上從“周人稱夏”現(xiàn)象,到晉代十六國時期的赫連勃勃以匈奴為夏后氏苗裔的身份自居建立夏國,到隋末唐初的竇建德假借玄圭之典比附夏禹建立了夏國,再到李元昊在宋之西北建立夏國,以至到今天的寧夏的定名,大致都與“夏”字訓詁和“夏”文化有關(guān)。 這樣的解讀看似牽強附會,如果從中華文化傳承的角度去看待“夏”字和夏朝的文化內(nèi)涵,其中道理不言而喻。
三、“夏”字見證著國家文明的發(fā)展
夏朝是“家天下”世襲制國家的開創(chuàng)者,也中華國家文明的肇始者。 至于夏朝開創(chuàng)了世襲制國家,在前文已經(jīng)論述,不再贅述。
(一)“夏”字中蘊藏著國家文明。 “夏”字是被施加刖刑而慘死的人的象形。 華強的《甲骨文比較研究》中認為,《說文解字》中的“夏”字是小篆體,是對秦公簋上“夏”字的完美演化修復,這種演化修復掩蓋了“夏”字產(chǎn)生的恐怖血腥的事實。 秦公簋上“夏”的字形為“
”。 首先華強認為,“夏”的字形“表示的是一個人”,這與前文觀點是一致的。 但是這個字形中的人“只有一只手,兩條腿一個頭顱”,“這個人的左臂已經(jīng)不知取向。 兩條腿中的右腳自膝下被砍掉了,左腿自大腿以下也被砍掉了(參見《破譯39》刖刑)”。 華強先生認為,秦公簋上的“夏”字是被實施了“刖刑”的人的象形,并且這個人是夏帝履癸,也就是夏桀。 《辭源》釋“桀”字為“古代分裂犯人肢體的酷刑,通磔”。 《說文解字》也載有:“桀,磔也。 ”夏帝履癸之所以被謚號為“桀”主要就是這個緣故。 因此可見,刖刑在夏朝已經(jīng)存在了。 而刑罰是國家意志實現(xiàn)的保障條件,是國家規(guī)范人類行止的“文明”。 正如《論語·八佾篇》中記載的“哀公問社于宰我”時,宰我的理解那樣:“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zhàn)栗。 ”雖然刑罰讓人不寒而栗,卻是歷朝歷代的一種治國策略。
(二)夏禮是我國歷史上國家文明傳承的主要內(nèi)容。 《論語·為政篇》中載:“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論語·八佾》有載:“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在孔子看來,中華文明發(fā)軔于“夏禮”,這是無疑的。
至于“夏禮”的豐富內(nèi)涵,郭泳在《中華文明的開端:夏》有了相對系統(tǒng)的梳理。 進入夏朝以后,延續(xù)了氏族部落時期以“樸”為尚、以“儉”為榮的優(yōu)秀特質(zhì); 面對國家一統(tǒng)、民族融合的壓力,鑄九鼎,定九州,以正王權(quán); 置法度,正刑典,建歷法,養(yǎng)民“九功”,維護國家安定和社會昌明等等,并由國家強制力推行,逐漸形成了國家文明層面的夏禮。 因此,夏禮不僅有服民以道德、漸民以教化之禮,還有吊民伐罪、解民倒懸之禮,更有遐邇一體、率賓歸王之禮,所以,夏禮深刻地具體地作用于國家秩序、國泰民安,并對后世國家文明的發(fā)展影響深遠。
四、結(jié)語
從“夏”字中解讀出了上古先民對人的認知、夏朝文化對后世的影響以及國家文明的緣起和傳承。 因此,漢字是華夏民族創(chuàng)造出來的歷史記憶的密碼、優(yōu)秀文化的載體,其中的文化價值期待我們進一步去挖掘、傳承和發(fā)展。 而需要我們做的就是,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規(guī)范使用漢字,去領(lǐng)悟和敬畏漢字中文化價值,就是在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過程中做出了貢獻。
參考文獻:
[1]雷春輝,楊世宏.“夏”“商”“周”三字音義之漢藏語互證[J].長春大學學報,2020,30(01):40-44.
[2]鐘云瑞,高曉軍.“周人稱夏”析因——基于“夏”字詞義訓詁的考察[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38(03):142-151.
[3]李維明.二里頭文化牛骨刻辭發(fā)現(xiàn)“夏”字[N].洛陽日報,2019-10-24(009).
[4]朱乃誠.二里頭玉器:鉤沉夏史的新視角[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1-03-18(007).
[5]張冬云.新鄭望京樓 夏商“雙城記”[N].河南日報,2021-01-29(013).
作者簡介:任金花,女,漢族,河北冀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歷史教學和歷史文化研究。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網(wǎng):http:///wslw/29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