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 目的 利用雨課堂平臺,建立教學培訓知識庫,觀察利用知識庫學習在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7月至8月輪轉心血管內科的20名護理實習生為研究對象,同時體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及雨課堂教學方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即現(xiàn)場集體授課模式;雨課堂教
【摘要】 目的 利用“雨課堂”平臺,建立教學培訓知識庫,觀察利用知識庫學習在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7月至8月輪轉心血管內科的20名護理實習生為研究對象,同時體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及雨課堂教學方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即現(xiàn)場集體授課模式;雨課堂教學模式即利用雨課堂平臺建立知識庫,利用下班時間自主學習、考核,采用調查表方式對兩種教學模式進行評價。結果 雨課堂學習時間自由,時間可控,節(jié)省時間,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程度方面的滿意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P<0.01);“雨課堂”平臺建立知識庫教學模式是一種科學實用、簡單便利,學習時間自由的教學方式,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滿意度。
【關鍵詞】 雨課堂; 知識庫; 臨床護理; 實習帶教
臨床實習生由學校到臨床學習,面對每天在病房的各種繁雜操作的學習,還有各種理論培訓,每次學習,浪費在路上的時間比上課時間還多,如何給實習生減負已成為臨床帶教老師面臨的新問題。并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各種教學模式的應用越來越多,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受時間,空間內容的限制[1],學習時間自由,能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1] ,現(xiàn)網絡課程已廣泛應用于外科護理學課程建設,麻醉實習教學,冠心病診治課程教學[2-3]等,而“雨課堂”就是基于互聯(lián)網的大背景下,由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fā)的為了連接師生的智能終端[4],本研究利用雨課堂這一學習軟件,建立心血管內專科培訓知識庫,將專科培訓內容制作成課件,并將教師授課內容錄制語音,學生可利用業(yè)余時間自由支配學習,并可以反復學習。本研究旨在探討基于“雨課堂”建立知識庫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選取2020 年7月至8月輪轉心血管內科的20名護理實習生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傳統(tǒng)教學模式組:給予傳統(tǒng)模式培訓,即采用課件現(xiàn)場集體授課模式。
1.2.2 雨課堂教學模式組:利用雨課堂平臺,建立知識庫,實習同學利用下班時間自主學習。
1.2.2.1 構建“雨課堂”學習環(huán)境
(1)教師先對雨課堂微信公眾平臺賬號進行關注,進入我的課程界面,填寫好姓名、單位、身份等基本信息,直接點擊“我要開課,創(chuàng)建新的課程和班級。創(chuàng)建成功的班級生成專屬二維碼及邀請碼,可以通過郵件、微信等各種方式將二維碼(或邀請碼)告知學生,學生可掃碼(或輸人邀請碼)加入班級。
(2)電腦下載并安裝“雨課堂”軟件,學習軟件的使用及功能。
1.2.2.2.建立知識庫
(1)根據科室學習的內容,制定學習計劃,教學臨床路徑,根據教學路徑分配相應的老師進行課程制作,并提拔老師為協(xié)同教師,共同參與課后監(jiān)督與管理。
(2)遵循雨課堂手機課件要求,重新制作適配手機的PPT學習課件。若利用原有的課件,則在下載安裝雨課堂的電腦上打開課件,打開課件點擊應用工具欄的雨課堂功能,進行入雨課堂模式,再點擊上傳手機課件,將課件上傳至手機。
(3)手機微信上會接受到課件上傳成功的通知,點擊進入課件,教師利用手機錄音,對每一頁PPT進行講解錄音。
(4)將錄制好的課件發(fā)布到相應班級。
1.2.2.3.教學效果監(jiān)督
(1)實時問答互動,學生難點反饋,學生下班后按照科室制定的臨床教學路徑進行學習,在學習每一頁內容時,可利用每頁課件的“收藏”和“不懂”按鈕,把課程中不懂的知識點進行標記,教師會收到“不懂”數(shù)據的反饋,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在上班時進行面對面的重點講解。
(2)教師后臺監(jiān)督學生學習情況。教師在后臺,可看到每一個學生瀏覽課件的時間,查看學生是否學習。上班時間,遇到相關知識點,再進行提問,了解監(jiān)督學習情況,并登記在教學路徑表上。
(3)發(fā)布課后試卷,進行考核。教師通過發(fā)布課后試卷功能,讓學生通過課后練習,完成相應的操作及應用練習,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堂課知識點的掌握及教育目標完成的基本情況。
1.3 授課評價
1.3.1 實習生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調查:采用自行編制的評價表測評兩種教學模式的滿意度,包括對學習時間自由,時間可控性,節(jié)省時間,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程度等方面的滿意度評價,滿分為100 分,共5個條目,每個條目20分。并收集實習生對“雨課堂”教學模式的意見及建議,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進行改進。
2 結 果
2.1 學生對“雨課堂”教學模式,在線學習時間自由,時間可控性,節(jié)省時間,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程度方面的滿意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均P<0.01)。目前,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雨課堂”的方式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提高了實踐能力。而將“雨課堂”應用于實習生的培訓中,可以達到臨床帶教目標,并可以節(jié)省學習時間,來往科室學習的時間,帶教老師反復授課時間,并且學生可以反復聽課學習,加強鞏固所學知識,“雨課堂”教學模式更能達到真正培訓的目的,提高實習同學的自主學習能力,工作能力。
醫(yī)學方向評職知識:衛(wèi)生教育方面論文發(fā)表的cssci期刊
3 討 論
研究顯示,學生對應用雨課堂建立知識庫的學習方式一致好評,它學習時間自由,避免大家上班時間不統(tǒng)一,難以集中授課的問題,也減少了教師反復授課的時間,對不懂得知識可以反復學習,并且可以和老師進行互動交流,還可在任何時間、地點學習。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學習同學未能面對面進行互動交流;第二,受手機內存及網速影響,一些視頻學習難以順暢學習;第三,手機屏幕大小,用眼過多損傷視力。微信支持的“雨課堂”教學模式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還需要繼續(xù)研究,在科技進步中逐步完善。
參考文獻:
[1]. 童曉瓊 何劍 周曉艷等,“互聯(lián)網+” 教學模式在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 HEALTHEDUCATION 衛(wèi)生教育,1672-5654.2019.18.160
[2]. 劉衛(wèi),史鐵英 互聯(lián)網 教學模式下的外科護理學課程建設 [J]課程改革研究,. VOL.36.2018 N0.20
[3]. 石海霞,杜雪江,互聯(lián)網+ 教學在麻醉實習教學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Jun.2018,N0.24
[4]. 王瑋, 王小遷,“互聯(lián)網+” 時代下基于 “雨課堂” 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模式探究[J].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電腦知識與技術,Vol.15, No.24, August. 2019
作者:蔣桂艷,湯柳麗,江先美,謝玲玲,梁春妮,韋柳芳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jylw/2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