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人妻,久久三级免费,国模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动漫

國內或國外 期刊或論文

您當前的位置:發(fā)表學術論文網農業(yè)論文》 黑龍江半干旱區(qū)紫花苜蓿高產栽培技術> 正文

黑龍江半干旱區(qū)紫花苜蓿高產栽培技術

所屬分類:農業(yè)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22-04-09 12:02

本文摘要:摘要:黑龍江西部位于松嫩平原,屬北溫帶半干旱季風性氣候,降雨量少,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土壤沙化、鹽堿化嚴重。紫花苜蓿是一年種多年收牧草,有牧草之王之稱,不僅具有產量高、營養(yǎng)價值高、適口性好等優(yōu)點,而且其根系發(fā)達,耐寒、適 應 性 強、耐 瘠 薄,是發(fā)展畜牧業(yè)的

  摘要:黑龍江西部位于松嫩平原,屬北溫帶半干旱季風性氣候,降雨量少,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土壤沙化、鹽堿化嚴重。紫花苜蓿是一年種多年收牧草,有“牧草之王”之稱,不僅具有產量高、營養(yǎng)價值高、適口性好等優(yōu)點,而且其根系發(fā)達,耐寒、適 應 性 強、耐 瘠 薄,是發(fā)展畜牧業(yè)的首選牧草。大力發(fā)展紫花苜蓿種植業(yè)不僅解決了畜牧業(yè)優(yōu)質飼料缺乏的問題,同時也提高了本地區(qū)的土壤防風固沙和水土保持能力,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態(tài)效益、經濟效益顯著。本課題組根據多年試驗數據,集成配套出一套適宜黑龍江半干旱區(qū)紫花苜蓿高產栽培技術并經過示范驗證,增產效果顯著,F從播前準備、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收獲等環(huán)節(jié)對紫花苜蓿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介紹,以期為黑龍江半干旱區(qū)紫花苜蓿種植提供指導。

  關鍵詞:紫花苜蓿;高產;栽培技術;黑龍江

苜蓿栽培

  紫花苜 蓿 是 一 種 優(yōu) 良 多 年 生 豆 科 牧 草,具 有飼用營養(yǎng)價值 高、產 量 高、適 口 性 好 的 特 點,在 我國牧草種 植 業(yè) 發(fā) 展 中 具 有 極 其 重 要 的 地 位[1-2]。黑龍江省是 畜 牧 大 省,紫花苜蓿種植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是種 植 結 構 調 整 及 畜 牧 業(yè) 可 持 續(xù) 發(fā) 展 的 關鍵[3]。2016年為了 推 進 鐮 刀 彎 種 植 業(yè) 結 構 調 整,大力發(fā)展飼草種植,促進種養(yǎng)結合,黑龍江省對種植苜蓿進行了補貼[4]。

  盡管黑龍江省苜蓿產業(yè)勢頭向好,但是在實際生產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如苜蓿越冬率低、水 資 源 利 用 率 低、施 肥 不 科 學、產量低等問題[5-7]。為了提高黑龍江半干旱區(qū)紫花苜蓿生產水平,實 現 苜 蓿 種 植 高 產、優(yōu) 質,本 課 題組通過多年 試 驗,總結出了一套適宜本地區(qū)推廣的紫花苜蓿 高 產 栽 培 技 術,以期對本地苜蓿種植業(yè)提供理論指導。

  1 形態(tài)特征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 豆 科 草 本 植 物,株 高40~130cm。主根發(fā)達粗壯,可深深扎入土層數米,側根發(fā)達,主要分布在30cm 以上土層中。莖直立、叢生以至平臥,四 棱 形,無 毛 或 微 被 柔 毛,枝 葉 茂盛。羽狀三出 復 葉;托 葉 大,卵 狀 披 針 形,先 端 銳尖,基部全緣或具1~2齒裂,脈紋清晰;葉柄比小葉短;頂生小葉柄比側生小葉柄略長。

  花 序 總 狀或頭狀,長1~2.5cm,具花5~30朵;總花 梗 挺直,比葉長;苞片線狀錐形,比花梗長或等長;花長6~12 mm;花 梗 短,長 約 2 mm;萼 鐘 形,長 3~5mm,萼齒 線 狀 錐 形,比 萼 筒 長,被 貼 伏 柔 毛;花冠顏色 多 種:淡 黃、深 藍、暗 紫 色;子 房 線 形,具 柔毛,花柱短闊,上端細尖,柱頭點狀,胚珠多數。莢果成熟 時 棕 色;有 種 子10~20粒。種子 卵 形,長1~2.5mm,平滑,黃色或棕色。初花期在6月9~15日,盛花期在6月16~20日[8]。

  2 紫花苜蓿的優(yōu)點

  2.1 適應性廣紫花苜蓿

  對 土 壤 要 求 較 為 寬 松,在 地 力 較 差的地塊 也 可 以 生 長。在 土 層 深 厚、土 壤 肥 力 好,pH 在6~8之間,排水良好的地塊生長的最好。

  2.2 抗逆性強紫花苜蓿

  具 有 較 強 的 耐 寒 能 力,在 低 溫 狀 態(tài)下,5~6℃即可發(fā)芽,出苗后可以耐受-6~-5℃的低溫,成株能耐受-30~-20℃的低溫,冬天若有雪覆蓋,甚至可以耐受-40℃低溫。另外,紫花苜蓿也耐旱,其 根 系 發(fā) 達,尤其是主根較發(fā)達,入土深度可達幾米,在降水量少的地方也可正常生長。

  2.3 營養(yǎng)豐富紫花苜蓿

  莖 葉 營 養(yǎng) 豐 富,干 物 質 中 粗 蛋 白 含量23.1%,且氨基酸組成全面,消化能8.5kJ/kg,粗纖維含量25.6%。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葉黃素、胡蘿卜素 等 營 養(yǎng) 物 質。中性洗滌纖維含量較高,易被草食家 畜 轉 化 利 用。與禾本科牧草相比,紫花苜蓿莖葉中 可 消 化 養(yǎng) 分 高2倍 左 右,可 消 化 蛋白質高2.5倍左右,礦物質含量高5倍左右。

  3 紫花苜蓿高產栽培技術

  3.1 播前準備

  3.1.1 選地紫花苜蓿對土壤要求不高,但以肥力高、土層深厚、通透性好、保肥水能力強的壤土或沙壤土為最佳。紫花苜 蓿 適 宜 在 中 性 或 弱 堿 性 土 壤 中 生長,以pH7~8.5為宜。若 土 壤 呈 酸 性 不 利 于 苜蓿形成根瘤菌,而影響飼草產量,應在酸性地塊投放石灰調節(jié)pH。

  3.1.2 整地由于紫花 苜 蓿 種 子 頂 土 能 力 弱,所 以 整 地 質量至關重要,整 地 質 量 的 好 壞 關 系 到 出 苗。播 種前將地塊深翻、細耙、旋耕、起壟,整地質量要達到土塊細碎,上虛下實,土壤疏松,地面平整,利于出苗。

  3.1.3 品種選擇

  優(yōu)良的品 種 是 獲 得 高 產 的 重 要 前 提,應 該 根據本地的生 態(tài) 條 件、易發(fā)病害發(fā)生情況選擇豐產穩(wěn)產性好、越冬能力好、抗病性強的品種。適宜黑龍江半干 旱 區(qū) 種 植 的 品 種 主 要 有 龍 牧 801、龍牧803、龍牧806、敖漢苜蓿、農菁一號等。

  3.1.4 施足底肥可施入有機 肥45~60t/hm2,地力 較 差 的 地塊可結合起壟增施化肥,尿素150kg/hm2、磷酸二胺300kg/hm2、硫酸鉀225kg/hm2。

  3.2 播種

  3.2.1 適時播種春季土壤解凍后,5~10cm 土層溫度達到5~6℃即可播種,黑龍江春季和夏季均可播種,但 以春季播種為宜,7月末以后不能播種,5~6月播種的當年可以刈割1次。

  3.2.2 種子處理播種前先將種子清選,去除癟粒、雜質。然后對種子進行 磨 皮 處 理 或 浸 種 提 高 發(fā) 芽 率,磨 皮 可將紫花苜蓿 種 子 放 入 碾 米 機 中 輕 度 碾 磨,種 皮 粗糙而不破為標準,浸種是將種 子 浸 入50℃溫水 中浸泡2h。為充分發(fā)揮根瘤菌固氮作用,清選及磨皮處理后的種子應進行根瘤菌包衣更佳。

  3.2.3 播種量播種量決 定 了 種 植 密 度,也 影 響 到 產 量。根據土壤墑情、肥 力、行 距、品種等因素確定合適的播種量,一般以15~25kg/hm2,地力較好的地塊可適當增加20%的播種量,反之則減少下種量。

  3.2.4 播種方式黑龍江紫花苜蓿播種有壟作和條播兩種方式。條播要求土地平整細碎,條距20~35cm,每10條間距70cm。壟作要求壟距65~70cm。苜蓿種子較小,千粒重約2g,相對于其他作物播種較淺,通常為1.5~2cm。土壤墑情好時可適當深播,否則淺播;土壤砂性較大的可適當深播,粘 土應淺播。

  3.3 田間管理

  3.3.1 雜草防除雜草防除是紫花苜蓿中耕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為紫花苜蓿苗期長勢弱,易 受 雜 草 欺 害。苜 蓿田雜草控制首先應依靠整地等農藝措施。其次是使用化學除草劑,可用穩(wěn)殺得1300~1600mL/hm2,兌水 200kg,也 可 用 禾 草 克 1300 mL/hm2,兌 水200kg防除田間雜草。

  3.3.2 追肥合理施肥對紫花苜蓿產量影響較大,尤 其 是追肥。有基肥的情況下,第1年 不 用 追 肥,第2~6年每年可追肥1次。追施速效化肥為主,因為紫花苜蓿有根 瘤 菌 可 以 固 氮,一般來說不需追施氮肥。如果紫花 苜 蓿 出 現 缺 氮 癥 狀,就 需 要 及 時 追施氮肥。氮肥種類主要有尿素、二胺等;磷肥適宜在春秋兩季使用;鉀肥一般情況下作為基肥。

  4 病蟲害防治紫花苜蓿生長期內易受到褐斑病、霜霉病、白粉病危害。霜 霉 病 可 用 40% 乙磷鋁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噴霧防治。褐斑病可用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 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 噴 霧 防 治。白 粉 病 可 用20%粉繡寧乳油3000~5000倍液噴霧,每7~10天噴施1次,連續(xù)3次。蚜蟲是黑龍江紫花苜蓿生產中的主要害蟲,可用50%馬拉硫磷乳油、50%殺螟松乳油、2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

  5 適時收獲紫花苜蓿適時收獲能夠最大限度地保存莖葉中的營養(yǎng),初花期是紫花苜蓿刈割最佳時期,這個時期的產量 和 品 質 是 最 好 的,當年播種的可刈割1~2次,次年以后視生長情況每年可刈割 3~5次,留茬高度5~7cm。每年最后一次刈割應在霜凍來臨前1周左右進行,留茬高度略微增加。

  參考文獻:

  [1]劉娟,李鵬奎,王云,等.天水地區(qū)紫花苜蓿豐產高效栽培技術[J].草原草業(yè),2018,48(4):83-84.

  [2]王麗,劉雅寧,程爽,等.西北地區(qū)紫花苜蓿高效栽培技術[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9(12):296-298.

  [3]李莎莎,李紅,楊偉光,等.淺析優(yōu)化黑龍江省苜蓿產業(yè)發(fā)展的策略[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8(8):13-15.

  [4]高海娟.淺析黑龍江省首藉產業(yè)發(fā)展前景[J].飼 料 博覽,2012(3):28-30.

  [5]孫洪仁,武瑞鑫,李品紅,等.中國草都紫花苜蓿越冬返青成敗的關鍵原因[J].中國奶牛,2015(18):15-18.

  [6]孫洪仁,劉琳,曹影,等.紫花苜蓿灌溉的理論和技術[J].中國奶牛,2014(12):13-16.

  [7]張建 立,張 仁 平,錫 文 林.紫花苜蓿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草食家畜,2013(4):40-42.

  [8]高海娟,劉澤東,孫蕊,等.刈割對齊齊哈爾地區(qū)紫花苜蓿種子 產 量 的 影 響[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21(21):92-94,101.

  作者:董 揚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nylw/29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