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海德格爾作為存在主義的奠基人,提出了存在主義語言觀。他從存在與語言的關系入手來探討語言,其目的并不是為了研究語言本身,而是借語言來闡釋存在的意義。從人這一特殊存在者出發(fā)來追問存在的意義與真理的本質(zhì),動搖了建立在對象性思維模式上的西
【摘要】海德格爾作為存在主義的奠基人,提出了存在主義語言觀。他從存在與語言的關系入手來探討語言,其目的并不是為了研究語言本身,而是借語言來闡釋存在的意義。從人這一特殊存在者出發(fā)來追問存在的意義與真理的本質(zhì),動搖了建立在對象性思維模式上的西方傳統(tǒng)存在觀,從存在主義角度實現(xiàn)了西方哲學的語言學真正意義上轉向。
【關鍵詞】海德格爾;存在主義;存在主義語言觀
存在,毫無疑問,曾經(jīng)是并且將一直是最真實、最核心的哲學問題,是其他所有問題的前提。“關于存在的問題”,已經(jīng)決定了哲學與人類的本質(zhì)。這一問題同時還關乎人類生活的目的及其意義,關乎價值和原則。每個時代都有該時代某位重要哲學家為實體存在的命名:柏拉圖的“理念”(idea),亞里士多德的“現(xiàn)實”(energeia),阿奎那的“行動”(act),笛卡爾的“表征”(representedness),康德的“客觀性”(objectivity),黑格爾的“絕對精神”(absolutespirit),柏格森的“生命沖動”(elanbital)。獨立存在隔斷了人與存在的關聯(lián),導致了概念上的限制,因為它設立了諸多兩級對立:在場與不在場,存在與無,真理與謬誤,精神與物質(zhì),靈魂與肉體,男人與女人,等等。與之相對的,馬丁·海德格爾(MartinHeidegger,1889-1976)一方面旨在從對存在的遺忘狀態(tài)中恢復存在本身,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存在一直以來并未真正具有本身特定的形態(tài)。
一、海德格爾存在主義語言觀產(chǎn)生的理論基礎
“存在主義”之名,主要是由法國哲學家薩特提出來的。在法語中,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e)是一個新詞,起源于名詞“存在”(existence)。根據(jù)這一名詞,人們又引出了形容詞“存在的”(existential),并把“existential”和詞尾“主義”(isme)結合在一起,就構成了“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e)。存在主義一詞中的“主義”,表示某種首要地位,也就是說,是要承認存在的首要地位。比如,社會主義,就是要讓社會的利益先于個人的利益;個人主義,就是個人在社會中占重要地位,等等。
馬丁·海德格爾(M.Heidegger,1889-1976)是德國無神論的存在主義者。他的主要著作有:《存在與時間》(1927),《什么是形而上學》(1929)、《論真理的本質(zhì)》(1943)、《論人道主義》(1947)、《林中路》(1949)等。海德格爾曾是現(xiàn)象學創(chuàng)始人胡塞爾的學生和合作者。他在胡塞爾現(xiàn)象學精神的啟發(fā)下,對“存在”意義問題進行了研究。他創(chuàng)立下一種關系于“人是唯一真正的本體”的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和倫理學說,提倡唯我論和非道德論,宣揚虛無主義和悲觀主義。海德格爾認為,人的存在是“先于一切其他的存在者,應該從本體論上首先加以探討的東西”(《存在與時間》)。存在主義——盡管海德格爾一直不同意將他的學說稱為存在主義,但是,他畢竟承襲了克爾凱郭爾的基調(diào),從“存在”的意義出發(fā)(即從人的“此在”出發(fā)),分析人的存在狀態(tài),建立他的“基本本體論”這一基本理論。無論海德格爾自己是否承認,他都被公認為是存在主義的奠基人。
二、海德格爾存在主義語言觀的形成
海德格爾以新的哲學理念和思維方式試圖擺脫和解決傳統(tǒng)對象性思維模式的束縛,是對傳統(tǒng)哲學語言觀的創(chuàng)新和超越。海德格爾認為,要回答諸如語言的本質(zhì)等問題,首先必須改變?nèi)藢φZ言的態(tài)度,即改變?nèi)藢τ诳陀^對象都要予以支配和操縱的知性科學的態(tài)度。①他指出:“在語言上取得一種經(jīng)驗意謂:接受和順應語言之要求,從而讓我們適當?shù)貫檎Z言之要求所關涉。”②這也就是說,惟有人順應語言,接受語言,才有可能讓語言的本質(zhì)稍縱即逝地觸及自身。
為了重提存在問題,海德格爾用了(Wiederholung)(重提,重演)一詞,這個詞來自德語動詞“wiederholen”,后者意為“重復、重申、重新說”或為“恢復,取回”。海德格爾解釋說,“通過弄明白由它轉變而成的東西,敞開它原初的、長期被遮蔽的可能性”。即我們重新追溯“存在”的問題,因為自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以來它就已經(jīng)被遺忘,人們把它想當然地視為客觀在場存在者。由此,海德格爾提出,哲學必須跟已經(jīng)流傳給我們的作為存在的存在進行對話。“對話”(dialogue)包含“討論”(Auseinandersetzung,discussion)。值得注意的是,從拉丁語源“discutere”上來講,“對話”意味著“粉碎成片”。海德格爾使用“對話”,以便經(jīng)由解釋帶回“基本的原初之物,作為必不可少的東西,它們本身就是普遍的,因為無需任何后繼同盟”,因為“哲學對話是作為消解的解釋”。③
海德格爾認為,此在是一種“詮釋學關系”。海德格爾使用了拉丁語概念“tradition”(traditiona),因為它的詞根不僅意味著“傳達”消息,而且意味著“放下”(tradere)消息。海德格爾之所以選這個詞,可能是因為他知道“tradere”原為“transdare”:trans-dare,移交。“移交”意味著我們可以從傳統(tǒng)的自我管理信息任務中解脫出來。從某物中解放出來,“并不意味著將它丟在一邊,把它留在身后。相反,凡是真正從某物中解放出來,都必須把該物置于掌握之中并據(jù)為己有。從傳統(tǒng)中解放出來,乃是永遠重新將新認識到的傳統(tǒng)力量據(jù)為己有”④。消解是為了將傳統(tǒng)據(jù)為己有,以便把我們自己從中解放出來。如果海德格爾批評那種隱含了原初存在的真理公式,而我們必須“重新”獲得存在,那么重要的則是存在的繼續(xù)發(fā)生,將我們從那些遮蔽“存在者之存在”問題的傳統(tǒng)概念中釋放出來;換言之,在追究存在問題之際,海德格爾不是在等待一個特定的答案,相反,他在指向某一探究方向。盡管已經(jīng)被遺忘。也許,可能恰恰因為它已經(jīng)被遺忘,這一探究方向具有根本的意義。
三、海德格爾存在主義語言觀的特征
(一)體現(xiàn)存在與此在差異性
對于海德格爾而言,存在論的根本任務是從內(nèi)部出發(fā),考察存在與存在者差異,因為自柏拉圖以來就不懂得追問事物是如何可知的。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傳統(tǒng)把知識理解為世界作用于主體的結果,雖然知識事實上只是建基于在“世界”之中的此在的一種樣式。存在論的全部歷史都是從時間的當前樣式規(guī)定存在。在笛卡爾看來,世界由對象組成,而對象在我們研究它們之前就已經(jīng)如此這般在那里了。倘若如此,我們的思想就必須通過客觀陳述來表現(xiàn)對象。但是,這樣一種哲學意味著我們都有一雙不可能的上帝之眼,它可以看到事物的真理以非時間的在場存在方式存在著,F(xiàn)代科學試圖對世界的真實存在方式給出非時間的描述。與此相反,此在從本質(zhì)上講就是時間性與歷史性的,因為我們的一切思想與行動都發(fā)生在一個我們無法脫身逃逸的時間性視域之內(nèi)。
海德格爾說“哲學是一種在任何時候都必須為自己重新獲得存在的事件。”④重新獲得存在是此在義不容辭的基本任務,因為如果存在的意義不明確,或者我們不明白存在的意義何所謂,那就根本沒有任何語言了。此在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就在它的存在之中,存在對于它來說是一個事件;此在與眾不同的地方更在于,通過它的理解,此在表現(xiàn)、呈現(xiàn)存在。這總是關涉于如何命名存在,存在不是某物而是一個動詞。換言之,如果“我們的本質(zhì)不是植于語言的力量之中,那么一切存在者——我們所不是的存在者,以及我們自己所是的存在者——都將對我們鎖閉著”。④迄今為止,我們一直把存在作為一個用濫的術語,“這就是留給我們的一切”,而“我們至少應該試著抓住所保有的最后一點殘存”④——這一事實意味著,存在仍然是哲學的主要關注點,存在被摧毀之后的情形尤為如此,因為存在變得不可表征、不確定且無法把握。海德格爾的消解不是摧毀,相反,它把我們解放出來進入“據(jù)為己有”(Ereiginis),進入存在。
(二)體現(xiàn)存在與存在者的區(qū)別
在海德格爾看來,重新提出存在問題之所以必要,不僅因為它優(yōu)先于其他知識與科學的問題卻被人們久久遺忘,而且更重要的是因為它屬于“此在”(Dasein)的本性。然而,為了重新認識該問題,有必要認識到何以這個問題必須通過分析此在而抵達,因為正是此在提出關于存在的問題。在提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此在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主體與世界“之間”。此在不是世界,不是主體,也不是二者的屬性;此在是關系,是“之間”,而“之間”并非隨同與世界一起到來的主體而出現(xiàn),“之間”就是此在本身。假如我們對存在毫無領會,假如存在一詞甚至連那種逐漸消散的意義都沒有,那么就連一個語詞都不會有了。我們自己就永遠不會成為言說者。我們自己就永遠不可能成為我們現(xiàn)在之所是。因為成為人就是要成為言說者。人是說是說非的言說者,只因為人究其本質(zhì)就是言說者,就是唯一的言說者。這是人的特殊之處,同時又是人的困境。這一點使得人類有別于石頭、植物和動物,同時又有別于諸神。④
四、結語
我們是那些言說者,而且我們就在這言說的基礎上將自己區(qū)別石頭、植物、動物及諸神。言說幫助“人在其運思之中找到其本質(zhì)存在”。柏拉圖的《智者篇》困惑于我們所謂的存在究竟何所謂。與此相似,海德格爾注意到我們必須從闡明這一問題的語義結構開始:我們用“存在者”(seined)一次是何意義我們在何種意義上說到存在(Sein)在海德格爾看來,我們不再知道在何種意義上和存在打交道,因為我們遺忘了存在(Sein)與存在者(Seiendes)的差異。海德格爾認為,關于存在的問題始終都是哲學本體論的基本命題,也是西方傳統(tǒng)哲學的核心。
注釋:
①涂紀亮.現(xiàn)代歐洲大陸語言哲學:現(xiàn)代西方語言哲學比較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2007.39.
②[德]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1987.11.
、踇德]海德格爾.人類自由的本質(zhì).謝林論,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198.
、躘德]海德格爾.形而上學導論.熊偉,王慶節(jié),譯.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1996:61,97,86,99.
參考文獻:
[1][德]海德格爾.關于人道主義的書信[M].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07.
[2][德]海德格爾.哲學獻辭:從本有而來[M].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07.
[3]孫周興.語言存在論—海德格爾后期思想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11.
[4]張賢根.語言:區(qū)分與道路———海德格爾語言思想研究[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3).
[5][德]海德格爾.演講與論文集[M].孫周興,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2005.
[6]韓秋紅,王艷華,龐立生.現(xiàn)代西方哲學概論———從叔本華到羅蒂[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第2010版.
[7]陳嘉映.語言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03.
[8]夏基松.現(xiàn)代西方哲學.2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
作者:陳治云
哲學論文投稿刊物:《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82年,是西華大學主辦的學術刊物。本刊辟有EMDR與心理創(chuàng)傷、蜀學研究、地方文化與文化遺產(chǎn)、澳大利亞研究、中國文化、文學研究、語言文字、歷史研究、外語研究、法學、社會與政治、經(jīng)濟與管理、西部經(jīng)濟與社會等欄目。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wǎng):http:///wslw/22980.html